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340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84篇
  121篇
综合类   2612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97篇
园艺   1790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灰枣主干形和小冠疏层形产量及品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灰枣简约化 主干形与常规小冠疏层形树形的对比,分析主干形简约化栽培模式的示范推广,为机械化生产和统一标准化栽培模式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计数统计法,从2017年起连续两年分别对5~6年生两种灰枣树形的产量构成因子进行调查分析,果实品质的测定采用常规检测。【结果】产量构成方面:主干形树形的枝组数、二次枝数以及二次枝枣吊数和枣果数均极显著低于小冠疏层形树形,且单株产量主干形4.71 kg/株显著低于小冠疏层形5.74 kg/株。灰枣小冠疏层形树冠上、中、下3个层次的果实单果重、果肉厚度和果实硬度值均小于主干形树形,且树冠层次越高,其该位置的果实性状表现越优良,主干形果形指数为1.45、小冠疏层形为1.54;两种树形的单果重、果核重、果实纵横径、果核纵横径、果肉厚度以及果实硬度值均以枣吊中部最大,枣吊基部次之,枣吊尾部值最小,且枣吊不同部位间主干形果实性状较优于小冠疏层形。主干形树形不同层次间果实可溶性糖、还原糖、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小冠疏层形;果实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为枣吊中部>枣吊基部>枣吊尾部,而VC含量表现为枣吊中部>枣吊尾部>枣吊基部,可滴定酸含量表现为枣吊基部>枣吊中部>枣吊尾部,且枣吊不同部位间的果实营养品质均以主干形较优 。两种树形的果实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表现为干枣>吊干枣>鲜枣,VC含量表现为鲜枣>吊干枣>干枣。【结论】灰枣小冠疏层形树冠枝量较大,产量较高,但其果实品质较差,而简约化‘主干形’树形树冠结构简单,枝量较少,便于机械化操作,且果实品质较优,商品性较好,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52.
目的 通过外援复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可改善果实品质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新疆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选用6 a生密植骏枣为对象,以超敏蛋白、亚精胺、水杨酸、DA-6为材料进行复配3个配方,调查分析喷施对叶片与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通过外援亚精胺、水杨酸和DA-6复混试剂的应用,显著增强源叶的供应能力,减缓了库果的生长速度。在骏枣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源叶、库果之间的IAA比值较对照提高了183.0%,单果重和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27.69%和25.18%。超敏蛋白或水杨酸与亚精胺和DA-6的组合均显著提高了骏枣叶片从白熟到成熟期ZR的含量,ZR的叶果比能持续维持在1.37以上的高水平。30 mg/L的DA-6是提升骏枣叶片后期营养供应能力的核心物质之一。结论 在枣树坐果后喷施0.25 mmol/L水杨酸与0.1 mmol/L亚精胺和 30 mg/L DA-6的混合试剂,可解决骏枣因前期生长过快,后期营养不足致使干物质积累不够,果实不饱满、抗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3.
为明确易裂果和抗裂果在裂果关键期枣果皮和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特点,探讨裂果机制,以易裂果品种和抗裂果品种的4年生嫁接枣植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裂果性枣在着色期和脆熟期果肉、果皮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抗裂果品种在着色期果皮、果肉中Ca、Fe元素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脆熟期果皮及果肉中Ca元素含量、果皮中Fe元素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易裂果品种,果肉中K元素含量则高于或显著高于易裂果品种;在着色期,大多数品种果肉中K、Ca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皮,而对于Mn、Cu元素则是果皮中含量较高;在脆熟期,4个品种果皮中Ca、Mn元素含量均高于或显著高于果肉。从着色期到脆熟期,4个枣果品种果皮、果肉中K元素,果皮中Ca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或显著增加,除团枣外,其他3个品种果肉中Ca元素含量均显著减少。在关键时期关键部位关键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矿质元素失衡是造成枣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K、Mn、Cu元素含量在枣果皮、果肉中表现一致,Ca、Fe元素则表现不一致;从着色期到脆熟期,果皮中K、Ca元素积累速度比果肉快。  相似文献   
854.
以新疆若羌县7年生灰枣树自然风干果实为对象,测定枣果横径、纵径、体积、单果质量及硬度,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不同果实等级下有效指标,拟合建立灰枣体积与单果质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枣果中部横径R_2与纵径H、体积V呈极显著相关(P0.05),可仅以中部横径R_2为自变量建立灰枣体积估算的幂函数模型V_g=0.313R_2~3+1.241R_2~2(r~2=0.817 8);自然风干灰枣单果质量M与估算体积V_g呈极显著相关,二者满足线性关系M=0.523 3V_g+0.674 1(r~2=0.873 9)。经检验,所构建估算模型可靠,测量方便,精度较高,可快速完成灰枣体积、单果质量估算。  相似文献   
855.
