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378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23篇
  33篇
综合类   703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179篇
植物保护   2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生长2 a的扁穗冰草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期、收获期二因素对扁穗冰草种子产量、发芽率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后25 d时收获种子,不同施肥期的扁穗冰草种子产量最高,盛花后30 d时收获种子,不同施肥期的扁穗冰草种子发芽率最高;返青期施肥,不同收获期种子扁穗冰草种子产量和发芽率均最高;施肥期、收获期二因素对扁穗冰草千粒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2.
印楝素与啶虫脒对椰心叶甲生物活性及混配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植物源杀虫剂和常用化学杀虫剂在椰心叶甲防治上的联合利用效果,采用浸叶法和大田药效试验测定了印楝素和啶虫脒对椰心叶甲的生物活性及混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印楝素和啶虫脒对椰心叶甲4龄幼虫均表现出生物活性,LC50值分别为14.45和9.44 mg/L。混配增效结果表明,以有效成分印楝素∶啶虫脒=2∶5(质量分数)增效作用最强,共毒系数为492.23。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混配处理组以有效成分印楝素∶啶虫脒=2∶5(质量分数)对椰心叶甲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在浓度为50 mg/L处理7 d后,混配处理组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87.66%,印楝素和啶虫脒单独处理组分别为69.43%和74.35%。  相似文献   
83.
为筛选出对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低毒的除草剂,达到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同关系,研究了草甘膦异丙胺盐、百草枯、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和氯氟吡氧乙酸5种除草剂对广聚萤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用剂量下,百草枯处理的广聚萤叶甲成虫存活率在16.9%以下,蛹存活率低于70.6%,但其对卵和幼虫的影响较小。中等剂量下,草甘膦异丙胺盐、氟磺胺草醚、乳氟禾草灵和氯氟吡氧乙酸处理的成虫存活率均在70%以上,幼虫存活率均高于90%,且对卵和蛹几乎无致死作用。说明百草枯对广聚萤叶甲的毒害作用较强,建议在豚草综合治理中慎用百草枯。  相似文献   
84.
对云南野生种牧草扁穗雀麦的繁殖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扁穗雀麦的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效果较好,其种子产量可达270.00 g/m2,种子自然发芽率达80%以上,且种子无后熟期,收种之后即可播种.在扁穗雀麦的生活周期中,总繁殖效力平均为34.24%,其中,营养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46.8%,有性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53.2%.此外,对扁穗雀麦的营养繁殖及有性繁殖特征研究表明:扁穗雀麦有性繁殖苗期生长缓慢,生长速率为0.361 cm/天,但分蘖以后生长速率加快,抽穗开花期达最大;而营养繁殖成活率较高,为89.7%,生长速度比有性繁殖快,并且随植株长大,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种子产量随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5.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6.
藏药湿生扁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药剂毒副作用及药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a)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7.
榆紫叶甲赤眼蜂寄生功能反应对梯度恒温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4、18、22、26、30℃5个温度下,测定了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对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卵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试验温度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寄生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各温度的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Ⅱ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瞬时攻击率及理论最大寄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理论最大寄生量14℃为55.88粒,30℃时达到117.48粒。  相似文献   
88.
超声波辅助提取扁藻多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扁藻多糖的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扁藻多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扁藻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对扁藻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因素对扁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为: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处理温度,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60 min、功率280W,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24.38%,比传统恒温水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1925%)提高了5.13%.[结论]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多糖提取方法,超声波对扁藻多糖提取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为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2011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玉米田对土壤中的越冬卵进行调查。通过频次分布检验、聚集度指标的测定、改进的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越冬卵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各项聚集度指标均满足C>1、CA>0、I> 0、k>0、m*/m>1,空间分布图式在低密度下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个体间相互排斥。基本成分的相对聚集度随越冬卵种群密度而变化的速率为3.52m-15.61。种群密度越大,相对聚集度的变化速率也越大,而且聚集的程度随着卵密度的增大而增高。聚集均数(λ)的测定表明,聚集是成虫的产卵习性和田间植被的生长情况、土壤性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主要在近土表的土壤中产卵,在距土表15 cm以上的土壤中,有94.2%的越冬卵分布在距土表0-10 cm的土层中,其中以距土表2-5 cm的土层中的卵量最多,平均每个样点有卵25.56粒,占总数的64.7%,显著高于其他深度土层的卵量。  相似文献   
90.
磷添加可塑造植物的形态特征、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这对应用根茎型植物进行天然草地退化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 anceps ‘Qinghai’)是高寒退化草地恢复的优选根茎型草种,但磷添加对其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否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治理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以青海扁茎早熟禾栽培草地为研究材料,通过3.6、7.2、10.8、14.4、18.0、21.6 kg·hm-26个磷素添加梯度,探讨磷添加对植株形态、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添加对青海扁茎早熟禾植株的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影响(P <0.05),植株的生物量随磷素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磷素10.8 kg·hm-2时,形态指标与生物量表现较好。2)青海扁茎早熟禾株高、叶宽、叶长、叶面积及根分叉数是影响个体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对个体生物量的贡献率高达59%,地上器官对磷添加敏感,可塑性更强。因此,施磷素10.8 kg·hm-2时,青海扁茎早熟禾的植株高度、叶片及根系的生长状况表现较好,总生物量最大,该施磷水平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