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2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1337篇
林业   3156篇
农学   2026篇
基础科学   1004篇
  1467篇
综合类   13372篇
农作物   1605篇
水产渔业   1155篇
畜牧兽医   3227篇
园艺   1294篇
植物保护   536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678篇
  2022年   912篇
  2021年   969篇
  2020年   873篇
  2019年   883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850篇
  2016年   1028篇
  2015年   1101篇
  2014年   1531篇
  2013年   1451篇
  2012年   1802篇
  2011年   1709篇
  2010年   1540篇
  2009年   1498篇
  2008年   1356篇
  2007年   1115篇
  2006年   922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909篇
  2003年   1017篇
  2002年   571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471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峡库区主要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调查104块样地的基础上,利用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数据,选择主要生物量生长模型,对三峡库区主要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树种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44.46%~63.07%,而皮、枝和根生物量比例间的大小关系因树种不同而有所差异;2)所有树种干生物量比例与枝和叶生物量比例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枝和叶生物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随着单株林木生物量增加,针叶树种干和皮生物量比例会随之增加,但枝、叶和根的生物量比例则有所下降;3)各林分生物量为75.38~191.82t·hm-2,乔木层(67.57~179.00 t·hm-2)>枯落物层(3.95~11.61 t·hm-2)>灌木层(2.40~8.35 t·hm-2),乔木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低,有利于灌木层生物量的生长;4)各林分生产力为4.78~11.07 t·hm-2a-1,常绿阔叶林最高,柏木林最低,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纯林,其中针阔混交林的生产力又高于针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团聚丽瓢虫Adalia conglomerate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铁杉球蚜的捕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团聚丽瓢虫1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团聚丽瓢虫卵期、1、2、3、4龄、预蛹和蛹的发育历期平均分别是10d~15d,5d~11d,7d~11d,7d~11d,8d~16d,20d~30d,15d~18d。团聚丽瓢虫成虫和3龄幼虫可捕食所有龄期的铁杉球蚜,尤其喜欢捕食卵。捕食能力随着自身龄期增大而增大,成虫日最大捕食量最大,为344.8头。团聚丽瓢虫成虫和幼虫对铁杉球蚜卵的捕食效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成虫对铁杉球蚜的寻找效应用Hassel&Varley模型进行模拟,模型为E=0.4517P^0.5568,r^2=0.9859,表明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个体间的干扰越强,表现出对铁杉球蚜的捕食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993.
西南桦人工林单株生物量的回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林分进行每木调查,以D-H曲线进行平均木选择,分径阶伐倒平均木获得生物量数据。以幂指数模型为基础对西南桦人工林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模拟,以胸径(D)、树高(H)、1/2树高处直径(D1/2)、胸径平方乘树高(D2H)等作自变量,所选择的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的回归模型分别为:Wt=0.563D2.631、Wb=0.0003D3.6499、Wl=0.0022D2.6063、Wr=1.4×10-7H5.9972。以胸径(D)、树高(H)、1/2树高处直径(D1/2)、胸径平方乘树高(D2H)等作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均可作为全树生物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94.
以四川丹参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检测丹参根部干物质以及有效成分积累动态,明确种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185 d前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Ⅲ(18万株/hm2)>密度Ⅱ(15万株/hm2)>密度Ⅰ(12万株/hm2),后期密度Ⅲ下丹参营养和生长空间受限,移栽后215 d时单位面积丹参根部干物质量为密度Ⅱ>密度Ⅲ>密度Ⅰ。种植密度对不同的有效成分影响不同,丹参素、原儿茶醛、隐丹参酮含量与种植密度负相关,丹参酮ⅡA含量与种植密度正相关。研究表明,密度Ⅱ(15万株/hm2)下丹参产量、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陇单3号、先玉335、郑单958在甘肃河西地区生态条件下的种植密度效应,分析了各个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陇单3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82500株/hm2,先玉335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000株/hm2,郑单958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000株/hm2.分析结果还表明,各穗部性状中,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变长,其余性状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都在降低.  相似文献   
996.
河沙土耕地区萝卜施肥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通过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河沙土蔬菜基地开展萝卜氮、磷、钾三因子四水平回归设计试验,探讨氮、磷、钾肥料对萝卜经济性状的影响,总结出该土壤类型区萝卜种植的最佳施肥指标,即为施纯氮(N)180 kg/hm2、纯磷(P2O5)120 kg/hm2、纯钾(K2O)150 kg/hm2,其产量可达到77 775 kg/hm2,产值达到67 280.25元/hm2,利润64 706.85元/hm2,产投比为25.1∶1。  相似文献   
997.
试验是对"云油杂2号"与"云油杂3号"在不同地点不同密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云油杂2号"比"云油杂3号"更具有优势;最佳种植密度均以1.5万株/667 m2最好,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8.
蒙古栎林全林整体生长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汪清林业局1997年、200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61块蒙古栎林的固定样地数据建立了蒙古栎林全林整体模型。全林整体模型是一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它由8个非线性模型组成。利用Forstat2.0软件中的"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求解模型参数,保证了模型的无偏性。"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差均在15%以下。应用全林整体模型可以进行不同初始条件林分的生长分析及制定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为蒙古栎林的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为评价黄土高原毛白杨人工林的碳汇能力,以45a生的老龄毛白杨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块林地和2块临近荒地生态系统不同层次有机碳密度的调查得出,45a的毛白杨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为16.775kg.m-2,与荒地对比总有机碳密度增加了113.75%,平均每年增长2.53%,林地各层次有机碳密度大小依次为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分别占总有机碳密度的70.63%、27.11%、2.07%、0.14%和0.05%,表明土壤层与乔木层为林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来源。说明在毛白杨人工林造林后期有显著的碳增汇效应。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人群感知和行为视角,以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拍照试验、访谈问卷、扫描观察收集数据,采用词频分析、照片分析、GIS技术分析,分析景观元素、景观感知以及驻留点、观景点、景点、视线廊道的空间特征,以获得游览者对滨水景观偏好特征,采用核密度分析,得到游客景观点的热点分布。结果表明,词频分析预测出游客关注湖区丰富的景观元素,以静态观赏和行进式观赏方式游览观音湖,舒适的湖区环境让游客感到心情愉悦、平静;空间角度,游览者的驻留点分布与观景点分布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表明优美的空间环境和良好的观景位置有利于游客驻留行为的产生;游览者对滨水景观的偏好是由“丰富性—功能性—特色性”三大属性特征相互协调、影响而形成的三维耦合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