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4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恶苗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可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近来国内外学者在水稻恶苗病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抗性遗传、QTL定位和基因挖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简要概述了水稻恶苗病菌分类和特征,比较了不同恶苗病抗性鉴定方法,分析了当前定位的水稻恶苗病抗性QTL数目和染色体分布,探讨了转录组学和蛋白...  相似文献   
12.
杨昌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35-15036,15314
[目的]探讨咪酰胺的浸种方法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咪酰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辐203为供试品种,设13个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研究咪酰胺不同用药量、浸种时间及淘洗与否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咪酰胺对早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对水稻出芽进度和芽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咪酰胺浸种后淘洗与否,对种子出芽进度影响较大而对总体芽率影响小。温度在10~18℃,咪酰胺用量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直接播种,防效达98.8%。[结论]经济有效地使用咪酰胺以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117-124
本研究对山东省水稻恶苗病病原菌藤黑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接骨木镰孢菌(Fusarium sambucinum)、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砖红镰孢菌(Fusarium lateritium)共5个镰孢菌种进行形态学鉴定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山东省水稻恶苗病病原菌对常用药剂的抗性及抗病水稻种质资源筛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于1998~2004年对采自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省的756份稻株和稻种样本进行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分离、鉴定研究。被分离的101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74个连同5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FAME)进行测试, 鉴定出Bacillus属5个种及其他3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具有很好的纹枯病和恶苗病拮抗能力,但来自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极少数菌株在条件适宜时能与其他病原菌一起引起水稻褐斑,从这些种筛选生防菌株时应充分考虑其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6种聚集度指标测定了水稻恶苗病株的空间分布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lwao—kuno(1968)法计算理论抽样数,进行了不同抽样方法和抽样数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射阳县地处沿海,为粮棉夹作地区,常年种植水稻30000hm^2以上,水稻恶苗病历史是射阳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自90年代以来,通过对稻种进行药剂处理,水稻恶苗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近年来该病在射阳县回升迅速,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据该站1999年度普查:一般田块病株率0%-3%,少数重的田块病株率达30%以上,造成产量损失1-3成;2000年,病株率明显高于1999年度,一般田块病株率0%-8%,少数特别重的田块病株率高达45%以上,产量损失预计达4-5成左右,该病已成为射阳县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对水稻恶苗病发生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存在大量有益的拮抗细菌。将纹枯菌菌核埋入稻田中可富集拮抗菌,经分离、筛选和测定,并通过拮抗细菌悬浮液抑制纹枯菌菌核萌发、种子细菌化处理等试验,获得了91、31-2、23和204等4个较好的拮抗细菌菌株。对纹枯病菌的拮抗带分别为10.0、12.7、6.7和11.0毫米;萌发率分别为22.9%、42.9%、28.6%和60.0%。应用后,水稻植株上的纹枯病的病斑高度,比对照分别低14.0%、22.4%、11.8%和16.4%;恶苗病徒长苗数比对照分别减少55.7%、49.2%、32.8%和50.8%。  相似文献   
18.
1991—1992年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培养效果比较、不同鉴定方法效果比较,单一菌株与混合菌株接种效果比较及抗性分级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适宜恶苗病菌培养的培养基及水稻芽期用混合菌株浸菌接种的鉴定方法,以及抗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