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7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4834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71篇
  417篇
综合类   2507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285篇
园艺   416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姜培坤 《林业科学》2005,41(1):10-13
采样分析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人工杉木林不同层次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 :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高于马尾松与杉木林土壤 ,杉木林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相对较低。从不同层次看 ,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波动在 0 31%~ 1 18%、0 90 %~ 2 5 1%和 7 0 3%~ 2 9 5 2 %之间 ,其中 ,土壤水溶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为马尾松林 >常绿阔叶林 >人工杉木林 ,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常绿阔叶林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从上到下均表明出上升趋势 ,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加深有规律地下降。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碳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2.
江西大岗山杉木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更接近自然状态下森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于2002年1月至12月,采用凋落袋法(网孔5、1、1/300 mm)对江西大岗山杉木纯林和混交林(杉木2:鹅掌楸1)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在168只凋落袋中,共采集到土壤动物4 321只,隶属3门11纲30目,其中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膜翅目、后孔寡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有弹尾目和蜱螨目.凋落层的土壤动物以杂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为主.土壤动物数量在两种林型的1-3月份数量均呈递增趋势,土壤动物类群在杉木纯林1-5月份以及杉木混交林4-7月份呈递增趋势,两种林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α=0.05差别不显著,其个体数和类群数大小均为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在三种类型凋落袋中,土壤动物总类群数和个体总数均为网孔1>5>1/300.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随时间推移,基本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在纯林中呈递减的趋势.两种林型森林凋落物土壤动物群落异质性较高.后孔寡毛目在杉木混交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鞘翅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8.42和6.45个月;膜翅目在杉木纯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弹尾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9.90和7.91个月.  相似文献   
153.
成年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年种公牛担负着繁殖任务,尤其目前由于牛冷冻精液技术的普及,培育一头优秀种公牛要付出相当大代价。因此,如何对优秀种公牛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保证其体格健壮,努力提高其精液质量和延长使用年限,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4.
【目的】为了掌握东莞四个村落风水林土壤基础养分特征,为风水林土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东莞市金橘村、大沙村、鸡翅岭村和杨梅坑村等4个村落风水林群落的土壤基础养分及相互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风水林土壤基础养分主要调查指标为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以及土壤pH值和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各风水林基础肥力状况的变异性不一致,变异程度较大, 4个村落风水林的土壤基础养分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或以下水平,说明风水林日常受到比较频繁的人为干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一定能对K起到积累作用,在林分抚育过应考虑增加K肥的施用。【结论】风水林日常受到比较频繁的人为干扰,需要在林分抚育中增加K肥施用才可以实现K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5.
南岳区退耕还林植物景观林造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到2005年,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机会,在南岳衡山核心景区营造植物景观观赏林136.8 hm2,植物景观林种类16种,达到了南岳核心景区退耕还林、还绿、还美目标。提高了南岳的旅游景观质量,促进了南岳生态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6.
在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选取≤50 m2、50~150 m2和>150 m2的林窗,每种类型内都包含3种华西箭竹盖度(≤20%、20%~50%和>50%),共调查林窗9个.通过野外群落学调查,研究林窗内岷江冷杉、糙皮桦和川滇长尾槭这3种主要乔木树种幼苗的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华西箭竹盖度大的林窗中,3个树种的各高度级幼苗都不多,林窗形成后,绝大多数林窗被华西箭竹植株定居,竹盖度对主要树种幼苗总密度以及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2)华西箭竹盖度对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最明显,主要是由于3个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存在差异,岷江冷杉在没有华西箭竹分布或箭竹盖度小的地方优先更新;3)3种幼苗在9个林窗几乎全为聚集分布,这主要取决于幼苗生物学特性及林窗环境.林窗大小和华西箭竹盖度的综合作用对优势树种幼苗的结构和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7.
家住黑龙江集贤县丰乐镇庆丰村 (邮编:154900)的杨金海,2004年利 用村东山5公顷柞树林放养柞蚕,收入 1.3万元。蚕蛹和蚕茧都是市场上很受欢 迎的俏货,杨金海想到了要在柞树林上 放养柞蚕。一入春,他就上山伐林中的高 枝,待发出一批鲜嫩的新芽供幼蚕食用。  相似文献   
158.
鸡葡萄球菌病是鸡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有的鸡群以慢性为主。雏鸡感染后多为急性败血症,中雏为急性或慢性,成年鸡多数为慢性。雏鸡和中雏死亡率高,成年鸡死亡率较低,但严重影响生长和产蛋,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笔者介绍一起成年鸡慢性葡萄球菌病的诊治。某蛋鸡场为我区规模较大的蛋鸡养殖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建成,因场房和设施均已老化,2009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增添了自动喂料设施和湿帘等先进装置,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但养殖户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  相似文献   
159.
闽北天然阔叶林林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闽北天然阔叶林乔木层垂直层次明显,一般可分2~3林层;全林树高变动大,其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增大;各林层树高变动系数总体变化趋势是:第Ⅰ层>第Ⅱ层>第Ⅲ层(最高层),第Ⅲ林层树高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减小,第Ⅰ及第Ⅱ林层树高变动系数随主林层平均年龄增大而增大;各林层株数组成总体变化趋势是:第Ⅰ层>第Ⅱ层>第Ⅲ层,各林层蓄积组成总体变化趋势正相反;第Ⅱ及第Ⅲ林层株数组成占全林的31~36%,蓄积组成却占92~94%.  相似文献   
160.
中亚热带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后土壤碳排放量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评估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的常绿阔叶林及由其改造而来的38年生闽楠人工林与35年生杉木人工林中分别设置4块20 m×20 m样地,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于2014年9月—2016年9月进行定点观测,并同期观测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含量(SOC)、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可溶性有机碳含量(DOC)、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和年凋落物量及凋落物碳氮比(C/N)。【结果】常绿阔叶林改造成闽楠(38年后)和杉木人工林(35年后),年均土壤碳排放通量由16. 22显著降为12. 71和4. 83 tC·hm-2a-1,分别减少21. 60%和70. 20%;各林分类型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表现为常绿阔叶林(1. 97)<闽楠人工林(2. 03)<杉木人工林(2. 91),转换为杉木人工林后,Q10值显著升高(P<0. 05);土壤温度能分别解释常绿阔叶林、闽楠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89. 70%、88. 50%和87. 90%,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含水量相关不显著(P>0. 05);土壤呼吸速率和SOC、MBC、DOC、年凋落物量及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均极显著正相关(P<0. 01);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和凋落物C/N极显著正相关(P<0. 01),而与年均土壤呼吸速率及MBC极显著负相关(P<0. 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MBC和SOC含量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2个最重要因子,而凋落物C/N在影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中的贡献最大。【结论】中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改造成闽楠(38年)或杉木(35年)人工林后,土壤碳排放通量显著降低。林分类型转换后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发生改变,凋落物数量、质量及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土壤SOC和MBC含量显著下降可共同导致土壤呼吸通量的下降。土壤温度是3种林分类型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土壤总有机碳库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库的差异是不同林分之间土壤呼吸差异的主导因素,凋落物C/N对土壤呼吸的Q10影响最大。为提高模型预测森林类型转换影响土壤碳排放的精度,应综合考虑土壤有机碳库、易变性有机碳库及底物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