【目的】评价枣和酸枣杂交F1代果实质地多样性,分析不同质地果实与裂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枣雄性不育JMS2(Z.jujuba)×酸枣邢16(Z.acidojujuba)的F1代及其亲本果实,基于TPA分析并对比果实裂果率。运用应力曲线得出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破裂力、胶粘性和咀嚼性7个果实质地参数。【结果】各果实质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分离,变异系数分布17.79%~52.43%。弹性、破裂力、胶粘性和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布在0.33~0.94,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强,内聚性与硬度、破裂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粘附性呈显著性负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把7个质地参数,转化为累计贡献率为96.47%的4个主成分分别为硬度因子、内聚因子、粘附因子和弹性因子,杂交群体不同果实质地分成3个群体,分别为绵密软质群、高弹硬质母本群和中值父本群。中值父本群是3个类群中最大的,占总数的76.56%。【结论】硬度、胶粘性和弹性参数高或果肉内聚性高的类群裂果率更低。  相似文献   
856.
【目的】研究枣树不同栽培模式的冠层特征,分析不同模式之间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差异及其相关性,寻找适合枣树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3~4 a灰枣树为试材,将株行距为1.0×1.5(m),树形为疏散分层形的原栽培模式(CK),将其一部分改造为株行距1.0×4.5(m)的篱壁形、主干形和“Y”形,冠高控制在2.5 m左右的3种新型模式,即M1、M2、M3。将改造完成后的新模式作为试验组,原种植模式作为对照(CK)。对各模式枣树5~7月的株高、冠幅、作业间距以及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M2株高最高,M1株高最低,6、7月时M1与M3和CK差异不显著,各模式的株高均在2.5 m左右且生长良好;5~7月,M1冠幅显著最小,M1为89.1 cm,较CK小13.1%;M2冠幅与CK无显著差异,M2为99.0 cm; M<...  相似文献   
857.
时运岭 《河南农业》2019,(25):45-45
大枣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原产于河南省新郑市。新郑是红枣之乡,也是世界红枣之源。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新郑。红枣品种众多,如鸡心枣、磨盘枣、辣椒枣、葫芦枣、茶壶枣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枣品种也在不断改良。新郑市在原有枣品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又一品种—冬枣。  相似文献   
858.
在重度Cd污染农田建立巨菌草土壤修复长期观测点,研究巨菌草吸收、积累重金属的特性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在Cd和Hg复合污染的酸性土壤中迚行巨菌草植物修复试验,设置巨菌草和巨菌草加纳米重金属寈集剂2个处理。结果表明:巨菌草根、茎、叶中Cd含量依次降低,Pb、Cr、Hg含量在根中最高,茎中最低,叶、根、茎中As含量依次降低;茎中Cd积累量大于叶,叶中Cr积累量大于茎,Pb、As和Hg为叶积累型,80%以上积累在叶片中;Cd的初级迁移系数分别是Pb、Cr、As的4.2、7.2、2.4倍,Cd由根向茎的迁移能力最强;Pb、As和Hg的次级迁移系数分别为Cd的8.4、8.8、12.7倍,由茎向叶的迁移能力大于Cd;Cr在巨菌草植株中的移动性最差;巨菌草地上部Cd寈集量为82.96g/hm2,Cd的生物寈集量系数达38231kg/hm2,土壤Cd提取效率为1.699%;修复土壤Cd含量较背景值降低2.90%;添加纳米重金属寈集剂的巨菌草的Cd、Pb、Cr、As的转运量系数分别提高5.09%、30.88%、4.48%、49.72%,次级迁移系数分别提高11.39%、45.25%、59.52%、53.58%,可见,纳米重金属寈集剂促迚重金属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迁移。在Cd单一污染的酸性土壤中迚行巨菌草植物修复试验,设置巨菌草和空白对照2个处理。结果表明:巨菌草修复土壤As、Hg、Cd、Pb、Cr含量比CK的分别下降6.16%、4.75%、4.91%、2.77%、2.42%,其中Pb、Cr、As、Hg的含量与CK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空白对照土壤Cd、Pb、Cr、As、Hg的含量较背景值分别增长3.89%、1.98%、8.10%、0.74%、20.36%,说明大气沉降等环境因素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59.
离子色谱法测定枣酒中甘油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枣酒中发酵副产物甘油的含量。[方法]选用Hamilton RCX-30-250/4.6糖及氨基酸分析柱,建立测定枣酒中甘油含量的离子色谱法。[结果]5种自酿枣酒中甘油含量为6.66~9.70 g/L,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9.11x+2.283 9(R~2=0.999 4),甘油的加标回收率为99.25%~101.22%。[结论]该研究为枣酒中甘油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且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60.
[目的]解析农林间作水分高效利用机制。[方法]以西北极端干旱区典型模式枣棉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棉花种植行数和棉花株距研究空间布局对枣棉间作复合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枣棉间作具有明显提高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优势,种植行数对间作产量的影响效应显著。间作条件下耗水量高于对应单作,但也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种植行数与棉花株距互作作用对间作水分利用效率的产生效应,通过空间布局能够协调枣棉间作种间关系,提高水分高效性。[结论]枣棉间作群体较单作更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农林复合群体中,林木根系一般较深,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营养物质和水分,农作物则利用浅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由于根系垂直生长呈多波顺次递推特点,使根系生长中心和吸收中心交错出现,提高了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