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05篇 |
免费 | 1279篇 |
国内免费 | 75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67篇 |
农学 | 1131篇 |
基础科学 | 491篇 |
1590篇 | |
综合类 | 7573篇 |
农作物 | 696篇 |
水产渔业 | 1187篇 |
畜牧兽医 | 3216篇 |
园艺 | 789篇 |
植物保护 | 6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484篇 |
2023年 | 764篇 |
2022年 | 898篇 |
2021年 | 948篇 |
2020年 | 838篇 |
2019年 | 762篇 |
2018年 | 403篇 |
2017年 | 622篇 |
2016年 | 716篇 |
2015年 | 712篇 |
2014年 | 853篇 |
2013年 | 853篇 |
2012年 | 1055篇 |
2011年 | 1053篇 |
2010年 | 956篇 |
2009年 | 978篇 |
2008年 | 1041篇 |
2007年 | 825篇 |
2006年 | 640篇 |
2005年 | 596篇 |
2004年 | 444篇 |
2003年 | 355篇 |
2002年 | 310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229篇 |
1999年 | 229篇 |
1998年 | 185篇 |
1997年 | 152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64篇 |
1994年 | 131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87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给予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每天造模前各组小鼠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测定小鼠体质量,通过敞箱实验和悬尾不动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发生明显的行为学改变,水平和垂直活动明显减少,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延长;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体质量(P<0.05),改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P<0.01),百事乐胶囊高、中剂量能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氟西汀组相比,百事乐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事乐胶囊能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可能与下调慢性应激所致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加味脑泰方(以下简称JWF)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SIRT1/NF-κB p56炎性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two-vessel occlusion,2-VO)复制VD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JWF高、中、低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其中JWF高、中、低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分别灌胃给予JWF17.0、34.0、51.0 g/kg和奥拉西坦0.216 g/kg,其余3组灌服等容量蒸馏水,连续干预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HE染色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 regulator-1,SIRT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d亚基(The nuclear factorκB inhibits theprotein subunit,Iκ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增加,且SIRT1、IκBα表达下调,NF-κB p56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拉西坦组和JWF高、中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5),海马组织中神经元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轮廓清晰,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且海马组织内SIRT1、IκBα表达上调,NF-κB p56表达下调(P<0.05)。结论 JWF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炎性相关信号通路SIRT1/NF-κB p56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这可能是其保护VD大鼠海马神经元继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3.
994.
通过对刺槐伐桩当年萌芽条基径的生长观测,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直径的伐桩上萌芽条基径间的差异性;运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拟合出了萌芽条基径的生长模型;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研究了萌芽条基径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得出在伐桩萌芽后的生长季节内,降水量是影响萌条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995.
红树林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海南清澜港红树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8个土壤因子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5~20cm 土层细菌数量达1.0×10°~12.9×10cfu/g(cfu∶colonyforming units),放线菌数量达0.7×10'~19.0x 103cfu/g,真菌数量达0.5× 102~5.2×102cfu/g。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含水量、全磷量、全钾量明显影响土壤细菌的数量;土壤pH、有机质含量、有效钾含量明显影响放线菌的数量;土壤pH、全钾量明显影响真菌的数量。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通径分析),仅有土壤pH是影响细菌、放线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8和1.15,并且两者都达显著水平∶全氮、速效钾通过土壤pH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间接作用也比较大,两者对细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4,对放线菌数量的作用系数都为0.58.土壤pH对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作用可能与红树林土壤普遍偏酸的现象有关,而多数细菌、放线菌类群生长的最适pH为6~8.真菌的线性回归模型未达显著水平,未能运用通径分析法来估计土壤因子的影响作用。这可能因为多数真菌类群嗜酸(pH5~6),而被调查的16个土样,有9个样品pH<5,有2个样品pH>6,土样pH的这种分布使其对真菌 数量的影响作用不能用线性模型来拟合。 相似文献
996.
997.
天津市农田氮肥施用氨排放量估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氮素是作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氮肥施用过程中,会导致氨的挥发,而氨是形成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为了解天津市农田氮肥施用过程中氨的排放,为天津市空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获取天津市不同农作物的不同氮肥种类施用量,依据国家环保部推荐的排放因子法和天津市的年均温度,对天津市农田氮肥施用过程中氨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天津市农田氮肥施用氨排放量为17 999.91 t,排放强度为3.27 t·km-2;从氮肥种类上看,尿素是最大排放源,贡献率为83.13%,其次是碳铵(13.83%),其他氮肥占比为3.04%;从农作物类型上看,蔬菜是最大的排放源,贡献率为38.91%,其次是玉米(29.43%)和小麦(19.66%),其他作物占比为12.00%。氨的排放系数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中午高,夜间低;8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在各区县中,武清区氨排放量最大,贡献率为27.06%;津南区氨排放量最小,贡献率为1.14%;另外,宝坻区和蓟县的氨排放量也较高,贡献率分别为20.71%、17.86%。氨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在有氮肥施用的农田排放较高,其他区域排放较低。因此在控制天津市农田氮肥施用氨排放中应加强对武清区、宝坻区、蓟县等区县6—8月份蔬菜种植过程中尿素的科学施用。农田氨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天津市空气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香椿叶片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为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 6月,次高峰出现在 8月。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 9:30,次高峰出现在 16:30,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叶片光合能力等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香椿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 110 0 μmol·m-2 ·s-1,补偿点为 5 3.9μmol·m-2 ·s-1。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35.8℃。 相似文献
999.
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45,自引:7,他引:45
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是指在一定的景观内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土地侵蚀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是多重尺度上的植被、土地利用、气象 (降雨 )、地形和土壤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就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在重点尺度和主控因子 ,土壤侵蚀的重点尺度与主控因子的时空关系因时间、空间和尺度而异。综述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时空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冠心Ⅱ号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冠心Ⅱ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3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冠心Ⅱ号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变化.结果 冠心Ⅱ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下降得更多,而IL-1β两组治疗后均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冠心Ⅱ号通过可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