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9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林业   251篇
农学   277篇
基础科学   79篇
  200篇
综合类   1980篇
农作物   534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583篇
园艺   351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品质差异较大的山农黄金1号、Sweet delight(美国)和Takami(日本)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和相对含量不同。山农黄金1号、Sweet delight和Takami果实成熟过程中共分离出15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类、醛类和醇类等化合物。山农黄金1号甜瓜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近成熟时醇类、醛类物质含量急剧降低,酯类物质含量迅速升高;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酯类物质为主。Sweet delight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醇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醇类物质含量逐渐降低,醛类、酯类物质含量逐渐升高;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物质为主。Takami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醇类、醛类物质为主;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酯类、醛类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132.
挥发性物质分子量小,化合物种类复杂,具有的熏蒸抑菌作用是其特殊的生物学功能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抑菌活性及检测鉴定方法进行了概述,着重评述了植物(精油)和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从挥发性物质中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单体化合物是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3.
采用GC/MS法对白肋烟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后主流烟气中性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了加糖前后烟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烟气中中性香气成分的种类变化不大,但是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明显。大部分中性香气成分的含量都随着加糖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在加糖浓度为3%或5%时含量达到最大值,植醇和金合欢醇的含量随着加糖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β-金合欢烯和香叶基香叶二烯的含量则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4.
贵州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贵州烟叶原料质量,提高其可用性,以贵州4个烤烟产区的33个烟叶样品为材料,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广泛的差异,但还原糖含量在地区间稳定性较好;常规化学成分和众多香气成分都存在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之间的第Ⅰ典型相关系数(0.911**)达极显著水平,共得到6个与典型变量相关显著的性状,分别为烟碱、钾、美拉德反应产物、芳香族氨酸降解产物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  相似文献   
135.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丛赤壳真菌的菌体和分泌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色谱条件为:DB-5 ms(30 m×0.32 mm,膜厚0.25 μm)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 mL/min,进样量1 μL,其初始柱温为50 ℃(保持3 min),以2 ℃/min程序升温至60 ℃,再以4 ℃/min程序升温至280 ℃(保持5 min).从该菌的菌体和分泌代谢产物中分别发现了60种和45种化合物,通过GC-MS和标准谱图库检索分别鉴定出其中29种和27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6.
该文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测定未成熟期和成熟期西瓜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的成分,比较分析成熟前后西瓜挥发物成分的变化,以期指导西瓜适时采收,为西瓜种质的利用及后期生理、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雪松烯、十六烷酸、顺丁烯二酸二丁酯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等是成熟西瓜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137.
为探讨精制前后竹醋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不同极性萃取纤维头对VOCs的萃取效果, 采用2种不同极性萃取纤维头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精制前后竹醋液VOCs, 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2种纤维头萃取出精制前后竹醋液54和57种有机化合物, 其中竹醋原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纤维头萃取出41种, 主要为2-甲氧基-苯酚(9.03%), 4-乙基-苯酚(8.36%), 苯酚(6.48%), 聚丙烯酸酯(PA)纤维头萃取出32种, 主要为苯酚(17.23%), 2-甲氧基-苯酚(12.73%), 乙酸(11.80%);精制液中PDMS纤维头萃取出42种, 主要为2-甲氧基-苯酚(12.09%), 4-乙基-苯酚(8.86%), 苯酚(6.80%)等, PA纤维头萃取出35种, 主要为苯酚(19.66%), 2-甲氧基-苯酚(14.72%), 乙酸(6.65%)等。结果显示:PA纤维头对精制前后竹醋液中酸类、酚类和醛类的吸附力优于PDMS纤维头, 其中在对酸类的吸附上PA纤维头有较为显著的优势;而在酮类和烯类上PDMS纤维头的吸附力要优于PA纤维头。因此, 在使用固相微萃取萃取竹醋液中不同的成分时应该有选择地使用纤维头以便较准确地萃取出目标成分。  相似文献   
138.
1家兔日粮中的粗纤维水平1.1粗纤维水平对家兔营养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由于胃和小肠没有纤维素酶的存在,粗纤维不发生任何变化便转移至盲肠;在盲肠纤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谷物日粮对晋南牛瘤胃发酵、养分消化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作物玉米、小麦和高粱作为能量饲料来源,以我省特有牛种晋南牛为研究对象,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结果]玉米组和小麦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高粱组(P0.05),玉米组和高粱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而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高粱组瘤胃乙酸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组(P0.05),瘤胃丙酸含量则是小麦组显著高于高粱组(P0.05),瘤胃乙丙酸比高粱组最高(P0.05);3组之间血液中血糖、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小麦和高粱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结论]不同谷物日粮饲喂牛后具有各自的营养特性,玉米日粮的饲喂效果优于其它2种谷物日粮,小麦和高粱日粮在牛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中存在互补,两者可以组合应用替代玉米。  相似文献   
140.
卷烟主流烟气的中性和碱性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从卷烟主流烟气中萃取出中性和碱性香气成分,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质谱鉴定出72种中性香气成分和23种碱性香气成分.此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提取和分离出主流烟气中多种主要的中性和碱性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