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58篇
  260篇
综合类   37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山州石漠化面积10017.3km^2,占全州岩溶面积的59.65%,占国土面积的31.07%.目前石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文山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危害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下降;加剧区域农民贫困.文山州石漠化的形成是由于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一些地区植被退化乃至消亡,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最终形成了连片分布的裸露石漠.  相似文献   
22.
自然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水岸生态系统。其中水生生态系统是指长期有水淹没的低洼地段,具有较开阔的水域。水岸生态系统是指水陆界面被水间歇性淹没的地段,包括河岸、溪岸、海岸、湖岸以及沟渠塘岸等,通称为水岸带,其中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构成的有机总体称为水岸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3.
喀斯特岩溶地区缺土缺水缺林、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的复垦方法对采空区进行生态恢复难度很大,菌根技术在喀斯特岩溶矿区生态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平果铝矿区菌根种类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微生物活性熟化复垦地新耕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实验室对优势菌株进行筛选,用穴内平面撒播菌剂法进行接种试验和增益对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为喀斯特岩溶地区平果铝矿区筛选到优势土著VA真菌菌种的3个优势菌株E11、E16和E20,该优势菌株对矿区复垦的先锋植物——大豆、玉米、银合欢、宽叶雀稗等有较强的侵染能力,能使土壤熟化度增大,土壤供肥保肥的能力增强,土壤肥力得以提高,在平果铝喀斯特岩溶矿区生态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4.
指出了云南省岩溶面积位居中国第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岩溶地貌典型,广泛分布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石漠化草原,近年来通过对石漠化草原开展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同区域治理成效有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开展草原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我国岩溶区生态修复、石漠化草原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为在岩溶地区筛选出一批既能耐干旱、耐贫瘠、生长迅速、郁闭快、生物量大、萌生性强、水土保持效果好,又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乔灌木树种,以解决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在云南省建水县的不同海拔地带,按随机布置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结果为:高海拔地带以圆柏、杉木、冬樱桃、核桃、板栗和苦刺为较优造林树种;中海拔地带的较优造林树种有墨西哥柏、竹子、圆柏、木豆和思茅松;低海拔地带的较优造林树种有竹子、墨西哥柏、思茅松、木豆、车桑子和马鹿花。  相似文献   
26.
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恢复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岩溶面积达11.0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4%,是西南地区岩溶集中分布区,岩溶石漠化面积已达2.15万km2.分析云南岩溶的分布,以及岩溶地区生态脆弱给当地人民带来生产、生活的生态危机,并结合云南石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岩溶地区生态恢复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具备条件的岩芯深井,可以通过爆破处理达到增水目的。然而,爆破位置的选择是成败的关键。该文提出了爆破井应具备的条件及不同地层不同成因的废井,爆破位置选择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效果。对于相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废井爆破处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滇东南岩溶地区植被结构优化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岩溶地区采用墨西哥柏、川滇桤木、清香木、紫花苜蓿等16个树(草)种进行的12种配置模式试验表明:合理的乔灌草配置,有利于长短结合科学经营,前期牧草生长迅速,能很快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并为牲畜提供大量的饲料,林木长大郁闭度增加后,牧草生长衰退,逐渐转向以经营林木为主。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了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种间共生性良好的优化造林模式8种。  相似文献   
29.
在岩溶塌陷区,资源环境受到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严重影响和危害,生态环境也发生恶化现象,尤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退化最为突出。以鲁中南典型岩溶塌陷区为例,阐述了岩溶塌陷诱发的3种水土资源退化模式: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和土壤退化,并分析了该区水土资源退化的现状,研究了水土资源退化的机理和特征。  相似文献   
30.
方薇  范弢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3):95-102,132
[目的]研究滇东岩溶山地不同类型云南松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为岩溶脆弱生境土壤培肥、质量提升、水土固持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滇东岩溶山地云南松纯林、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云南松天然混交林、灌丛和原生林5种植被类型水稳性团聚体及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揭示不同类型云南松林团聚体稳定性差异。[结果]①云南松纯林、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的0.25 mm粒径质量分数(5.77%~9.39%)显著低于灌丛(20.92%)和原生林(27.47%)(p0.05),且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5 mm,2~5 mm粒径质量分数高于纯林。②湿筛处理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R_(0.25))排序为:人工混交林天然混交林纯林灌丛原生林;平均重量直径(MWD)排序为:人工混交林天然混交林原生林灌丛纯林;几何平均直径(GMD)排序为:人工混交林天然混交林原生林纯林灌丛;分形维数(D)排序为:原生林灌丛纯林天然混交林人工混交林。③纯林、人工混交林、天然混交林的大粒级团聚体(0.25 mm)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高于小粒级团聚体(0.25 mm),且5,2~5,0. 25 mm粒径水稳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小于灌丛、原生林(p0.05)。[结论]云南松人工混交林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高,其养分积累和固碳能力低于灌丛和原生林,高于纯林,作为该区域水土保持的主要植被类型时需要避免人为干扰以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