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7篇
农学   222篇
基础科学   47篇
  34篇
综合类   757篇
农作物   102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绿茶低温负压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是绿茶品质定型的关键工序之一,为生产优质绿茶,尤其是保留色泽和营养成分,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比较传统热风干燥和低温负压干燥,发现低温负压的干燥效率平均提高30%,且在内质成分保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以干燥时间、叶绿素、水浸出物、氨基酸,儿茶素和茶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绿茶低温负压干燥工艺,结果表明,绿茶最优低温负压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75℃,负压(0.03MPa)4min,低温15min。应用最优工艺加工超微茶粉,与传统工艺超微茶粉比较发现,低温负压干燥技术可有效保留原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超微茶粉品质。  相似文献   
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吸烟引发的最常见肺部疾病之一。香烟烟雾诱导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恶化密切关联。饮用绿茶、摄入EGCG能够清除人体内活性氧自由基,预防及缓解其带来的一系列呼吸道疾病。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众多学者对绿茶、EGCG作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文献,以期探讨绿茶、EGCG预防及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理,提高人们对绿茶、EGCG预防及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
不同茶树品种名优绿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龙井、乌牛早、迎霜、萍云11号、福鼎大毫、湘妃翠、茗丰、碧香早等8个茶树品种名优绿茶,采用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春季以茗丰、萍云11号、迎霜、福鼎大毫名优绿茶品质最好,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茗丰名优绿茶品质较好.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春季以福鼎大毫、萍云11号、迎霜、茗丰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83%,2.84%,2.67%,2.66%;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1.477.夏季以湘妃翠、萍云11号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82%,1.81%;儿茶素比值以湘妃翠最低2.199;脂溶性色素测定结果还表明,春茶色泽物质组成差异不明显,夏茶以湘妃翠、迎霜的Ch1/Car,Ch1/Phy值同春茶接近,色泽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74.
石榴叶茶与绿茶在抗氧化活性方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PPH法、ABTS法两种自由基清除方法,研究了石榴叶茶和绿茶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了两者的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榴叶茶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绿茶,榴叶茶的茶多酚含量也明显高于绿茶,并且茶多酚的含量与抗氧化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石榴叶是一种提取茶多酚的很好原料。  相似文献   
75.
通过采样分析,对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与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灌溉水pH值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水溶性氟含量与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6.
为缩短发花周期,采用金花菌孢子悬液浓度为1.0×107个/mL,研究不同接种量(0 mL、0.2 mL、0.4 mL、0.6 mL、0.8 mL、1.0 mL和1.2 mL)固态发酵对绿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种量的增加,金花菌的发花量增多,感官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的品质成分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接种量为1.0 mL的感官结果最优,其发花茂盛普遍,色泽金黄,汤色橙红明亮,陈香浓,滋味醇和回甘,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总糖、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分别为49.60%、24.42%、2.62%、1.79%、2.10%、0.23%、4.40%和7.85%。  相似文献   
77.
为寻求提香前较佳的摊放时间,以提高绿茶的香气及综合感官品质,研究了干燥后不同摊放时间(0h、8h、16 h、24 h和32h)对绿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提香前后茶样含水量的变化,对成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干燥后摊放24 h再提香的茶叶品质最好,感官审评综合得分为93.10,干燥后茶叶含水量为3.8%,提香前后含水量分别为5.4%和3.0%.干燥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摊凉可以吸收环境中一定的水分,使茶样水分分布更均匀,再经提香工序,可显著提高绿茶的感官综合品质,尤其是绿茶的香气.  相似文献   
78.
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北不同茶区15只具代表性的名优绿茶中K、Ca、Mg、Mn、Fe、Al、Zn等10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茶叶产地分类。结果表明,湖北名优绿茶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尤其是与茶叶品质有关的元素,如Mg和Zn;聚类分析效果明显,可有效区分湖北4大茶区。  相似文献   
79.
采用静态扩散平衡法,利用饱和无机化合物溶液产生稳定的相对环境湿度,对4种国内外生产绿茶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这儿种绿茶等温吸附曲线.以多层吸附理论为基础,通过BET模倒和GAB模型以及Hal-sey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水分含量与水活度之间的关系,拟合结果表明,几种绿茶的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用GAB方程可以更好地描述,并得到相应的单层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80.
为提高藜蒿产品的附加值,对藜蒿绿茶复合汁饮料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饮品的最佳工艺为藜蒿汁10mL,绿茶茶汁200mL,白砂糖6g,柠檬酸0.06g。最佳稳定剂CMC-Na添加量为0.03%,在该工艺条件下的产品呈浅黄绿色,具有藜蒿特有的香气,酸甜可口,呈均匀液体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