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0篇
  免费   1236篇
  国内免费   780篇
林业   1767篇
农学   1130篇
基础科学   491篇
  1590篇
综合类   7573篇
农作物   696篇
水产渔业   1187篇
畜牧兽医   3216篇
园艺   789篇
植物保护   697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484篇
  2023年   764篇
  2022年   898篇
  2021年   948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762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622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853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956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040篇
  2007年   825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侯宏 《畜禽业》2011,(2):22-23
<正>饼粕是利用油料作物的籽实提取油脂后的产品。用压榨法提取油脂后的产品通称"饼";用浸出法提取油脂后的产品通称"粕"。饼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口性较好,易于消化,并且资源丰富,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植物性蛋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分析了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的进级株数的情形,并利用作图法推导出均匀分布法预估未来直径分布改正因子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3.
当前,基于正积温的度日模型广泛应用于冰川消融研究中,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是度日因子。根据印度河上游Sachen、Gharko、Barpu冰川2014—2016年的物质平衡和气温实测资料,计算得到消融期内各冰川研究区的度日因子,并分析了度日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Sachen、Gharko、Barpu冰川度日因子均值分别为2.83 mm?d-1?℃-1、3.74 mm?d-1?℃-1、3.91 mm?d-1?℃-1;各冰川度日因子皆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增,海拔递增率分别为0.003 7 mm?d-1?℃-1?m-1、0.007 4 mm?d-1?℃-1?m-1、0.004 1 mm?d-1?℃-1?m-1;对于同一观测点而言,度日因子不是一个常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冰川度日因子随着年际变化呈增加的趋势;度日因子受表碛影响显著,度日因子整体上随着表碛厚度的增加而递减。然而表碛厚度低于2 cm时,表碛的覆盖作用促进了冰川的消融,表碛覆盖区冰川度日因子大于裸露区冰川;冰川朝向的变化对度日因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向阳坡的冰川度日因子随海拔递增率大于阴坡。  相似文献   
94.
刘克奉 《河北渔业》2013,(11):10-12,66
<正>本试验采取在室内模拟养殖池塘的用药方法,在水族箱中分别泼洒不同的单一中草药和复方中草药,观察研究使用中草药对养殖水环境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比较不同中草药对水质的调控作用,减少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为渔业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高娜  杨坤  方婷  梁阳阳  崔凯  卢文轩 《淡水渔业》2022,52(1):96-102
为了优化废水处理系统的菌群结构,提高水质净化效率,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龟鳖废水处理系统的细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同时对细菌群落和废水水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单元中的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各处理单元的主要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  相似文献   
96.
余为 《海洋渔业》2013,35(4):373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短生命周期种类,资源丰度及分布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20082009年72009年711月份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叶绿素浓度(Chl-a)、海表面高度(SSH)和盐度(SSS),比较2008与2009年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并利用信息增益技术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2009年711月份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叶绿素浓度(Chl-a)、海表面高度(SSH)和盐度(SSS),比较2008与2009年资源丰度年间差异,并利用信息增益技术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资源丰度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2009年711月柔鱼渔获量出现大幅下滑,日产量不足2008年的一半。信息增益结果显示,水温因子是影响其资源丰度变动及分布的最关键因子,叶绿素次之,海表面高度和盐度影响最小。SST与CPUE叠加分析认为,2008年711月柔鱼渔获量出现大幅下滑,日产量不足2008年的一半。信息增益结果显示,水温因子是影响其资源丰度变动及分布的最关键因子,叶绿素次之,海表面高度和盐度影响最小。SST与CPUE叠加分析认为,2008年711月受SST影响,柔鱼传统作业海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2°,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5°左右,较高CPUE所处范围的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5℃降至11月份的11℃。2009年711月受SST影响,柔鱼传统作业海域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2°,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5°左右,较高CPUE所处范围的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5℃降至11月份的11℃。2009年711月作业渔场随着时间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经度最大偏移1°,纬度方向最大偏移为4°左右,平均SST逐渐降低,由7月份的16℃降至11月份的9.5℃。同时2009年作业海域黑潮比2008年平均偏南2.8°,强度减弱,势力范围减小,亲潮冷水团向南入侵势力变强,温度相对2008年平均降低2.5℃,不利于柔鱼洄游。此外,2009年作业渔场大多分布于水温距平均值(SSTA)小于-0.5℃海域以及Chl-a浓度偏高等也导致了柔鱼资源丰度减少产生年间差异。  相似文献   
97.
根据2004年4、6、9月和12月在黄海南部和东海中北部(27&#176;00’~34&#176;00’N、122&#176;00’~127&#176;00’E)进行的渔业资源大面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以相对资源密度指数作为指标值,分析了黄[鱼安][鱼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GAM模型,分析了黄[鱼安][鱼康]数量分布与经纬度、水深、底温和底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鱼安][鱼康]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区,4个季节的分布范围有明显不同,以春季为最大,冬季最小;黄[鱼安][鱼康]适宜底温、底盐和水深范围分别为11—14℃、33.5~34.5和40—90m;根据黄艘鲸分布的底温范围,推断黄[鱼安][鱼康]为冷温性鱼种。  相似文献   
98.
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对黄鳍鲷(Sparuslatus)养殖中定期泼洒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formis)De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水体环境和养殖生产性能,使养殖黄鳍鲷的成活率、体长增长率和体质量增长率分别提高18.2%、21.0%和312%;显著降低水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N)、活性磷酸盐(PO;一一P)质量浓度及底泥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P〈0.05),其中养殖前、后期的底泥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9.77%和22.63%,NO2^-N、PO4^3-P质量浓度则总体较对照组降低25.82%和41.00%,NH3-N质量浓度在养殖前、中和后期较对照组降低36.33%、18.10%和14.28%;水体中弧菌数量在养殖后期较对照组降低61.76%,底泥中的总异养细菌数量在养殖中、后期较对照组提高38.61%,整个养殖期间水体及底泥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34%和26.37%。  相似文献   
99.
<正>鱼类应激性出血病是鱼类对环境中异常的、不良的胁迫因子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一种反应,常表现为体表充血,肝胆异常,鳃出血或淤血呈现紫鳃的症状。该病是我区在近几年的养殖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鱼病,并有进一步扩大和蔓延的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在近几年的养殖中,由于常年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随意用药和片面追求产量而加大放养密度以  相似文献   
100.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