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啄木鸟是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是森林益鸟,素有"森林医生"之美誉,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国内外学术界都作过报道.郑作新等(1958)在不同季节中剖检22个啄木鸟胃,其内部50.17%为昆虫,主要种类为象甲、伪步行甲、天牛幼虫、金龟甲及鳞翅目昆虫避债蛾、螟蛾等.高瑞桐等(1994)在杨树人工林内的调查表明,啄木鸟对黄刺蛾和杨二尾舟蛾的控制率分别达到50%和70%以上.  相似文献   
32.
倾听鸟语     
倾听鸟语是浙西山区老家人最大的爱好.一天劳作下来,体力活让人觉得腰酸背痛,但只要听见亮丽的鸟语,疲惫顿时全无.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父亲.他一生爱好只有两件,一是喝母亲酿的小蒸酒,二是听村头的百鸟音.  相似文献   
33.
郭建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74-12875,12941
2008~2010年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啄木鸟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当地为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区针阔混交林中,种群密度为0.261只/km,繁殖期为4~6月,窝卵数为4~5枚,孵化期为13~15d,雏鸟晚成性,24~26d离巢,孵化率为86.36%,繁殖成功率为84.21%。其主要以农林害虫为食,为森林益鸟。  相似文献   
34.
三趾啄木鸟西南亚种(Picoides tridactylus funebris)是青藏高原的特有鸟类。自从1870年被发现后,未见关于该鸟生活史的报道。在2007年4月至7月,我们对一对三趾啄木鸟西南亚种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无线电遥测跟踪,共获得117个取食记录样本,其中28个是雄鸟的,89个是雌鸟的。结果显示,该鸟更加偏好在云杉和枯树上取食,胸径平均为32.7±9.2cm该鸟主要采用啄取的方式进食(39.8%),其次是剥皮(13.2%)。在关于取食基质的4个调查参数中有3个存在差异显著,因此推断该鸟存在雌雄鸟生态位分离现象。这可能与二者喙的性二态有关,雄鸟喙略微大于雌鸟。三趾啄木鸟吸取树汁的比例(4.1%)要高于高山亚种(P.t. alpinus),说明西南亚种的生活环境由于缺乏食物,更加依赖吸食树汁来维持生存。总体来讲,三趾啄木鸟西南亚种的取食行为与其他亚种还是十分相似的。  相似文献   
35.
2012年5月21日,在中国珠穆朗玛峰地区吉隆沟发现1只雌性棕额啄木鸟(Dendrocopos auriceps)。发现地点的地理坐标为28°19′25.03″N,85°20′29.70″E,海拔为2150m。并于2012年8月8日发现1只雄性个体,地理坐标为28°20′02.49″N,85°20′46.30″E,海拔为2197m。其栖息生境为干燥的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36.
The Great Spotted Woodpecker Dendrocopos major (L.), one of the natural predators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is resident to Wulate Qianqi County of the Inner Mongolia and widely found in shelter plantations. In August 2005 and 2006, 174 and 153 nest-cavities of Great Spotted Woodpeckers were found respectively in Wulate Qianqi County and 22 breeding nest-ca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200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ly willow species were selected for nesting by the Great Spotted Woodpecker, but mature poplar trees also could be chosen. Nest cavities were often found with a protuberance above the cavity entrance or with a downward sloping gradient, or both. The selection of the height of the nest-cavity height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vertical diameter of the nest-cavity entrance (VDE) and the horizontal diameter of the nest-cavity entrance (HDE) ranged from 5.0 to 5.8 cm.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compass orientation of more than 60% of nest-cavities were towards the north, northeast and east. This study suggests a convergence of some nest-cav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at Spotted Woodpecker in shelter plantations and will help us to make artificial nest for conserving the woodpecker and, as well, use the bird for controlling pests.  相似文献   
37.
任平  杨蔚然  苏上  田胜  王晟  王厚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37-10738
2009年6月上旬,通过对北京松山塘子沟一带大斑啄木鸟育雏行为(归巢、离巢次数统计及喂食行为等)及其栖息地的观察、调研,统计塘子沟地区大斑啄木鸟在育雏期的行为特点,揭示了现阶段塘子沟地区大斑啄木鸟的生存状况,并通过与近年来其他时段调查结果比较可知,6月上旬松山塘子沟地区生境多样,大斑啄木鸟活动频繁,适宜鸟类的栖息和育雏。  相似文献   
38.
啄木鸟人工鸟巢加工设备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我国常见啄木鸟——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的人工鸟巢原有加工设备及改进设备,改进设备提高了人工鸟巢的加工速度和加工质量,可以实现人工鸟巢的批量生产,为大面积推广人工鸟巢招引大斑啄木鸟控制光肩星天牛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40.
广州小斑螟是白骨壤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室内饲养1年可完成7代,第1代至第6代虫历时33~42d,越冬代虫历时122d。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叶片和果实,严重受害的白骨壤林成片枯死。在白骨壤群落,各地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不相同,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受害嫩芽和受害叶片全年平均数保持为10.8—21.5片叶(个嫩芽)/m2,害虫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4.4~20.4头/30个1m2样方。捕食性蜘蛛是控制广州小斑螟种群的重要天敌,蜘蛛数量全年平均数保持在5.9—10.8头/30个1m2样方,广州小斑螟种群数量与捕食性蜘蛛种群数量的比例为1:0.29~2.45,捕食性蜘蛛的比例越高,对广州小斑螟种群的控制作用就越大,害虫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