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53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221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烟草赤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对病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烟草赤星病斑上分离得到14株拮抗赤星病菌的微生物,对峙培养发现其中6株对赤星病主要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具不同致病力的6个菌株均具拮抗作用。室内离体叶片悬滴法测定发现其中的AM1、AM2、AM6三株拮抗微生物100倍带菌培养液对赤星病的防效均达100%。平皿测定发现AM6 100倍带菌培养液对强致病力病菌的抑制作用为100%,其灭菌滤液的抑制效果为81.8%。其抑菌机理主要是产生拮抗物质,显微镜观察表明AM6能使病菌孢子和菌丝畸变,细胞壁破裂,原生质泄露。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以柑橘副产品橘皮为原料,烘干后分别用无水乙醇和乙醚提取橘皮中活性成分,浓度分别稀释为1%、5%、9%、13%,用滤纸片法测定橘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同时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对比两种不同橘皮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差异,分析橘皮提取液作为防腐剂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橘皮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明显强于橘皮乙醚提取液,更适于做食品防腐剂。  相似文献   
33.
黄芪多糖和2株益生菌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吸光度法研究了黄芪多糖在体外对2株益生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和3株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以及2株益生菌对3株致病菌的作用。结果表明:10 mg/L,20 mg/L和40 mg/L的黄芪多糖对2株益生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3株致病菌,除10 mg/L浓度对大肠杆菌作用不显著(P>0.05)外,其余均显著抑制了致病菌生长(P<0.05),且以20 mg/L效果最佳;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对3株致病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试验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和2株有益菌在体外均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且黄芪多糖对2株益生菌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
以禾谷镰孢菌为靶标,采用稀释培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采集的玉米连作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选取1株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试验,挖掘对玉米茎腐病致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有较高拮抗效果的根际促生菌资源。结果表明,玉米连作土壤中分离得到5株禾谷镰孢菌拮抗菌株,其中菌株G1为高效拮抗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结合16S rDNA将菌株鉴定为公牛链霉菌(Streptomyces tauricus)。拮抗菌株G1发酵液对禾谷镰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分泌吲哚乙酸和异羟肟酸型铁载体的能力。公牛链霉菌G1在由禾谷镰孢病菌引起的玉米茎腐病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5.
吴静  张彦明  杨银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96-8897
[目的]寻找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新途径。[方法]选择常用7味中草药煎剂及5种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从患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所分离的5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结果表明:野菊花、黄连、大青叶、复方Ⅰ及复方Ⅴ对这5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结论]该研究为研制防治奶牛乳腺炎中草药制剂的科学组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樊平  王世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49-11350
[目的]为筛选具有杀菌能力的野菜植物。[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对常见的10种野菜植物水提物进行琼胶平板法离体抑菌筛选试验。[结果]枸杞、二月兰、菌陈蒿对3种供试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枸杞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最强,荠菜、丁香、地黄仅对某种细菌具有抑制性。[结论]枸杞、二月兰和菌陈蒿可以作为杀菌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37.
中药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及耐药性诱导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黄芩等10味中药及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并研究了在中药选择性压力下传代培养200代的大肠杆菌对中药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发现,黄芩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 IC)为31 mg/mL,黄芩分别与连翘、秦皮、蒲公英的组合以及秦皮与连翘的组合均有协同作用。传代菌对中药不易形成耐药性,耐药株经中药作用后对某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所提高,而标准菌株的敏感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8.
无致病性双核丝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温室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温室防病试验,测定了双核丝核菌BNR-1的抑菌作用及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BNR-1对供试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拟茎点霉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3.9%。温室试验表明,BNR-1对小麦幼苗无致病性,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较对照药剂井冈霉素提高13.2个百分点,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9.
咖啡碱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咖啡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咖啡碱对茶树4种主要叶部病原真菌(茶炭疽病原菌、茶云纹叶枯病原菌、茶轮斑病原菌、茶赤叶斑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培养基中咖啡碱质量浓度为1~10mg.mL-1时,抑制率为33.0%~100.0%,对4种病原真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917、1.860、0.937、1.889mg.mL-1;而EGCG在试验设计浓度下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筛选茶叶中的主要抑菌物质,将咖啡碱、茶粉、茶叶水提物、脱咖啡碱茶叶水提物和茶渣分别添加到PDA培养基中,在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茶树叶部病原真菌(茶轮斑病原菌、茶炭疽病原菌、茶褐色叶斑病原菌),分析不同添加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5种处理抑制率为-32%~70%,且5种处理对3种病原真菌抑制作用趋向一致,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咖啡碱、茶粉、茶叶水提物、脱咖啡碱茶叶水提物、茶渣。上述结果显示:咖啡碱是茶树叶部病原真菌的一种抗菌物质,儿茶素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没有抑制作用,茶树叶片中咖啡碱的含量可作为评价茶树品种抗病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0.
5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的琼脂平板培养法、药敏试验的滤纸片法等,选取黄连、连翘、紫花地丁、黄芩和白头翁5味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5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黄连的抑菌直径为15.5 mm,抑菌活性最强;白头翁、连翘和紫花地丁次之,分别为14.0 mm、13.0 mm和12.2 mm;黄芩的抑菌活性较弱,为10.1 mm.黄连、白头翁抑菌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