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9篇
  55篇
综合类   135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465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对中日系各3个品种15项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和杂种优势测定,结果表明,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差异,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率最优的组合,其中系品种的一般配合力是最高的,而日系品种反而是最低的,说明一个组合的好坏,不能单从原种考虑,最终应从杂交组合本身优良与否来评定。  相似文献   
992.
家蚕新品种“9·10×7·11”中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7、2008两年春秋两季对家蚕新品种“9·10×7·11”的杂交原种在原蚕基地进行中试,“9·10、7·11”原种茧平均死笼率分别为3.05%、4.78%,分别与同期两广二号(9·芙、7·湘)原种茧的平均死笼茧率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张原种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61.19张、41.16张,比同期两广二号分别提高11.52%、9.50%,正交品种间有显著提高,反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公斤茧制种量正交种、反交种分别为3.22张、2.71张,与同期两广二号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该品种杂交原种表现为好养、蚕种产附好、不良卵少、繁育系数高等特点,是一对强健、高产、优质、易繁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同时分别添食家蚕细菌性肠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和微粒子病病原给家蚕,比较四种蚕病的发病过程、病蚕中肠病变、病原胚种传染情况和药物治疗效果。发现四种蚕病都有蚕体群体发育不齐的现象,细菌性肠道病发病时间最早,但发病较轻的蚕体有病情自愈的现象;浓核病发病过程最长,与对照差异也最大;中肠型脓病中肠后端呈乳白色;只有微粒子病对家蚕有胚种传染:只有细菌性肠道病对抗生素治疗有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总结安徽省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结合当前蚕茧生产水平和生产环境的实际,提出在新的生产条件下,现行品种的种性维持措施及家蚕育种的方向和目标,并对安徽省新蚕品种的推广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家蚕饲养中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性蚕病,蚕病的发生是病原微生物传染的结果。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病蚕和某些患病昆虫尸体或它们的排泄物都是传染源,它们在自然界中存活力较强。此外,又可借助病蚕尸体或蚕沙的搬运、雨水的冲洗流动,空气中的尘土飞扬以及家畜、家禽食下后排出的粪而传播,致使蚕室、蚕具、桑叶及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在养蚕过程中蚕座内的反复传染以及饲养人员的携带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采用大群灰黄霉素(750 g/t饲料)拌料同时配以不同的涂擦药物对7组家兔进行真菌病综合防制试验.结果发现大群灰黄霉素拌料配以10%水杨酸(足安)每周2次涂擦患部,同时以百毒杀(1∶500)每周2次带兔消毒治疗家兔真菌病效果最好,治愈率高,作用快,复发率低,而且工作量小,成本低,非常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家兔真菌的防制.  相似文献   
997.
5种家蚕不同龄期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三桥  丁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70-557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酯酶同工酶谱。结果发现:5种家蚕的同工酶谱差异明显,并具有各自的特征谱带;苏.镇×春.光与陕蚕5号亲缘关系较近,可聚为一个类群;871×872与873×874亲缘关系最近,可以聚成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998.
用超速离心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蚕蛹中提取家蚕80S核糖体,经尿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家蚕核糖体的RNA同大鼠核糖体RNA在序列长度上有明显差异,家蚕5.8S rRNA高于大鼠5.8S rRNA,而家蚕5S rRNA的序列长度则略低于大鼠。用核糖体失活蛋白R ic in分析鉴定家蚕核糖体的Sarc in/R ic in结构域,结果是家蚕Sarc in/R ic in结构域比大鼠Sarc in/R ic in结构域离28S rRNA的3′末端更近。  相似文献   
999.
采用RT-PCR法从经LPS诱导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人白细胞介素-4(human interleu kjn-4,hIL-4)基因。为高效表达hIL-4,促进其临床应用,将hIL-4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构建重组载体pBacPAK-hIL-4,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acPAK-hIL-4。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和蚕蛹(1×10~5PFU/头),表达产物以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用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测定表达产物体外生物活性。ELISA法结果表明hIL-4在感染病毒后96h的蚕血淋巴和120h的蚕蛹中表达量最高,分别达到2.3μg/mL蚕血淋巴和10.2μg/mL体液;SDS-PAGE、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分子量约20kD;表达产物对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黄血基因的定位及连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位于家蚕第2染色体的黄血基因(yellow blood,Y)控制类胡萝卜素由中肠进入血淋巴,是形成黄色茧系的基础。利用家蚕雌不发生交换的特点,采用黄茧品系KY和白茧品系C108组配正反交BC_1群体(C108×KY)×C108和C108×(C108×KY),分别记作BC_1F和BC_1M,根据已经构建的家蚕SSR分子连锁图谱,对Y基因进行了定位及连锁分析。筛选出6个与Y基因连锁的SSR标记,这些标记在BC_1F群中的所有黄血个体均表现出与(C108×KY)F_1相同的杂合型带型;而所有白血个体带型与亲本C108一致,为纯合型。利用另一个群体BC_1M构建了关于Y基因的遗传连锁图,遗传距离为18.9cM,Y基因位于15.6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