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35篇
  112篇
综合类   445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提高青稞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采用NaOH对青稞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不同水平NaOH和预处理时间对青稞秸秆厌氧发酵性能的影响,探讨NaOH在青稞秸秆厌氧发酵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青稞秸秆相比,NaOH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青稞秸秆产甲烷性能(P<0.05),且产气速率快、发酵周期短。其中,5% NaOH处理12 h青稞秸秆的累积甲烷产量高于多数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为250.03 mL·g-1,是优良的发酵原料。NaOH预处理增加了青稞秸秆中纤维素含量(13.37%~39.31%),并有效降解了木质素(12.89%~64.34%)和半纤维素(0.96%~30.30%)含量。表明NaOH预处理是提高青稞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为实现辣椒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批式厌氧发酵试验,分别研究了经不同体积分数(2%、4%、6%、8%)的H2SO4和不同质量分数(2%、4%、6%、8%)的Ca(OH)2预处理的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预处理中Ca(OH)2质量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升高,经8%Ca(OH)2预处理的甲烷产率最高(188.56 mL·g-1),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提高了61.26%。但随着预处理中H2SO4体积分数的升高,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的甲烷产率降低,且显著(P<0.05)低于对照。利用修正的冈珀茨(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处理的产甲烷过程,其中,经Ca(OH)2预处理的最大甲烷产率(Vm)值较大,说明Ca(OH)2预处理辣椒秸秆能有效提高其与羊粪混合发酵的水解速率。酸、碱预处理均对辣椒秸秆木质纤维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中,Ca(OH)2预处理的降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3.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有机垃圾排放污染和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北方典型农户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评估和沼气化利用混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有机垃圾主要由厨余垃圾和人类粪便组成,日平均总产量3.71~4.96 kg(以每户3~4人计);将厨余垃圾、粪便和玉米秸秆按照干物质23??44??9比例混合可获得最大TS产气率330 mL·g-1.经测算,若将每户产出有机垃圾全部用以厌氧转化,每天产沼气1.5 m3以上,可满足3~4人普通家庭日常饮食.研究对改善农村环境和调整生活用能结构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木质生物炭对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的影响,以玉米秸秆、牛粪作为发酵底物,以灌木生物炭、杨木生物炭、混合木屑生物炭作为添加剂,通过控制生物炭的种类、粒径以及灰分含量等关键因素,进行了批式厌氧发酵强化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厌氧发酵系统有重要影响,且粒径越小,产气能力越强。其中,杨木生物炭对厌氧发酵系统影响最大,不仅提升了厌氧发酵系统的甲烷累积产量(4.9%)、最大甲烷日产率(15.0%)以及水解速率(15.6%),也缩短了发酵延滞期。此外,杨木生物炭的灰分含量对厌氧发酵也有重要影响。当灰分含量为2.6 g·L-1时,对厌氧发酵系统影响最大,在提升厌氧发酵系统的缓冲能力、最大甲烷日产率(14.4%)的同时,也缩短了延滞期(11.8%),灰分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系统产甲烷。  相似文献   
45.
<正>近几年来,我镇生猪规模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镇生猪存栏超千头达到省级规模的猪场有6个,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户达到184个,生猪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户达到600多个,全镇年出栏肥猪超10万头。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尿废弃物给养殖场周围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制约我镇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养殖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何有效地处理好粪尿废弃物,减少生猪养殖对周围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物与原料的不同配比、发酵液酸碱度等主要工艺条件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同时,设计了自动加热恒温系统,对秸秆进行了氨化处理,进行了接种物与原料不同配比、发酵液不同pH值等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物与原料比例为1:1,发酵液pH值为7.0左右时,产气效果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47.
丁福贵  张炳宏  王平 《中国沼气》2014,(2):36-39,57
为研究寒区猪粪厌氧发酵产沼气时接种低温驯化污泥对反应体系发酵产气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低温污泥的驯化培育,低温污泥(10℃和15℃)与传统中温污泥(约30℃)在低温条件下的发酵产气对比试验,以及低温驯化污泥的现场工程投加示范。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低温污泥的容积产气率和CH4含量都随之增加,并以15℃的驯化效果较好;低温驯化后,污泥中厌氧发酵菌群依然保持较好的生长活性;在10℃和15℃下的猪粪厌氧发酵过程中,经过驯化培育的低温接种污泥与传统中温接种污泥相比,容积产气率、总产气量以及甲烷含量都较高;工程现场投加1%低温驯化污泥后,容积产气率都维持在0.2 m3·m-3d-1以上,最高达0.35 m3·m-3d-1。通过以上结果可知,接种低温驯化污泥可以提高低温环境下厌氧发酵的沼气产量和产率,并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猪粪厌氧发酵产沼气时投加产氢菌对反应体系发酵产气的影响,进行了产氢菌的投加量试验以及投加时间的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投加0.5%,1%,2%,4%的产氢菌均能提高沼气总产量,其累积总产气量从大到小为1%4%0.5%2%,而对甲烷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最适投加量1%的累积产气量比对照增加7.4%。以1%的投加量,在分别在试验初始和第3rd,6th,9th投加产氢菌,不同时间投加均能提高沼气总产量,其累积总产气量从大到小为3rd6th初始9th,其中最适投加时间是3rd天,其累积产气量比对照增加14.4%。通过以上结果可知,添加产氢菌可以提高猪粪厌氧发酵的沼气产量,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和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49.
连续式厌氧发酵的研究对于指导沼气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发酵温度、进料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等三个参数对于连续式厌氧发酵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综述了这三个参数对不同厌氧系统容积产气率、原料产气率、去除率和缓冲能力等的影响,为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文章研究了挤压机预处理对餐厨垃圾理化性状的影响,以及经过不同挤压孔径的处理后的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孔径为3 mm,5 mm,7 mm,9 mm和12 mm的挤压孔径分别挤压处理餐厨垃圾,并利用挤出的浆液做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挤压预处理可以将原生餐厨物料中的VS/TS由90.7%提高到96.4%(3 mm挤压孔径),将sCOD/tCOD由9.2%提高到16.1%,将单位TS产气量提高了约75%(10天的发酵时间),因此挤压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餐厨垃圾物料的厌氧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