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12篇 |
免费 | 233篇 |
国内免费 | 2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11篇 |
农学 | 372篇 |
基础科学 | 1204篇 |
396篇 | |
综合类 | 3745篇 |
农作物 | 123篇 |
水产渔业 | 1150篇 |
畜牧兽医 | 3073篇 |
园艺 | 527篇 |
植物保护 | 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150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83篇 |
2014年 | 598篇 |
2013年 | 552篇 |
2012年 | 829篇 |
2011年 | 788篇 |
2010年 | 786篇 |
2009年 | 772篇 |
2008年 | 1003篇 |
2007年 | 872篇 |
2006年 | 803篇 |
2005年 | 730篇 |
2004年 | 342篇 |
2003年 | 295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229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82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5篇 |
1974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暴雨对海参养殖环境的影响与应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暴雨对海参养殖环境的影响
1.盐度骤降。养参池盐度在十几个小时内从30陡降到20以下,个别池塘被海水淹没盐度不足10。盐度下降速度快、降幅大,超出海参正常盐度适应范围,严重危及其生命。 相似文献
142.
走过 30年的曲折道路,经过几代人的创业、拼搏,以山下湖为辐射中心的诸暨珍珠产业几经坎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己初具规模。特别是近 8年恰逢淡水珍珠日渐取代海水珍珠之机,养殖商和销售商紧紧抓住这一商机,大胆投入,积极开拓,取得了巨大的收效,且在国际市场也争得一席之地。丰厚的回报促使人们不断追加投资。目前,山下湖人投资珍珠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政府、企业、珠农都十分关注珍珠产业的变化、发展。如何引导投资走向理性 ?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 ?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分析和思考,以便把握大局引导群众生产,使淡水珍珠养殖业走…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食糜在矛尾复鰕虎鱼消化道排空速度及其营养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规格一致、健康无病、初始体质量(43.42±0.75)g的矛尾复鳙虎鱼240尾,随机分到20个水族箱内,每箱12尾.饱食量投喂鲜杂鱼.然后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胃、前肠、中肠、后肠内容物的质量及其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探讨食糜在矛尾复鰕虎鱼消化道排空速度及其营养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矛尾复鰕虎鱼在刚摄食后胃内容物达到最大值,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减少,至22 h排空为0.线性回归模型能较好地用来模拟食糜在胃中的变化;食糜在前肠、中肠和后肠出现的时间分别为摄食后1、3 h和4 h.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摄食后12、9 h和10 h.试验结束时(投喂后26 h)前肠、中肠和后肠仍有剩余食糜.食糜中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在胃、前肠、中肠、后肠逐渐降低,但胃中粗脂肪含量高于食糜中的含量,而粗蛋白含量低于食糜中含量. 相似文献
146.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2010,(1):34-36
<正>翘嘴红鲌【品种来源】选择太湖和大型水库野生翘嘴红鲌培育后获得。【特征特性】选择太湖和大型水库野生翘嘴红鲌,经六年适应性选育,遗传性状稳定,可自繁自育;生长速度快,鱼 相似文献
147.
鲫、鲢、鳙等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与水质环境关系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鲫、鲢、鳙等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流行期间,重病区30口池塘(发病塘17口、未发病塘13口),主要水化学指标(PH、碱度、钙、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测定结果初步表明:暴发性疾病的消长和水质环境中无机三氮量的变化有关。发病塘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发病塘;硝酸盐氮却低于未发病塘。病愈后期、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减少,硝酸盐氮相应增加。鲢、鳊、鳊等鱼类为我国传统的池塘养殖优良种奏,新近引进的白鲫也因食性杂,生长速度快,起水率高等优点倍受养殖者的欢迎。但前几年时有发现鲫(主要为白鲫Carassiusauratus)、鲢、鳙、鳊暴死病例,其主要症状为体表鳞片部分脱落、表皮和肌肉及脏器等充血。因此发病率低,未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可是从1989年五月份开始,在我省的主要渔区——杭、嘉、湖一带大面积暴发了鲫、链、鳙、鳊等主要养殖鱼类出血性疾病(症状同上,以下简称“暴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高、流行面之广,属历史罕见。目前、该病已波及全国许多地方,给淡水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发病流行期间、笔者曾对重病区菱湖、湖洲30口成鱼塘(其中发病塘17口,未发病塘13口)、进行了水质环境因子的调查,并对主要水质指标作了测定。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以期能对病因的探索和防治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小尾寒羊,又俗称为多胎羊,主要特点是羊体形比较大,生长速度比较快,发情期较长,生产和繁殖能力非常强,产仔较多。饲养小尾寒羊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和关注。小尾寒羊的饲养在甘肃定西临洮地区已经实现了普及,但是由于养殖户饲养的经验不足和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存在着差异,在饲养小尾寒羊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 相似文献
149.
杂交牙鲆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应用夏鲆(♂)和牙鲆(♀)进行人工杂交授精,获得的生长发育正常的杂交子代。在养殖过程中,杂交牙鲆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不育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0.
丹江口水库漂流性鱼卵的下沉速度与损失率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5-7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尾汉江上游进行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发现蜀河口、白河,前房等产卵场所产出的激流性鱼卵在未孵化前都进入缓流区而沉没库底。经实测,流速0.27m/s时鱼卵开始下沉,0.18-0.25m/s陆续下沉,0.15m/s基本下沉,0.1m/s全部下沉。依对1977年和程1993年产卵量的每年递增率计算,16年来漂流性卵每年损失5.45%.其中,草鱼、青鱼鲢、鳙减少16.84%、其他经济鱼类4.46%、小型龟类4.94%。需采取人工捕卵孵化-利用库弯库汊养育成幼鱼一投入入库等措施,方能恢复丹江口水库的四大家鱼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