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3篇
  88篇
综合类   29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沉积时间和温度对底泥间隙水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底泥培养试验,研究了沉积时间和温度对底泥间隙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于底泥间隙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影响很大,一是体现在污染物浓度增加的速率,二是体现在平衡浓度的大小。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应更高的间隙水相污染物浓度。从沉积开始,底泥系统的pH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起始的2d中下降显著,而后逐渐达到平衡;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较低的温度对应较高的pH值。底泥Eh也呈逐渐下降,但主要下降段集中在起始的24h以内,在大约48h后基本达到平衡状态;环境温度对底泥系统的Eh变化影响很大,但对底泥系统的氧化还原电位测量影响小。针对底泥间隙水有机污染物的特点,首次提出原始底泥的概念,这将有利于考虑污染底泥的水质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532.
竺山湖底泥疏浚表层50 cm模拟试验表明,疏浚与对照柱间隙水PO43--P浓度分别为3.6~40.8和9.2~715.6μg/L,沉积物-水界面PO34--P通量分别为-234.5~26.7μg/(m2.d)和-214.9~2 885.6μg/(m2.d),疏浚间隙水PO34--P浓度和沉积物-水界面PO43--P通量与未疏浚相比下降明显,说明底泥疏浚对竺山湖内源磷释放具有极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3.
为利用城市林木枯落物和河道底泥堆肥生产有机肥,设计城市林木枯落物和经加粉煤灰钝化处理的河道底泥5种不同比例(1∶1、1∶2、1∶3、2∶1和3∶1)的高温堆肥试验,测定堆肥过程中堆温、pH、有机质和C/N的动态变化,以及这5种配方堆肥产物的种子发芽指数。结果显示,堆温和pH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1配比的升温迅速、高温期维持时间最长(5d);堆肥结束时,各处理均达到腐熟,pH值在7.47~8.87,有机质分别下降了36%,38%,42%,33%和29%,城市林木枯落物比例增加有利于减少有机质损失;由于底泥的C/N较低,增加枯落物有助于提高堆肥效率;处理组1、4和5的种子发芽率分别在26、18和19 d达80%以上,而处理组2和3直至堆肥结束其种子发芽率仍小于80%。综合考虑堆肥质量和效率,底泥和城市林木枯落物3∶1的处理为规模化生产有机肥的适宜原料比例。  相似文献   
534.
疏浚底泥具有陆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或人造土壤,应用于园林绿化。底泥用作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底泥用作人造土壤应用于园林绿化的客土置换,可以避免因客土置换引起的采土区水土流失问题,且易实现质量控制,是底泥园林绿化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5.
白洋淀底泥重金属的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白洋淀湖区底泥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和生态危害评价,并和历史资料对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中重金属Cd、Pb含量较高,分别表现为极强和轻微-中等的生态危害和极强和中度的污染程度,针对白洋淀现状,提出了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36.
徐祥云  彭君  和智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576-4577,4580
主要综述了滇池的污染现状,并阐述了以往治理滇池污染的方法。通过对滇池的底泥用生物试剂进行改性,并把经过改性后的粘土投入滇池处理蓝藻和污染物,达到了除藻和除氮、磷污染物的双重效果。改性原位粘土方法对滇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7.
在水产养殖业中,抗菌药物作为防治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和生长促进剂被大量的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抗菌药物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固相萃取和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调查6种磺胺类、4种四环素类和6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湖州地区典型水产养殖池塘中的含量水平,揭示其在湖州地区典型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现状与分布特征。在养殖水、底泥中分别检测到9、13种抗菌药物,平均浓度在0.1~428.8、10.0~3 681.6 ng/kg之间,其中养殖水中以磺胺类为主,底泥中以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抗菌药物在底泥和水中的分布可采用底泥-水分配系数(K_d)来解释分析。在不同养殖模式下,抗菌药物的污染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538.
农村门塘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门塘水环境的优劣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对夏季鄱阳湖平原区4县23个村农村门塘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区农村夏季门塘污染物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养殖场污水,门塘水多为劣Ⅴ类水,总氮是主要污染物,大部分门塘无活水流入,并且多年未进行水环境整治;约90%的门塘总氮和总磷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体为富营养型;门塘底泥呈现有机污染状态,大部分底泥呈现有机氮污染,少数底泥为有机磷污染;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为中度污染至重度污染;浮游藻类细胞密度对水体营养化程度评价结果为富营养型。此次调查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39.
底泥碳氮磷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底泥是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场所和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底泥碳氮磷分布特征的概述,突显了底泥碳氮磷在水体污染方面的作用,为底泥碳氮磷在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0.
阐述了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并介绍了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包括化学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并针对生态修复技术开展综合示范。该技术通过底泥基质改良—植物—土著微生物综合治理湖库底泥重金属污染,采用底泥基质改良剂改善底泥生态环境,为植物生存与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质,通过耐性植物以及土著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转移、转化及稳定,以达到降低重金属毒害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