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887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2011年,江苏省某村发生了一起使用假兽药致病猪死亡的案例。笔者对案情进行了了解,对违法案件折射出来的兽药行业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供借鉴。1案件江苏省某村养猪户吉某,家中共养生猪104头,2头生猪出现发热症状,擅自决定自己给病猪打针用药。第2天生猪病情未见好转,遂请该镇兽医站副站  相似文献   
162.
梧桐花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抗病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倍原料质量的60%乙醇在75℃条件下对梧桐花进行浸提,并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了研究梧桐花总黄酮对多种常见畜禽病原的体外抑菌、抗病毒作用,采用培养基打孔法,观察梧桐花总黄酮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采用试管法,检测梧桐花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检测梧桐花总黄酮对新城疫病毒(NDV)和法氏囊病病毒(IBDV)在细胞内增殖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梧桐花总黄酮对供试菌均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大肠杆菌、禽波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D>16 mm;梧桐花总黄酮在3.125 g/L时能够100%抑制NDV在CEF内增殖;梧桐花总黄酮在1.563 g/L时能够100%抑制IBDV在CFE内增殖;梧桐花总黄酮在体外质量浓度为1.563 g/L时可直接灭活所有NDV;梧桐花总黄酮在体外质量浓度为0.781 g/L时可直接灭活所有IBDV.结果表明,梧桐花总黄酮具有体外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为将其研制成新型、绿色环保的中草药制剂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3.
一、背景分析2012年12月18日"速生鸡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大范围发酵,促使畜禽养殖快速裂变,加速了养殖新时代的到来。新时期新形势,已经在家禽养殖业出现;预计在2013年,"公司+农户"模式将会快速萎缩,"全产业链"养殖模式将会快速呈现,并且成为主流趋势。食品安全问题在家禽养殖中将成为进入和持续生存的门槛;抗菌药物残留控制、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的禁止使  相似文献   
164.
1发病情况临朐县养殖户李某饲养了8000只蛋鸡。主诉:3天前鸡群出现瘫鸡,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2%~5%,连续3天每天凌晨都会有3~5只鸡死亡,曾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没有明显好转,第4天邀笔者进行诊治。2临床症状鸡群张口喘气,翅膀张开,呼吸急促,饮水量大幅度增加,采食量明显下降,触摸  相似文献   
165.
《江苏蚕业》2017,(4):18-19
为了尽快筛选出适合射阳秋季抗血液型浓病蚕品种,2017年晚秋蚕在射阳特庸对家蚕抗病毒新品种菁松N×皓月N和苏菊×明虎进行了农村试养对照。试养结果表明,菁松N×皓月N和苏菊×明虎二个品种龄期相近,食性、性状、产量都没有明显差别,抗血液型浓病菁松N×皓月N明显高于苏菊×明虎。  相似文献   
166.
罗莎莎 《现代园艺》2014,(18):43-43
<正>平卧菊三七,又名蔓三七草,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全身都是宝,根茎是中成药上佳的原材料。其鲜叶和嫩茎嫩茎叶更是营养丰富,是中老年人补钙的绿色食品。其叶也可生吃,或取鲜叶开水冲泡当茶饮,如把叶子晒干泡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咳、活血通络、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补钙、抗感冒、降三高、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一种无毒级的优质特种药食兼可的独特植物。近年来,随着大家对平卧菊三七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67.
《中国兽医学报》2019,(10):1902-1906
蓝舌病(bluetongue,BT)是由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感染反刍动物,包括山羊、绵羊、水牛和骆驼等,引起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鼻腔及胃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库蠓是其主要传播媒介。BTV传播相当广泛,除了南极洲外的所有洲都有发现,近20年间在欧洲肆虐传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发现的BTV包含26个血清型,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使用传统疫苗只能提供部分保护。虽然目前已经有针对多种血清型BTV重组疫苗的研究,但保护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研究防治BT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的特异性抑制剂Tubacin能够抑制13型BTV感染,通过半定量PCR、Western blot、TCID_(50)等试验验证,Tubacin处理后细胞病变减轻,病毒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上清中病毒粒子含量减少。结果证明Tubacin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BTV感染,Tubacin是抗BTV的候选药,HDAC6可能是抗BTV感染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8.
本研究参照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关于消毒剂在干燥的非生物表面的抗病毒效果测评方法,评定了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格利特消毒剂GLUTEX GS2对犬细小病毒的杀毒效力。结果表明:经合成硬水1:256倍稀释的格利特消毒剂GLUTEX GS2,在与干燥处理的犬细小病毒膜充分接触10 min后,病毒活性低于2.5个滴度,表明此消毒剂对犬细小病毒具有杀灭效力,可用于此病毒的日常消毒中。  相似文献   
169.
复方术芩提取液体外抗PEDV感染PK-15细胞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复方术芩提取液体外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Vero细胞作用效果,以Vero细胞为宿主细胞,通过检测药物抗PEDV活性,计算其IC50和治疗指数TI,并从药物对PEDV的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吸附抑制、穿入抑制及复制抑制5个方面探讨复方术芩抗PEDV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复方术芩提取液能明显抑制PEDV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7.41mg/L,TI为23.40。各浓度术芩提取液对PEDV病毒复制过程中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直接灭活作用和复制抑制试验效果比较明显,且质量浓度C=100mg/L,与病毒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质量浓度C≥25mg/L,细胞保护率均超过50%。而阻滞试验、吸附抑制试验和穿入抑制试验,药物质量浓度需要达到100mg/L才出现显著的保护作用。表明复方术芩提取液在体外抗PEDV主要是通过对病毒的直接灭活和对病毒复制抑制而达到抗病毒功效。  相似文献   
170.
仔貂哺乳期腹泻发病广、死亡率高,是困扰养貂业的重点难题。本研究拟对腹泻仔貂使用3种药物处理,探索不同处理方法对哺乳期仔貂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将对第二次检查(翻窝)后发现的腹泻或黏性仔貂随机分成5组,一组为空白组不加任何处理,试验组仔貂用消毒剂(聚维酮碘)清洗并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试验组、饲喂抗应激制剂组(复合酶+电解多维)、饲喂抗病毒制剂组(病毒灵+板蓝根提取物)及注射抗生素组,观察记录每组仔貂存活数、每天的治愈率,计算仔貂死亡率以及月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消毒剂清洗可显著提高仔貂腹泻治愈率,进一步用含适量的抗病毒制剂的代乳料和含抗应激制剂的代乳料可提高治疗效果或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