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21篇
  免费   995篇
  国内免费   1164篇
林业   1171篇
农学   2528篇
基础科学   389篇
  2000篇
综合类   13916篇
农作物   890篇
水产渔业   2351篇
畜牧兽医   3531篇
园艺   997篇
植物保护   1307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966篇
  2022年   1024篇
  2021年   1421篇
  2020年   1414篇
  2019年   1750篇
  2018年   669篇
  2017年   1231篇
  2016年   1732篇
  2015年   1300篇
  2014年   1383篇
  2013年   1435篇
  2012年   2242篇
  2011年   1436篇
  2010年   1039篇
  2009年   1408篇
  2008年   1349篇
  2007年   1435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772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苹果柱型基因Co的一个AFLP 标记的SCAR转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将苹果柱型基因的一个AFLP 标记成功地转换成了简单实用的SCAR 标记。首先对AFLP 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两对特异引物CoA1/ CoA2 和CoA1/ CoA3 , 每条引物长20 bp。PCR 结果表明CoA1/ CoA2 可以扩增出216 bp 和148 bp 两条带, 其中216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 CoA1/CoA3 可以扩增出273 bp 和205 bp 的两条带, 其中273 bp 的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两对引物在杂交后代中扩增出的特征带与柱型性状的分离重组率都很低(CoA1/ CoA2 为6. 3 % ±2. 5 %; CoA1/ CoA3 为7. 3 % ±2. 6 %) , 所以它们都可以作为该SCAR 标记的特异引物所用。  相似文献   
82.
应用DAS-ELISA对分别于1998年在河南、陕西和1999年在河南、陕西、河北和山西采集的葫芦科病毒病样本84份、186份进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检测,表明该病毒在这些地区广泛发生,ZYM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8%和57.5%熏在北京和河南临颖县ZYMV发生率较低熏≤23.1%,在其余地区即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开封、孟津,山西运城,陕西西安其阳性检出率在40.0%~92.9%之间。除冬瓜样本没有ZYMV外,西瓜、甜瓜、南瓜、丝瓜、小西葫芦、苦瓜、黄瓜和瓠子均受到ZYMV的侵染。不同地区、年份和作物之间ZYMV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对18份西瓜品种的抗ZYMV温室人工接种鉴定的试验表明,目前推广的一些品种对ZYMV缺乏抗病性。  相似文献   
83.
SSR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高志红  章镇  韩振海 《果树学报》2002,19(5):281-285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以其丰富的多态性、共显性遗传、重复性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植物遗传和育种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子标记。对SSR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较详细地分析了如何获得SSR引物,特别是综述了果树上SSR引物的研究现状,同时将其与其它几种主要的分子标记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SSR标记检测的位点多态性水平明显高于RFLP,而且重复性优于RAPD;着重介绍了SSR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和构建果树遗传图谱及基因定位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SSR技术将在果树科研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中国芜菁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铎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3,17(B09):18-22
芜菁花叶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科的重要成员。作为引起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害的最主要病原,该病毒地理分布极广,自1921年Gardner和Schnltz首次描述了TuMV,迄今除南美洲外,其他各大洲均见报道。TuMV也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毒病害的主要病原,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引起大白菜孤丁病、油菜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等,每年都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鉴于该病毒的经济重要性,我国针对该病毒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国内对该病毒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5.
果梅幼树对春施~(15)N-硫铵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俊  章镇  盛炳成  孙其宝 《果树学报》2003,20(4):280-283
以盆栽3年生细叶青梅/毛桃为试材,研究了早春施用~(15)N-(NH_4)_2SO_4条件下,果梅对~(15)N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春季土温较低,限制了植株对肥料氮的利用率。在新梢旺长期,植株从肥料氮中吸收的氮素营养主要用于新生器官的建造,且新梢成为~(15)N的主要分配中心,其次即为果实,再其次为细根。至花芽分化期,植株的生长中心已发生转移和分散,但春施氮对促进当年生枝的花芽分化和维持叶片正常光合功能仍有重要作用,此期亦是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且与贮氮相比,春施氮更有利于当年新根的萌发和根系的扩大。  相似文献   
86.
87.
 根据普通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长豇豆病毒病的病原被鉴定为黑眼豇豆花叶病毒(Blackeye cowpea mosaic virus,Bl CMV)、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owpea aphidborne mosaic virus,CAB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 virus,CMV)。  相似文献   
88.
β-氨基丁酸、茉莉酸及其甲酯诱导辣椒抗TMV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β -氨基丁酸 (BABA)、茉莉酸 (JA)及其甲酯 (MeJA)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秆后可诱导辣椒获得对TMV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 :3种诱抗剂对不同辣椒品种所表现的诱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诱抗效果受诱抗剂的使用浓度、作物的生育期和TMV的接种浓度所影响 ;最高的诱抗效果可达到 5 0 %以上 ;BABA处理后 5~ 6d ,JA与MeJA处理后 6~ 10d接种TMV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性可持续 15d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89.
 甘薯由于甘薯病毒的普遍存在而造成大幅度减产。甘薯病毒种类复杂,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90.
根据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两株系B和C的核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RT-PCR可以特异地区分纯化的和0.2g病叶中的两株系,RT-PCR检测SBMV-B的灵敏度为10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