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51篇
  免费   2750篇
  国内免费   8157篇
林业   7932篇
农学   12071篇
基础科学   4052篇
  4416篇
综合类   61702篇
农作物   7506篇
水产渔业   6692篇
畜牧兽医   20655篇
园艺   7960篇
植物保护   3372篇
  2024年   874篇
  2023年   2909篇
  2022年   3266篇
  2021年   3244篇
  2020年   2776篇
  2019年   3566篇
  2018年   1657篇
  2017年   2827篇
  2016年   3077篇
  2015年   3353篇
  2014年   6137篇
  2013年   6260篇
  2012年   8123篇
  2011年   8057篇
  2010年   7462篇
  2009年   7855篇
  2008年   8101篇
  2007年   7206篇
  2006年   6524篇
  2005年   5948篇
  2004年   3945篇
  2003年   3503篇
  2002年   2931篇
  2001年   3068篇
  2000年   2433篇
  1999年   2180篇
  1998年   2110篇
  1997年   2130篇
  1996年   1974篇
  1995年   1824篇
  1994年   1818篇
  1993年   1854篇
  1992年   1657篇
  1991年   1565篇
  1990年   1290篇
  1989年   1251篇
  1988年   292篇
  1987年   199篇
  1986年   177篇
  1985年   167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27篇
  1965年   75篇
  1958年   27篇
  1957年   73篇
  1953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模式(随母哺乳与饲喂代乳粉)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30±1)日龄]和体重[(22.5±0.9) kg]接近的牦牛犊牛60头(母犊牛40头、公犊牛20头),按照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犊牛20头、公犊牛10头。对照组牦牛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牦牛犊牛与母牛分离并饲喂专用代乳粉,试验共持续12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犊牛在30~150日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vs. 46.7%,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摩尔比例以及血清总蛋白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的牦牛犊牛在随后4个月的生长性能与随母哺乳的牦牛犊牛无显著差异,但饲喂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基于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可能是因为采食代乳粉能够保证牦牛犊牛摄入的营养浓度一致,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最终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Cr-Met)添加剂量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饲粮精料水平和Cr-Met添加剂量,其中饲粮精料水平分别设为35%(低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35∶65)和55%(高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55∶45),Cr-Met添加剂量分别设为0、0.75和1.50 g/(d·只)。将60只雄性滩羊羔羊[平均体重为(21±1)kg]随机分配到6个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期为8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5 d。结果显示:1)与低精料饲粮组相比,高精料饲粮组滩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显著增加(P<0.05),但料重比与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则显著降低(P<0.05)。2)低精料饲粮组滩羊背膘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但肌肉pH则线性升高(P<0.05)。3)高精料饲粮组滩羊肋肉比重、腰肉比重以及肌肉剪切力和pH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a*值则线性降低(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建议在滩羊养殖中选择精粗比为55∶45的高精料饲粮,Cr-Met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50 g/(d·只),且不建议在精粗比为35∶65的低精料饲粮中添加Cr-Met。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圆头形、圆锥形及平头形等3种冠形对油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促进赣南油茶增产。结果表明,3种冠形对油茶的生长及增产都有积极作用,其中以圆头形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相似文献   
15.
16.
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综述光照、温度、水分3个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小麦物候期变化、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小麦生长季氮肥减施依据与基准简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权威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平原区小麦季农田氮肥的施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区小麦生长季氮肥减量施用基准参考值为(300±30)kg/hm2。在此基础上进行氮肥的减量、替代技术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重瓣百合'Thalita'为试材,采用4个不同浓度(10、20、40、80 mg·L-1)的GA4+7+氯吡脲(1∶1),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探讨GA4+7+氯吡脲对重瓣百合'Thalita'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推广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20 mg·L-1 GA4+7+氯吡脲对'Thalita'花苞直径和叶面积促进作用最大,分别比对照高14.18%和55.13%,均达显著差异;茎粗随着GA4+7+氯吡脲的浓度升高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20 mg·L-1GA4+7+氯吡脲在花苞开放率和花期上综合效果最好;80 mg·L-1 GA4+7+氯吡脲对'Thalita'株高促进效果最好,比对照高2.67%;所有处理组种球鲜质量和根长均比对照低,其中20 mg·L-1 GA4+7+氯吡脲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低36.77%和48.18%,均达显著差异.综合比较来看,20 mg·L-1 GA4+7+氯吡脲对重瓣百合'Thalita'生长影响最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从油茶的品种入手,涉及到缺素以及容器3方面对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并重点列举出对油茶幼苗根系生长危害严重的两大危害和预防解决办法,对油茶幼苗根系地更好生长做出了初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