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16篇 |
免费 | 669篇 |
国内免费 | 6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18篇 |
农学 | 1203篇 |
基础科学 | 482篇 |
1192篇 | |
综合类 | 6122篇 |
农作物 | 699篇 |
水产渔业 | 50篇 |
畜牧兽医 | 1067篇 |
园艺 | 1006篇 |
植物保护 | 8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63篇 |
2023年 | 464篇 |
2022年 | 575篇 |
2021年 | 612篇 |
2020年 | 582篇 |
2019年 | 483篇 |
2018年 | 344篇 |
2017年 | 457篇 |
2016年 | 486篇 |
2015年 | 486篇 |
2014年 | 749篇 |
2013年 | 723篇 |
2012年 | 851篇 |
2011年 | 882篇 |
2010年 | 885篇 |
2009年 | 802篇 |
2008年 | 788篇 |
2007年 | 656篇 |
2006年 | 531篇 |
2005年 | 460篇 |
2004年 | 298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190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103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4种菊科宿根花卉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对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测定4种菊科宿根花卉的土壤容积含水量、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及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生化指标,由此揭示4种菊科宿根花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适应性,并综合分析评价其抗旱性,为日后生态节水型园林建设应用提供更加客观的理论试验依据。结果表明,4种宿根花卉在抵御干旱胁迫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评价发现,4种菊科宿根花卉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夏菊>千叶蓍>大花藿香蓟>宿根天人菊。 相似文献
62.
63.
为寻找山西耐旱的玉米品种,本试验选择目前主要的8个玉米栽培品种,通过人工控制水量模拟干旱胁迫,分析8个品种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干旱胁迫诱导大丰14、大丰26、大丰30幼苗中CAT、APX和GAPDH活性增加;金科玉3308和DF2010的APX活性下降;大丰133和金科玉3308的GAPDH活性下降。由此可知,大丰14、大丰26、大丰30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抗性,这对玉米的抗旱筛选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4.
干旱对玉米自交系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郑58(抗旱性强)和丹340(抗旱性弱)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中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自交系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荧光(Fm)、原初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升高。与丹340相比,郑58的Fm、Fv/Fm、Fv/F0、Fv’/Fm’降幅均相对较小。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郑58的Fm、Fv/Fm、Fv/F0、Fv’/Fm’、ΦPSⅡ和q P均高于丹340。与丹340相比,干旱胁迫下,郑58光系统Ⅱ具有较高的光能转化和利用效率、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通过调节碳同化能力和激发能利用效率,有效地耗散过剩光能减轻光抑制,保护光合机构,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光系统Ⅱ中Fm、Fv/Fm和Fv/F0可以用来鉴定玉米自交系抗旱性。 相似文献
65.
为了揭示蒲公英在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和酶保护系统的作用机理以及质膜水孔蛋白PIP2-3基因的表达特征,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RWC=(90±5)%、RWC=(75±5)%、RWC=(50±5)%下蒲公英渗透调节物质、酶保护系统以及质膜水孔蛋白基因的相关表达。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蒲公英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提高,在轻度胁迫(MS)中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重度胁迫(SS)中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除外);质膜水孔蛋白PIP2-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上调,轻度胁迫(MS)显著高于重度胁迫(SS)。复水7 d后,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以及SOD的含量下降,但仍显著高于CK,POD、CAT的含量以及质膜水孔蛋白PIP2-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恢复正常,说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蒲公英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酶保护系统的活性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上调质膜水孔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来加强水分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以大豆品种绥农26为供试品种,利用盆栽称重法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条件下大豆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植株各器官酰脲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氮素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降低,无机氮含量增加,氮素积累和转运受阻,产量降低.外源褪黑素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氮代谢...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杂交鹅掌楸无性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挑选抗旱性强的杂交鹅掌楸无性系NE25、NE78与抗旱性差的无性系NE04、NE23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下各无性系叶片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和茉莉酸(JA)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干旱胁迫下,杂交鹅掌楸各无性系叶片ABA大量积累,抗旱性强的无性系含量变化不明显;IA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抗旱性强的无性系含量变化较大;ZR含量变化各异,胁迫末期抗旱性强的无性系叶片ZR含量减少;抗性差的无性系叶片JA含量上升,说明抗性差的无性系需要维持较高的JA来抵御干旱胁迫。[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杂交鹅掌楸耐旱无性系的筛选、园林栽培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