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465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24篇
  23篇
综合类   1669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297篇
畜牧兽医   1143篇
园艺   369篇
植物保护   36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0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7篇
  1952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狭胸天牛幼虫触角主感器及其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感受器的形态,种 类和分布,并讨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触角主感器受肾形成唇形,长约98.0μm,宽约24.5μm。下颚须顶端感受器20个~25个,下唇须顶端约15个感受器,根据不同形态,大致分为3种类型;栓锥形,锥柱形和腔锥形。栓锥形和锥柱形感受器分别着生于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表面,腔锥形感受器着生于它们的端节侧面。  相似文献   
122.
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叶海棠作饲料,研究了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依次为:卵17.8℃,93.8日度;幼虫9.3℃,1218.9日度;蛹122.℃,212.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21.7℃,9.0日度。当温度达到35℃时,卵、幼虫、蛹都不能存活,当湿度低于55%,幼虫不发育,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123.
用8种脱脂大豆粉和纤维素粉含量不同的半合成饲料饲养4龄蚕,结果表明取食蚕蛋白含量为7.79^和11.69%饲料的幼虫分别仅存活5.7天和6.8天,取食蛋白质含量大于15.59%的有正常蜕皮,随着饲料蛋白 含量从15.59%增至38.97%。4龄历期从8.7天缩短至6.7天,平均干物食下量和消化量分别从每蚕485mg和149mg降至224mg和127mg,近似消化率则从32.04%增至52.05%。  相似文献   
124.
测定了4个科1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4龄菜粉蝶与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这些提取物对菜粉蝶与小菜蛾幼虫都有不同程度的拒食作用。其中马桑(Coriaria japonica A.Gray ssp.)、小飞蓬(Comnyza canadensis L.Cronq.)、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L.)的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Tapae L.)幼虫的拒食效果好,取食24h与48h后拒食率均达到80%以上;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试虫,仅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提取物对其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取食24h和48h拒食率分别为95.55%和91.84%。  相似文献   
125.
蝇蛆壳聚糖的制备工艺与壳寡糖的初步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家蝇幼虫及蛹壳作原料,采用酸碱法通过选择一定的反应条件及工艺路线,制得脱乙酰度95%以上的壳聚糖用蝇蛆壳聚糖采用利税合酶降解法初步制得可溶于水的壳寡糖。  相似文献   
126.
为确定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人工苗种繁育中适宜幼虫生长发育的最佳饵料种类、配比及投喂方式,通过测定幼虫生长速率、成活率和变态率,对饵料品种、配比及投喂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饵料对单环刺螠幼虫生长和变态具有显著影响(P<0.05);单一饵料品种投喂结果显示,小球藻饵料组与球等鞭金藻饵料组的体节幼虫体长日增长率和幼虫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饵料组(P<0.05),但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球藻饵料组的幼虫变态率(17.24%±0.89%)显著高于球等鞭金藻饵料组和其他饵料组(P<0.05),这表明小球藻是单一饵料投喂单环刺螠较好的开口饵料;混合饵料投喂结果显示,小球藻+球等鞭金藻+酵母粉混合饵料和小球藻+球等鞭金藻混合饵料组中,体节幼虫的体长日增长率和幼虫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混合饵料组(P<0.05),但这两个混合饵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搭配投喂小球藻+球等边金藻+酵母粉混合饵料组的幼虫变态率(21.72%±0.85%)显著高于小球藻+球等鞭金藻混合饵料组和其他混合饵料组(P<0.05),这表明小球藻+球等边金藻+酵母粉的混合饵料组幼虫整体培育效果最佳;进一步的饵料配比及投喂方式研究显示,将小球藻、球等鞭金藻、酵母粉3种饵料按照2:1:1比例混合,在担轮幼虫前期只投喂小球藻+球等鞭金藻,至担轮幼虫中后期增加投喂酵母粉试验组,获得的幼虫变态率最高(24.73%±0.78%),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且幼虫发育齐整度良好;饵料日投喂量结果显示,初孵担轮幼虫适宜的日投喂量为2×104 cells/mL,随着幼虫发育饵料投喂量逐渐增加,当出现蠕虫状幼虫时日投喂量应增加至10×104~12×104 cells/mL.研究表明,单环刺螠幼虫培育的最佳饵料投喂方案为,将小球藻、球等鞭金藻、酵母粉3种饵料按照2:1:1比例混合,在担轮幼虫前期只投喂小球藻+球等鞭金藻,至担轮幼虫中后期增加投喂酵母粉.  相似文献   
127.
利用病原菌防治害虫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2003年4月从山西省灵丘县下关林区油松林内采集的越冬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幼虫的僵虫尸,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得到的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株,用2×108孢子/mL、2×107孢子/mL和2×106孢子/mL3种浓度的孢子液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幼虫分别进行室内和林间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室内感染4龄幼虫校正致死率分别为83.37%、78.82%、62.05%,LT50分别为5.794d、6.237d、7.603d;感染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23%、59.1%、45.79%,LT50分别为7.244d、8.414d、12.274d;林间感染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26%、54.21%、38.23%,LT50分别为16.788d、19.187d、30.2d。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幼虫校正死亡率与白僵菌孢子液浓度呈正相关,与LT50呈负相关,与龄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8.
利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虫口密度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创建了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虫口密度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已知种群密度观测值估计其他空间位置上的未知种群密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29.
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 lineaticollis(Heller)是近年入侵我国的棕榈植物重要害虫和潜在的重要甘蔗害虫.文章观察了该虫幼期发育历期、存活率及成虫寿命、性比、产卵量,测定了幼虫对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量,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该虫发育历期以取食甘蔗的较长,国王椰子和大王椰子的较短,完成1个世代所需时间分别为106.6,78.8,76.5 d;成虫寿命以取食大王椰子的最短,为90.82 d;产卵量则以取食甘蔗的最少,单雌为149粒.幼虫对甘蔗、大王椰子、国王椰子的取食量分别为2.05,1.86,1.04 g,建立了取食量和幼虫龄期间关系方程.实验种群趋势指数以大王椰子最大,为37.69,国王椰子次之,为6.21,甘蔗的最小,为3.66.因此,野外大王椰子、国王椰子上该虫种群暴发潜能较大.  相似文献   
130.
美国白蛾是重要林业检疫害虫,危害寄主众多,对行道树、观赏树、退耕林及果树等阔叶树种危害尤其严重。本研究应用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及6个聚集指标对河北省的石家庄和衡水地区美国白蛾幼虫网幕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网幕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个体群是分布的基本成分,种群密度越大聚集程度越大。利用Iwao m*-m回归方程中的α和β参数值,计算出不同精度下的序贯抽样数和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