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370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341篇
  694篇
综合类   1457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28篇
畜牧兽医   272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22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参照清华大学对北方河流的水质模型试验,结合海河一年中有四个月是汛期排水,其余八个月是状态的特点,得出一些经验公式。在保证水体不黑臭,不富营养化的前提下,对海河的水质、水量进行规划性预测计算,得出以下结论:水质(mg/l):COD14.2,BOD13.0,DO2.0,N4.5,P0.5,Cl^-1250;水量:汛期两岸排水250万m^3/月,非汛期两岸不得排入污水。  相似文献   
132.
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呈现出沿河变化的趋势,且各重金属元素沿河变化程度有很大区别;沉积物中铁主要以残渣态存在,Mn、Pb、Cu、Zn元素残渣态含量很低,而有效态含量却很大(70%),即伊通河沉积物中存在着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在各形态的叠加也有所区别,Pb和Cu主要叠加在有机物态和残渣态中,而Zn则主要叠加在铁锰氧化物态中。  相似文献   
133.
景观生态学在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的时空变化,非常适于评价和定量描述河流的变化,已被广泛用来管理和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对我国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将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预案方法是生态修复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4.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综述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疏浚、掩蔽等物理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工程量大,投入大;生物修复具有投入低,处理量大,但速度慢,且难以达标。从经费投入和处理效果来看,底泥修复应发展疏浚和生物处理相结合,实现底泥的资源化再利用。在做好污染底泥处理的同时,关键枯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相似文献   
135.
三工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与环境分异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景观格局是地貌格局、土壤格局、水资源格局、植物分布格局及生产力格局等的综合。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三工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分布及其环境分异特征 ,讨论了景观格局与环境分异的相互关系 ,最后阐明了三工河流域山地、绿洲和荒漠景观格局的形成及所处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36.
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卫星影像、电子地图及有关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分析研究了窟野河、皇甫川、清水川等9条支流的特性。经过分析认为,支流内上中下游、左右岸差异较大,从支流上游向下游坡度增大,治理措施密度减小,土壤抗蚀性增大;区域内以自然侵蚀为主,侵蚀类型总体表现以水蚀为主,有部分区域为水蚀和风蚀复合侵蚀,侵蚀等级从南向北递增,治理难度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37.
保护和恢复历史河湖水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水务由"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针对北京郊区河流存在的行洪标准低、污染严重、常年无水、景观协调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生态河流的恢复思路与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8.
中西河流域降水变化与径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西河流域近40年的降水、径流资料,分析了流域的降水、径流变化及降雨与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西河流域年均降水量为507.68mm,年均径流量为1.86亿m^3,年降水量离差系数为Cv=0.24,径流量离差系数为Cv=0.59。流域降水年际变化是影响径流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9.
维持天山北麓诸河健康生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北麓诸河在形成早期人与河流是和谐共处的。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进行了无节制的开发,已经产生了许多环境及生态灾难,如河流尾闾萎缩和消亡、沙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天然生态衰败、沙漠逼近等。要维持天山北麓诸河健康生命,也就是要实现全河道过流、维持一定规模的河道绿洲并保证河流下游及尾闾湿地水源补给。为此,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建设生态保护区;保护绿洲与荒漠植被;变革传统用水观念,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跨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140.
湿地农田化过程是三江平原过去50年以来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特征,由于大面积的湿地被农田所替代,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本文选取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技术,集成地形图与遥感数据(MSS,TM,CBERS),利用景观梯度分布分析模型,对1954-2005年期间湿地与农田景观梯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除西南部靠近松花江地区、浓江上游地区湿地景观分布较为稀疏外,其他地区都属高湿地景观梯度区。到2005年,除洪河自然保护区及靠近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缘地区外,研究区的大部分都成为耕地景观高梯度分布区。耕地景观和湿地景观梯度分布格局的变化揭示了研究区湿地农田化过程的空间规律性,即耕地逐年向东扩展的同时,湿地相应地向东北方向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