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53篇
  免费   991篇
  国内免费   1188篇
林业   2094篇
农学   1189篇
基础科学   314篇
  2863篇
综合类   11944篇
农作物   777篇
水产渔业   1471篇
畜牧兽医   8387篇
园艺   1163篇
植物保护   1430篇
  2024年   372篇
  2023年   1063篇
  2022年   1263篇
  2021年   1258篇
  2020年   935篇
  2019年   1138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769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1477篇
  2013年   1431篇
  2012年   1976篇
  2011年   2058篇
  2010年   1811篇
  2009年   1704篇
  2008年   1820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449篇
  2005年   1192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713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472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57年   9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8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42.
芽孢杆菌类微生物添加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通过鉴定、筛选、培养、干燥等系列工艺制成的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具有防治疾病,促进生长的功效。它作为微生态制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尚属开发性内容,为了评估不同芽孢杆菌复合菌种在哺乳仔猪补饲中的效果,我们于1992年3月开展了本次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43.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养鸡技术的逐年提高,一些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如ND、MD、IBD等,在采取有效防疫措施之后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因此,几年来,养鸡生产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生产成绩,一直在较高的水平上发展。但是,在规模化养鸡生产中,  相似文献   
44.
<正>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似与生化反应(包括营养元素比如象氮、磷、硫转化成有机物)密切相关。为此一些技术人员同时进行了生物量大小的测定和土壤生化反应试验,试图把生物量与生化反应两者联系起来。例如,Nannipieri 和 Pancholy、Rice 同时进行了生化试验并测定了已用有机基质改良过的土壤中微生物学因子,揭示了这些微生物学因子间的密切关系。Frankenberger 和 Dick 搞清了11种酶的作用并测定了10种土壤的生物量,得知这些因子间密切相关。Sparhing 已报道过淀粉酶和一些生物量的密切关系。绿地表土中有大量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45.
46.
聚乙烯醇包埋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烯醇(PVA)是由日本学者首先开发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固定化包埋剂,具有强度高、抗微生物分解、对微生物无毒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工业和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国内也正探索这一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但常遇到的PVA固定化微生物成球难、易发胀上浮、破碎、包埋微生物活性下降等问题亟待解  相似文献   
47.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是引起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病原、临床分型和病变特点以及常用的治疗方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48.
李明锋 《内陆水产》1993,(12):21-21
用微生物或工程菌生产的鱼类所需营养物质称为微生物饲料,现介绍如下4种。  相似文献   
49.
50.
新病原微生物的出现.新病原微生物的出现导致了传染病新病种的出现和流行。新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自然界固有的致突变因素以及放射源、抗菌药物、生物防治和生活中应用的化学物质均可能成为微生物的诱变因素,导致新的致病性突变微生物的出现和流行;(2)日益广泛的基因工程研究(基因重组、质粒转移、细菌杂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