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6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470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406篇
  454篇
综合类   1925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248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71.
[目的]制定大连海域黄鮟鱇开捕规格和总允许捕捞量.[方法]通过分析黄鮟鱇的体长—体重关系式和体长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方程、瞬时死亡率,计算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和临界年龄,估算大连海域黄鮟鱇的资源量.[结果]体长生长方程为Lt=576.4×[1-e-0.28(+0.44)],体重生长方程为Wt=5 344.3×[1-e-028(t+0.44]30052,黄鮟鱇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4.2龄,临界年龄为4.7龄,大连海域黄鮟鱇的资源生物量为8 216.7 t.[结论]黄鮟鱇开捕体长419.2 ~ 439.7 mm,开捕体重2052.2~2 369.5 g,总允许捕捞量1 182t.  相似文献   
972.
基于温度和水分的紫薯热物理特性与介电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特性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研究频率900~3 000 MHz、温度20~100℃和含水率10.0%~74.2%(w.b.)范围内,紫薯的密度和热物理性能(热传导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随温度、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介电性能(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随频率、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以及频率2 450 MHz时微波在紫薯内的穿透深度,并对温度和水分对上述参数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紫薯的密度(1 011.84~1 302.44 kg·m-3)与温度和含水率均呈负相关;热传导系数(0.249~0.559 W·m-1·K-1)、比热(1.746~3.657 J·kg-1·℃-1)和热扩散系数(0.088~0.159 mm2·s-1)与含水率、温度均呈正相关;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介电损耗因子随频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介电常数与温度呈负相关,与含水率呈正相关,介电损耗因子与温度和含水率均呈正相关,而穿透深度与温度和含水率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73.
基于灰色GM(1,1)模型、一次多项式拟合模型、二次多项式拟合模型和三次多项式拟合模型构建了世界钢铁消费量的组合预测模型,根据组合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确定了马尔科夫链方法的状态转移矩阵,通过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把组合模型的点预测转化为可信度为89%的区间预测。利用改进的组合模型预测2013和2014年的世界钢铁表观消费量,分别位于(1426.49~1576.75)×106t和(1503.87~1662.17)×106t,与国际钢铁协会的保守预测1475×106t和1523×106t相贴切,证明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4.
下层规划问题最优解的精确性对成功求解二层单目标规划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单目标规划问题的KKT条件,引入KKT背离度量方程,利用该度量方程控制下层问题最优解的精度;然后以下层问题最优解的精度控制值为终止条件,设计求解二层单目标规划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最后利用6组带箱式约束的经典算例对算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计算效率并能加速算法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75.
在全基因组混合模型关联分析(GWMMAS)中,利用剩余多基因遗传力代替方差比值(剩余多基因方差/误差方差),将多基因遗传力求解限制在(0,1)区间内。引入R语言Rcpp Armadillo程序包中的极速线性模型拟合函数(fast Lm Pure函数)快速估计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效应和完整LMM最大似然值。从由GBLUP估计的性状基因组遗传力出发,逐个高通量SNP的GWMMAS约需4次全基因组回归扫描。当仅关注EMMAX法估计的大效应或高显著水准标记时,GWMMAS运行时间缩短在两次扫描之内。与采用lm函数优化剩余多基因方差比的Fa ST-LMM法相比,极速回归扫描法可成倍提高GWMMAS计算效率。计算机模拟试验证实新方法统计和计算效率,运用极速回归扫描法可高效定位与牙鲆生长性状相关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976.
文章给出了King-Werner迭代法求解带不可微项方程解的半局部收敛性定理,此结果推广了收敛性定理。  相似文献   
977.
对大通河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和定量评价,以期为该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大通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估算,并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坡度下土壤侵蚀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大通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12 683.6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3.83%,年均侵蚀模数为6 274.76 t/km~2。侵蚀强度整体表现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草地,侵蚀面积占比高达55.50%,灌木林次之。在0~25°坡度范围内,侵蚀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在25°时达到最大侵蚀面积。微度侵蚀主要发生在0~10°坡度范围内,中度以上侵蚀等级的侵蚀面积均在25°坡度范围时达到最大值。林草过牧滥伐、城镇无序扩张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适度控制人类活动、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流域内今后土壤侵蚀治理及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78.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农户的良种采纳行为是促进种业振兴的途径。要振兴中国种业,既需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聚焦产业链具体环节,也需要从微观企业的视角分析研究农户购买种子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 604 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农户良种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购种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对农户购种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影响,购种行为意向在行为态度和购种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为此,从产业链具体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蒸腾耗水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下环境和生理对刺槐蒸腾耗水的调控机制,为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降雨拦截试验(整个生长季减雨50%),连续监测刺槐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和水分生理变化,分析环境和水分生理对树干液流的影响。【结果】(1)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的液流速率(Js),干旱处理下平均Js(0.92 g/(cm2·h))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下的平均Js (1.87 g/(cm2·h)),但其变化规律相似。(2)干旱处理影响了刺槐的枝、叶相对含水量,且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枝、叶相对含水量降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刺槐枝、叶水势和水容均呈“V”字型变化,干旱处理下的枝、叶片水势(-1.22 MPa、-0.72 MPa)低于对照处理(-1.15 MPa、-0.60 MPa)。干旱处理下枝、叶水容降低,分别为0.52 g/(cm3·MPa)和1...  相似文献   
980.
【目的】通过对我国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的分析,多角度展示小叶杨叶绿素荧光表型的多样性,为相关的光合遗传机制的探究奠定基础。【方法】针对我国小叶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表型数据,通过聚类分析、表型可塑性和变异系数计算、动态拟合等方法来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1)在静态光照强度下(同一光强)对小叶杨4类荧光表型进行k均值聚类,最优聚类数目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不同类别下,所研究的经过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的光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差异。(2)4个小叶杨荧光参数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所选小叶杨群体在可变环境下具有丰富的表型可塑性,随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ETR、Yield、qP的表型可塑性呈现出先减后增再减的整体变化趋势,而qN的表型可塑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各表型内部的遗传控制有关,也反映了不同表型对梯度光强的不同响应程度;ETR、Yield、qP的变异系数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qN的变异系数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光照强度达最大值时,所有类别样本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