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17篇
  免费   1526篇
  国内免费   4257篇
林业   1098篇
农学   5283篇
基础科学   162篇
  2048篇
综合类   18782篇
农作物   3264篇
水产渔业   1401篇
畜牧兽医   14536篇
园艺   2319篇
植物保护   1207篇
  2024年   433篇
  2023年   1456篇
  2022年   1588篇
  2021年   1638篇
  2020年   1473篇
  2019年   1787篇
  2018年   915篇
  2017年   1344篇
  2016年   1653篇
  2015年   1699篇
  2014年   2015篇
  2013年   2077篇
  2012年   3089篇
  2011年   3079篇
  2010年   2956篇
  2009年   3089篇
  2008年   3139篇
  2007年   2589篇
  2006年   2200篇
  2005年   2050篇
  2004年   1616篇
  2003年   1424篇
  2002年   967篇
  2001年   1035篇
  2000年   767篇
  1999年   628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8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大肠杆菌(E.coli O15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该菌无侵袭力,也不产生肠毒素,但能产生一种毒力甚强的细胞毒素,引起盲肠、阑尾和升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还可进入血液。并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引起血栓  相似文献   
92.
猪的大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很低 ,通过直接选择进展不大。长期以来 ,猪的繁殖性状遗传改良仅限于杂交。随着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 ,影响猪繁殖性状的单基因或QTL的鉴别 ,使得MAS成为了可能。本文将从杂交利用、选择试验以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作一综述。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heterosis)是美国玉米遗传学家G H Shull在 1 91 4年提出的 ,主要是指杂种在生长发育、生产性能、适应力和抗病力等方面超过亲本均值的现象。养猪生产者长期以来认为杂交是提高繁殖性能的一个有效措施 ,这种提高 ,也称为杂种…  相似文献   
93.
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了816bp的VP4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 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T上,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T-V4中含有轮状病毒的VP4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了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4基因中抗原表位区.  相似文献   
94.
利用 RAPD分析,可以确定热带、亚热带基因导入温带材料所形成的创新材料的亲缘关系,并对基因导入结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5.
宋东 《当代农业》2001,(8):38-39
日本的花卉产业已趋成熟,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生产稳定和消费量增加,最终表现为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花卉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96.
97.
小尾寒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一年四季发情,产羔率高等优良种质特性。利用其这一宝贵遗传资源,通过同引入肉用品种杂交,培育适应农区条件的肉用多胎绵羊品种。  相似文献   
98.
促卵泡生成素受体基因的SNP对牛双胎性状的标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为60%(6/10),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20%(2/10);在荷斯坦奶牛中,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25%(5/16),单胎母牛突变率为6.67%(1/15);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这表明选择FSHR基因的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经序列分析发现在FSHR基因的第1506个碱基发生了突变(T→C),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
湿热地带家禽三个重要基因的开发利用D.C.Johari和D.P.Singh印度中央家禽研究所最近,家禽育种研究已鉴定了几个重要的基因,利用它们提高鸡在热带气候和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这就是裸颈基因(Na)、翻毛基因(F)和伴性矮小基因(dw)。裸颈基...  相似文献   
100.
随着胚胎工程的飞速发展,人们利用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外受精等技术,已成功地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羊”,“试管猪”等,从而为快速繁育优良品种提供了可能。对卵母细胞成熟机制的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讨论影响卵子成熟的一些因素。我们知道,在动物繁殖期,卵母细胞开始生长、发育,积累营养物质,最后形成有许多颗粒细胞包围的,含有充满液体囊腔的囊状滤泡。但此时卵母细胞仍停留在减数分裂Ⅰ的双线期,没有完成减数分裂,故而这种卵母细胞不能受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