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9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林业   1474篇
农学   858篇
基础科学   756篇
  319篇
综合类   7369篇
农作物   657篇
水产渔业   816篇
畜牧兽医   3177篇
园艺   2219篇
植物保护   81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1092篇
  2013年   942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1054篇
  2008年   1059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938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9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991.
张瑆 《云南林业》2004,25(1):16-17
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树种的危险性蛀干害虫,是云南省补充检疫对象。在云南省,纵坑切梢小蠹(以下简称小蠹虫)危害猖獗,对全省松林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几年来,我们从治理小蠹虫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理小蠹虫的成功经验和综合治理技术。现将综合治理技术介绍如下。1小蠹虫的预防1.1培育健康森林,搞好生态治理①造林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多选择优势乡土树种和抗性强的树种造林。②混交林对小蠹虫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造林时应多树种搭配,营造针阔混交林,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而不利于小蠹虫发生的环境条件。混交林比例应大于30%。③…  相似文献   
992.
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的山麓农田-侧柏群落(群落Ⅰ),油松-华山松-锐齿栎群落(群落Ⅱ),油松-华山松-栓皮栎群落(群落Ⅲ),油松-华山松-辽东栎群落(群落Ⅳ),巴山冷杉-落叶松群落(群落Ⅴ),红桦-牛皮桦-巴山冷杉群落(群落Ⅵ)6种类型群落的高等植物及其针叶树小蠹虫的多样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山麓灌丛群落至针阔混交林群落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呈递增趋势;在中山针阔混交林群落与巴山冷杉和落叶松群落、红桦-牛皮桦-巴山冷杉群落之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从总体来看,森林植被的多样性程度高于灌丛和草甸,阔叶林则高于针叶林.群落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中针叶树小蠹虫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树小蠹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群落Ⅱ、Ⅲ、Ⅳ、Ⅴ、Ⅵ、Ⅰ;针叶树小蠹虫群落优势度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不同类型的森林植物群落中,针叶树小蠹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生态环境复杂,植被丰富的中山针阔混交林群落中,针叶树小蠹虫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较大,但优势度指数低,小蠹虫大发生的几率较小.加强管理,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对提高植物群落自身调控害虫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就光周期对小悍蟋T a rta rog ry llusm inuscu lus若虫发育及成虫繁殖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30℃恒定长日(LD16 h∶8 h)条件下,小悍蟋若虫63 d内全部供试个体完成羽化,而在恒定短日(LD 12 h∶12 h)条件下,小悍蟋若虫120 d之内仍只有90%的个体完成羽化;将孵化后第7 d和第35 d的若虫自短日条件向长日条件转移,能够促进小悍蟋若虫的发育,而反方向的转移则对小悍蟋若虫的发育几乎不起影响.这表明小悍蟋若虫存在滞育现象,短日条件诱导滞育,长日条件解除滞育,并且低龄若虫对长日条件比较敏感.光周期不仅影响小悍蟋若虫发育,而且也影响成虫的繁殖.长日条件下的成虫产卵量显著多于短日条件下的成虫产卵量.但是,光周期对成虫产卵前期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4.
995.
对粤北山区速生树种小红栲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并据此分析了该木材的加工利用价值,提出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云杉线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线小卷蛾系中国新纪录种。在甘肃渭源县1年发生1代,以卵在2~3年生枝条针叶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孵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羽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为害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用25%增效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效果达85%;用10%敌对或敌马烟剂防治成虫的效果达98%。  相似文献   
997.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在云南分布很广,80年代以来,在昆明、红河、楚雄3地、州30个县的云南松人工林内猖獗危害,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虫在云南1a一代,全年危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每年5~11月蛀梢,11~翌年5月蛀干,树皮下各虫态种群高峰期出现在2~5月,此时是清理蠹害木的最佳时期。成虫干转梢及由梢转干在林间扬飞期1~14d,集中扬飞3~4d,扬飞期对防治成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电镜对拟南芥野生型及epn型突变体小孢子发生和发育进一步研究(此突变体的特征是花粉从游离核时期就具有多核、多沟并有分枝的花粉管),值得注意的是突变体在发育至四核花粉母细胞时期,在整个母细胞原生质膜外开始形成小孢子的外壁(与野生型晚期四分体内单倍体小孢子原生质体外形成的外壁相同),此外,在突变体小孢子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也未见到正常四分体的出现。因此,设想具有两个营养核、两个生殖核的突变体的大花粉直接由非正常的四核花粉母细胞形成,突变体发生缺失的时期在前减数分裂期或减数分裂Ⅱ  相似文献   
999.
国家林业部门“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对小桐子、黄连木、文冠果、光皮树、乌桕、油桐等主要木本燃料油能源树种进行良种化, 加快现有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丰产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000.
图解棕榈藤     
通过图文的形式介绍棕榈藤植株的外观、茎、叶、花和果等器官,有助于提高棕榈藤分布区以外人们对棕榈藤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