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5篇
  1765篇
综合类   50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特征,制定相应的农业面源防控措施,对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通过对该典型小流域内陶庙镇、王集镇、代桥镇、泉阳镇4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的农田污染源、养殖污染源及人居生活污染源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数据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内4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源中,农田污染源的污染物总量和污染负荷率分别是17.44 t和4.68%;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源负荷分别是99.31 t和26.63%;生活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率最大,分别达到256.19 t和68.69%;在COD、TN、TP 3个主要评价因子中,污染负荷率最高的是COD,达80.22%,TN污染负荷率为9.22%,TP的污染负荷率为10.56%;养殖业污染和人居生活污染源是界首市泉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点。在治理该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应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统筹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42.
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区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形式。佳木斯市自1980年代以来,坚持采用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方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佳木斯市有25.4%尚未得到充分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十四五”期间采用重点防治区的方式,从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育治理措施、耕作措施等方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够达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43.
以宽甸县安平河、北股河和石棉河3个小流域为例,结合逐年和逐月实测数据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和线性倾向拟合法等,研究分析辽东低山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年内、年际降水量变化及其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安平河、北股河和石棉河3个小流域降水量以0.25 mm/10 a的速率增加、5.16 mm/10 a和14.25 mm/10 a的速率减少;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50%以上;年际极值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不同;对于降水量突变时间安平河小流域为1975年,北股河小流域为1972年和1997年,石棉河小流域为1972年和1984年。  相似文献   
44.
蒿子沟河小流域属北方土石山区辽西山地丘陵保土蓄水区,侵蚀强度为中度,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沟道及荒山荒沟。依据流域地形及水土流失特点,采取了修筑石坎水平梯田、水平槽整地栽植山杏及封禁补植油松、沟头防护、谷坊、沟道植物防护等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彰武县乐园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影响因素和工程特性的系统分析,从社会、经济、生态和水土保持4个方面选择13个关键指标构建后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采用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评价标准和指标数据进行效益后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的社会、生态和水保效益显著,整体达到Ⅱ级标准,流域可开发潜力与空间较大、治理成效显著,可以为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及其效益后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6.
本文概述了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应用水土保持技术的意义,探讨了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48.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乃至今后彰武县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彰武县地形地貌特点,为东、西部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复合指纹法分析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泥沙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方红壤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水土流失类型多样。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选取感德镇红壤强度开发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流域内潜在泥沙源地和泥沙的41个地球化学特征,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及逐步判别分析确认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并通过多元混合模型计算各泥沙源地泥沙贡献率。结果表明:共有速效P、Cu、P、Y、Ca、Ga、Sn、Nd 8种因子通过检验被确认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计贡献率达90%以上,拟合优度均大于0.80。多元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锋面雨季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林地、茶园与矿区,贡献率分别为28.59%,28.20%,27.59%;在台风雨季,4种土地利用类型泥沙相对贡献率为茶园>林地>矿区>耕地。通过对不同降雨特征下各土地利用类型泥沙贡献百分比数据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分别是耕地、林地与茶园单位面积泥沙贡献百分比均值的8,10,10倍,即单位面积下矿区土壤侵蚀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0.
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孙家红壤小流域的典型红壤区随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林地(F)、花生旱地(PU)、新稻田(NP,<30 a)和老稻田(OP,> 200 a),在0~40 cm深度每隔5 cm采集分层土样,分析了土壤全磷(TP)、有效磷(Bray P)、磷素活化系数(PAC)及有机磷(Po)、无机磷(Pi)与各组分磷的深度变化,探讨了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SOM)对红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孙家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红壤TP含量大小依次为:老稻田>新稻田>林地>花生旱地;除林地外,花生旱地与稻田土壤TP、Bray P、Pi和Po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且稻田土壤Po含量及其占全磷的比例显著高于林地和花生旱地。花生旱地与稻田0~20 cm土壤中极有效磷(EAP)、中等有效磷(MAP)及EAP、MAP中的无机磷与有机磷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林地土壤。林地转为旱地和稻田,尤其是长期植稻可以促进土壤非有效磷(NAP)向利于作物吸收的EAP与MAP转化,因而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相关分析表明,随着SOM累积量的增加,四种利用方式红壤中EAP、MAP含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