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3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46篇
  53篇
综合类   18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采血时,笔者发现,经过清洗消毒十分通畅的针头刺进颈静脉时,常常会发生针孔被堵塞或流通不畅的现象,特别是在给大家畜采血时更甚。经过观察发现,造成采血时针孔堵塞的主要原因是针孔被皮肤或组织块堵塞。针头堵塞的主要原因是针头斜断面内壁边缘锋利如刀刃一般。为了证实堵塞  相似文献   
42.
在高地应力软岩条件下,通过增强巷道支护强度,提高围岩的抗压承载能力,消除巷道收敛量对采面施工的影响,确保有效断面能够满足需要。对配套重型装备的投入使用,提升了矿井生产整体水平,降低了施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矿井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43.
巧取断螺栓     
1.清除断螺栓断头表面的脏污,用中心铳在断面的中心处铳孔,然后安装上6~8mm钻头的手电钻,在断面的中心孔处钻孔,注意此孔一定要钻透。钻透后,将小钻头取下,换上直径16mm的钻头,继续将螺栓的孔扩大并钻透。  相似文献   
44.
关于低山丘陵区水平梯田断面优化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梯田最优断面要同时达到下列3个条件:适应机耕和灌溉的需要;保证田坎的坚固和稳定;在满足上述两条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节省土方量和需功量。水平梯田最优断面的关键要素为:田面净宽(B)及田坎坡度(α);优化设计的理论值与经验值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差异和不足:田面净宽偏窄,将不适于大机械操作,仅能满足小机械和耕畜操作;田坎坡角偏小,使田坎占地及单位面积需功量相对偏大;由于受B和α的影响,对于缓坡地段,田坎高度偏低。水平梯田最优断面建议:应满足最大限度省工的要求(亦即要求单位面积需功量Wa为最小)、田坎稳定理论上的绝对保证。应放宽田坎占地百分比及地面坡度的制约,使水平梯田断面优化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趋于合理化、完美化,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根据林分生长理论,结合原始调查数据,对林业生产中的3种断面积生长率理论公式Meyer式、Pressler式和张角式的特性作了进一步研究,并对3种方法作了具体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种断面积生长率计算方法有一定差异,当后期与前期平均断面积比值大于1.30时,Meyer方法计算断面积生长率高于其余两种方法,张角法则和Pressler法则十分接近,但张角法更有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Growth and yield model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forestry. The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growth of stand basal area have evolved from those developed in the U.S.A. and Germany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Stand basal area modeling has progressed rapidly since the first widely used model was published by the U.S. Forest Service. Over the years, a variety of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uneven/even-aged stands using stand-level approaches. The modeling methodology has not only moved from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a more ecological process-based approach but also accommodated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such as: 1) simultaneous equation methods, 2) difference models, 3)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s, 4) linear/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and 5) matrix models. Empirical models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developed to reproduce accurately and precisely field observations. In contrast, process models have a shorter history, developed originally as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ools with the aim of increas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Empirical and process models can be married into hybrid mod-els in which the shortcomings of both component approaches can, to some extent, be overcome. Algebraic difference forms of stand basal area models which consist of stand age, stand density and site quality can fully describe stand growth dynamic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literature regarding stand basal area models, discusses the basic types of models and their merits and outlines recent progress in modeling growth and dynamics of stand basal area. Future trends involving algebraic difference forms, good fitting variables and model types into stand basal area modeling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100Dg圆公式含义的分析,对影响林分断面积精度的2个主要因子:样地株数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估测值进行了误差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样地株数密度估计林分株数密度采用典型选样,林分平均胸径估测值采用目测法等相应解决办法。其中,当目测值有偏差时采用修正系数可使100Dg圆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8.
49.
以广西大青山3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667株·hm-2)、B(3333株·hm-2)、C(5000株·hm-2)、D(6667株·hm-2)、E(10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和10、14、16、18等4个立地指数级杉木人工林断面积生长的动态变化,探索南亚热带不同密度、立地条件下杉木林断面积生长的长期规律.结果表明:林分断面积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且11~16年生期间增长快速,除A密度林分,其余密度林分断面积达到峰值后均呈下降趋势.立地指数级相同时,密度越大,林分断面积及其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达到峰值越早且峰值越大.不同密度的林分断面积随林龄增长,差距逐步缩小并趋于一致.林分断面积的生长受密度、立地的叠加影响,且较低密度林分受立地的影响更大.幼龄林阶段,林分断面积及其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与林龄、密度、立地指数呈正相关;成熟期,中等密度C的林分断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50.
在水库养鱼过程中,由于灌溉、发电、溢洪,会出现大量逃鱼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养鱼的经济效益。为此,在逃鱼的道口敷设拦鱼网设备,对水库养鱼十分重要。为了能正确设计和顺利地安装拦鱼网设备,就必须提供一张完整的拦鱼网所处位置的水层断面图,而断面图的获得一般都需要进行实地的测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