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林业   845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385篇
  113篇
综合类   2097篇
农作物   286篇
水产渔业   816篇
畜牧兽医   944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科学养鱼》2013,(8):67
受饲料人工等成本上涨影响,今年江西赣州地区草鱼养殖成本有所增加,塘口收购价格较去年也水涨船高。江西赣州地区最主要养殖草鱼和中华倒刺鲃这两个品种,花鲢、白鲢的也养殖规模也有一些。根据中国水产养殖网跟踪的数据来看,目前赣州地区池塘养殖的草鱼收购价格大概在10元/千克,网箱养殖的草鱼收购价格大概在10.4元/千克,收购商表示南昌地区今年草鱼价格比较高,最近到塘口拉鱼平均价格  相似文献   
42.
《海洋与渔业》2009,(1):44-44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2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养殖南美自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70%、白斑病发病率达到30%、死亡率达到56%,高体鲕、红鳍笛鲷本尼登虫病发病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3.
一本弘扬广东科技界人物的大型传记丛书《星光灿烂》第一册,已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新中国建立四十年来,第一部广东科技人物传记。书中共选录入159位专家、教授,其中有五位是水产专家。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44.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1999年初引入我镇进行池塘养殖.目前已成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我镇目前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就我镇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主要技术关键,编写如下养殖技术规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5.
根据五华县气象观测站1957—2010年霜冻资料,对五华县近54年的霜冻变化特征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初霜日呈推迟趋势,终霜日呈提早趋势,无霜期呈增长趋势。初霜日平均为12月21日,终霜日平均为1月30日,无霜期平均325.6 d。霜日平均为6.6 d,霜冻偏多年份有7年,无霜年6年,每年霜日以1月最多,12月次之。  相似文献   
46.
报道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喀斯特地貌上的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 A.Rich.)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两种省级分布新记录种——多脉凤仙花(I. polyneura K.M.Liu)和海南凤仙花(I. hainanensis Y.L.Chen)。多脉凤仙花原产地为湖南省,模式标本采自湖南资兴;共发现两处多脉凤仙花省级新记录分布地点,分别为:广东省韶关市罗坑镇罗坑大岩洞、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石桥镇。海南凤仙花原产地为海南省,原为海南岛特有种,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乐东,其省级新记录分布地点为广东省云浮市。  相似文献   
47.
<正>1.体型外貌宁乡猪(俗称宁乡花猪)体型中等,矮短圆肥,结构疏松,清秀细致。背腰平直,腹大下垂拖地,臀部斜尻。四肢粗短,前肢挺直,后肢弯曲,多有卧系。两耳下垂,呈八字形。头型有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  相似文献   
48.
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89年开始合作选配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于1992-1993年广西、广东两省分别通过品种省级审定,主要经济性状成绩超过两省的现行推广品种“桂夏二号”(广西)、“两广一号”(广东)。其主要优点:强健、高产、优质、易繁、适应性广,平均单产25-27公斤;茧层率21-22%;单茧丝长1052米,解舒75%,净度92分左右,干茧出丝率40.27%。据统计至1994年已累计推广300多万张,其中广西累计200多万张,占全区发种量80%,广东累计75万张左右,其它四川、海南、福建等省累计25万张,到1994年累计该品种所增总产值达2亿元(其中广西1.4亿),现己为两广新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49.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由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主办的“首届广东饲料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饲料界精英、朋友们欢聚一堂,共谋建设广东饲料强省大计.共叙广东饲料业美好的明天。这是广东饲料业界也是广东农业界的大好事、大喜事!  相似文献   
50.
邓辉 《农业考古》2016,(1):233-237
稻作文化是民众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广东南江流域居住着汉、瑶、壮等民族,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流域的汉瑶壮族群成为较早探索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族群,他们不仅善于改良恶劣的土壤环境,还将水稻耕种的经验,创作成通俗易懂、入耳成诵的农事歌谣,并很好地传承下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