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46篇
  53篇
综合类   17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折线型实用堰工程设计中,折线型实用堰的流量系数是重要的参数.本研究进行了堰下游坡为1:0.8、1:1、1:1.5、1:2四个矩形断面折线型实用堰水力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折线型实用堰的流量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堰型的流量系数计算公式,为折线型实用堰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吴玉亭  吴春娟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23-223,225
用图解法来确定水跃位置十分繁琐,介绍了用迭代法计算平底宽矩形断面水跃发生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科学。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固定断面连续3 a的水下地形测量,综合固定断面面积、0 m等深线、最大深度、平均深度和分流数据分析得出:世业洲右汊道仍处于主导地位,汊道上游各指标数据变化不明显,汊道下游则有变宽加深趋势,并略有淤积;世业洲左汊道仍处于次航道地位,各项指标表明左汊道宽度基本稳定,但汊道水深有加深趋势,尤其是汊道下游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
人造板喷蒸热压工艺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热压工艺,其热压性能显著优于普通热压工艺。介绍了人造板喷蒸热压技术原理、方法以及喷蒸热压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喷蒸热压工艺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5.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评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的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常用的新面积生长模型Richards型和Schumacher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1)选择的自变量应为3个,即立地质量指标、年龄和林分密度指标;(2)间伐林分模型应与未间伐林分模型同时考虑,进而详细介绍了用于间伐林分断面积预估的被压指数法;(3)间伐指标的构造需要伐前和后伐后的林分因子;(4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沟灌受水界面的时空变异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测试了灌水前后沟底微地形及断面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在灌水等多因素的影响下,表征沟底微地形起伏状况的S_d值呈现减小趋势,平均由3.45降至1.17,变异性逐渐减小,变异系数平均由0.17降至0.09,沟底微地形逐渐趋于平整;表征沟断面形状变异情况的P_1值标准差及变异性呈现增加趋势,标准差平均由1.68增至1.95,变异系数平均由0.47增至0.53,但总体来说属弱变异性;随沟底相对高程及断面形状参数标准差的增加,灌水质量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通过敏感性分析,两影响因素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大于灌水效率,平均敏感系数大9.46%和11.84%,且沟底微地形变异的影响大于沟断面形状变异。  相似文献   
97.
通过河道某一断面的总盐量可用离子径流量表示。离子径流量是指河水中各种离子含量在某一时段内的总量。年离子径流量是一年内通过河流断面的各种离子的总量,以万t/a表示。年径流量乘以河水年平均矿化度即得年离子径流量。  相似文献   
98.
根据2010年11月东海29站位所采集108个样品偏光镜检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共发现26种今生颗石藻,优势种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卡特螺旋球藻(Helicosphaera carteri)和粗壮环翼球(Algirosphaera robusta)等.水体中今生颗石藻丰度为0-76.562个/mL,平均值为18.641个/mL;颗石粒丰度0-4506.47个/mL,平均值为613.44个/mL,今生颗石藻在表层和底层均呈斑块状分布,海盆区站位丰度较近岸站位下降明显,但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多;颗石球丰度最大值站位发生在硅藻水华站位.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断面进行分析:PN断面、沿岸流断面和黑潮断面.比较显示,PN断面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赫氏艾密里藻具有最高丰度的颗石粒和颗石球.沿岸流断面颗石粒/颗石球、黑潮断面中颗石粒(除底层外),自表至底随水深增加有轻微增加趋势,黑潮断面颗石球丰度高值区集中于25-80 m之间.结合历史环境资料,分析得出东海调查期水体混合、泥沙再悬浮以及硝酸盐浓度是控制今生颗石藻物种丰富度与物种特异分布的主要因子;今生颗石藻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活策略,其空间分布特征随取样季节和海区不同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9.
根据黄河头道拐断面2008年4月—12月水环境的监测数据,分析了PCBs在该断面水体中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及源汇。结果表明:头道拐断面∑PCBs各季度平均浓度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变化特征,水体中PCBs各同系物的最大浓度大多出现在6、7、8月。PCB29和PCB98的浓度相对较高,这与我国曾大量生产低氯联苯相吻合。头道拐水体中PCBs的浓度与其他水体中PCBs的污染水平相比处于低值水平。PCBs的主要贡献源有历史残留,污废水的汇入,大气的干湿沉降作用,主要归宿是沉积物。  相似文献   
100.
基于鱼类保护目标的椒江环境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鱼类为保护目标, 通过建立概念模型将鱼类保护目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相联系, 识别了与椒江鱼类保护目标相关的环境流量组成要素。采用FLOWS 方法, 计算了椒江2 个断面的环境流量, 柏枝岙断面的低流量为6.8~17.3 m3·s-1、高流量为22.2 m3·s-1, 低流量脉冲为74 m3·s-1, 高流量脉冲为110 m3·s-1, 齐岸流量为948 m3·s-1; 灵海断面的低流量为16.0~31.8 m3·s-1, 高流量为46.0 m3·s-1, 齐岸流量为2 488~3 184 m3·s-1。并得出每组环境流量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和出现频率等的推荐结果。与Tennant 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 采用FLOWS 计算方法能够反映环境流量的季节性变化特点, 同时体现了环境流量与自然流量过程的一致性。此研究结果可为椒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