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15篇 |
免费 | 670篇 |
国内免费 | 6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18篇 |
农学 | 1203篇 |
基础科学 | 482篇 |
1192篇 | |
综合类 | 6122篇 |
农作物 | 699篇 |
水产渔业 | 50篇 |
畜牧兽医 | 1067篇 |
园艺 | 1006篇 |
植物保护 | 85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63篇 |
2023年 | 464篇 |
2022年 | 575篇 |
2021年 | 612篇 |
2020年 | 582篇 |
2019年 | 483篇 |
2018年 | 344篇 |
2017年 | 457篇 |
2016年 | 486篇 |
2015年 | 486篇 |
2014年 | 749篇 |
2013年 | 723篇 |
2012年 | 851篇 |
2011年 | 882篇 |
2010年 | 885篇 |
2009年 | 802篇 |
2008年 | 788篇 |
2007年 | 656篇 |
2006年 | 531篇 |
2005年 | 460篇 |
2004年 | 298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190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103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梨树经过一个夏季的挂果,其体内营养逐渐消耗,且采果后又要进入花芽分化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为次年丰收打好基础的关键生理时期。然而,我们不少果农对此重要生理时期认识不足,忽视了对采果后的生产管理,导致梨园中的叶片衰黄、病虫猖獗、土壤干旱等不良现象发生。再加上“小阳春”的到来,相当比例的植株便会在10月底至11月初开放花朵,此即为梨树的“二次花”现象。“二次花”的出现,就意味着树体的极其衰弱,次年的少花少果与减产必将产生。因此,如何对梨树采后进行科学管理,保证次年丰收f稳产)优质,是梨树管理的重要环节和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33.
34.
武山县浅中山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以小麦、马铃薯、油菜、糜子、谷子为主,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农民增收困难。近年来,经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共同试验摸索出了旱山地线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采用此技术可使线椒鲜椒产量达1 8t/hm2 左右,干椒产量3t/hm2 左右,收入可达1 80 0 相似文献
35.
植物在它的生命周期中要经历各种逆境胁迫。植物许多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特定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的调控。ERF转录因子家族参与植物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是同植物抗逆应答密切相关的一类转录因子大家族。它们通过识别不同的顺式元件,调节多种功能基因的表达,调节植物抗性应答。综述简要介绍ERF转录因子及其相关顺式作用元件。阐述植物ERF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抗逆应答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干旱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方法]选择在广西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品种,在严格控水的条件下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这12个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玉米品种先达901、桂单0810和迪卡008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能够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下达到较高的产量,可以抵御一定的干旱胁迫。[结论]干旱胁迫发生在玉米生长前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且此影响即便遇后期降水也不可消除;在干旱地区选择种植抗旱品种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讨西北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景观格局特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变化,本文以干旱典型绿洲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05年的Landsat TM和2010年环境一号星CCD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室内解译与野外核查相结合,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选取3年的MODIS数据进行了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主要以耕地、草地和灌丛为主,占总面积的88.9%。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发生明显变化,草地和灌丛呈减少趋势,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2 603.2 km2和1 166.2 km2减少至2010年的1 677.3 km2和933.8 km2;耕地和城镇逐步增加,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2 892.8 km2和209.2 km2增加至2010年的4 038.3 km2和259.1 km2;耕地主要由草地和灌丛转化而来,城镇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处于不平衡发展趋势。2)研究区景观特征趋于简单,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该区域景观格局,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减少,优势度明显增大,破碎化程度降低,生物多样性也呈向单一方向转变的趋势。3)受气候等主要因素的影响,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呈先降低后逐步升高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灌丛荒漠,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6.7%、38.2%、15.6%和12.3%;较高和高等级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中、较低和低等级植被覆盖度面积减少。4)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降雨量是影响干旱绿洲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以及合理规划生产模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了筛选出适合张家川县干旱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品种,普及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2011-2012年度在张家川县良种场设立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9.
40.
万寿菊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其适应性强,耐干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花色亮丽,开花繁多,生长期短,栽培容易,花朵大而鲜艳,其鲜亮的黄色调,具有其它花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城市绿化中很受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