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371篇
林业   357篇
农学   557篇
基础科学   921篇
  379篇
综合类   4746篇
农作物   444篇
水产渔业   302篇
畜牧兽医   1044篇
园艺   1079篇
植物保护   345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豆应用种衣剂拌种增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应用种衣剂拌种增产技术黑龙江省八五一○农场韩远征,李秋,魏宝成,单月新大豆是我场主栽作物之一,播种面积一直占30-40%,个别年份高达50%,重迎茬所带来的水肥偏耗,特别是病虫草共生所造成的减产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生产亟待解决的课题。1993年我...  相似文献   
42.
茶叶是一种人们喜爱的饮料,其品质的优劣是通过“色、香、味、形”来反映的。然而茶叶在普通的贮藏条件下,易出现多种变化,导致品质降低。贮藏过程中茶叶品质劣变,主要是由于许多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所致。影响这些化学变化的环境条件虽然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氧气、温度、湿度、光线和异味等。控制这些条件,茶叶的变质问题即可防止。因此人们为改进茶叶贮藏保管方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如  相似文献   
43.
柠檬酸工业废液中含有一定有效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等,可供微生物利用。本文介绍了利用废液深层培养双孢蘑菇菌丝蛋白的可能性及条件。并用1吨发酵堆进行生产试验,探讨了生产工艺条件,分析了发酵液中底物、产物的动态变化。双孢蘑菇菌丝蛋白培养温度25℃,底物 pH6,发酵周期6天,菌球直径1~3mm,菌球数量4.8×10~3个/ml,菌丝温重达底物量的29.3%。在上述条件下,发酵液中菌球直经、菌丝数量、发酵液粘度受生物剪切作用的影响,粘度大,剪切作用大,菌球直径小,菌球数量则多。本文为新型单细胞蛋白的开发,促进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消除环境污染,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4.
45.
《中国农村科技》2006,(1):36-36
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王汉中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双低超高产高含油量多抗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选育与应用”,前不久荣获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双9号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与传统育种方法相结合选育成功的优质油菜新品种。2002年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6.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陵管理处绿化队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通过不同的宝顶方位、温度、诱木直径,来分析柏双条杉天牛的产卵、蛀入、化蛹、成虫迁飞的习性,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7.
随着湖羊生产逐步由"皮主肉从"向"肉主皮从"的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为改变传统的饲养习惯,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我们对湖羊增产配套技术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牛双肌性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双肌基因(double muscle gene)是可使产肉性能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使母牛难产率有所提高。该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是由生长抑素(myostatin)基因在第3外显子处核甘酸突变造成的,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牛的双肌性状是一个综合性状。作者论述了牛双肌性状的遗传特征、基因定位、多形性及双肌牛的生理、繁殖、胴体特性,并对双肌牛在牛肉生产中的利用方式及在我国肉牛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9.
1998年以来,我县确定林业为农业支柱产业,在旱田按行距8~10m,株距5~6m建设旱田杨树成片林。随着杨树不断长大,套大棚种蘑菇成为旱田林地最普遍的高效栽培模式。一般5年以上的旱田林遮光率在5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提高5%~10%,气温下降1~5℃。低温、高湿、寡照是林地蘑菇提早栽培、超前上市、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基础。我县林地蘑菇可提早到7月10日堆料、8月10日播种、9月20日上市,上市期较非林地蘑菇提早15天,较苏南、福建等地提早30~40天,早市菇价较正常上市的高50%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