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61篇 |
免费 | 1010篇 |
国内免费 | 69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50篇 |
农学 | 913篇 |
基础科学 | 2008篇 |
2098篇 | |
综合类 | 8855篇 |
农作物 | 512篇 |
水产渔业 | 1702篇 |
畜牧兽医 | 5701篇 |
园艺 | 1363篇 |
植物保护 | 7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8篇 |
2023年 | 498篇 |
2022年 | 652篇 |
2021年 | 738篇 |
2020年 | 694篇 |
2019年 | 693篇 |
2018年 | 319篇 |
2017年 | 532篇 |
2016年 | 698篇 |
2015年 | 877篇 |
2014年 | 1473篇 |
2013年 | 1256篇 |
2012年 | 1737篇 |
2011年 | 1730篇 |
2010年 | 1684篇 |
2009年 | 1524篇 |
2008年 | 1536篇 |
2007年 | 1296篇 |
2006年 | 1212篇 |
2005年 | 1075篇 |
2004年 | 746篇 |
2003年 | 602篇 |
2002年 | 483篇 |
2001年 | 470篇 |
2000年 | 311篇 |
1999年 | 256篇 |
1998年 | 248篇 |
1997年 | 223篇 |
1996年 | 172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72篇 |
1993年 | 146篇 |
1992年 | 142篇 |
1991年 | 133篇 |
1990年 | 101篇 |
1989年 | 147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0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2篇 |
1975年 | 9篇 |
1974年 | 9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择28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即2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Ⅰ组以200g/t料的植酸酶取代50%磷酸氢钙,试验Ⅱ组以200g/t料的植酸酶取代75%磷酸氢钙,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t料)取代50%的磷酸氢钙(试验Ⅰ组),生长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用200g/t植酸酶取代75%的磷酸氢钙(试验Ⅱ组)则上述指标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24.19%和38.7%(P<0.05),对环境的污染明显下降,血液中的磷的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2.
43.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近几年随着养殖数量和规模的持续发展,疫病也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禽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当前水禽业的主要传染病流行病学、病症特征和诊断要点做了一个总结,内容丰富详实,并提出了要用动态观点来防制规模化水禽养殖场传染病。本文是作者多年的实践积累,是难得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44.
45.
一、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现状 (一)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大据测算.1头猪的日排粪量按5千克计算.年产粪尿18吨。2003年对三峡库区畜禽业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库区畜禽养殖规模换算成生猪当量约3670万头(湖北省100万头).其中.猪年出栏近2100万头,家禽年出栏238亿只。库区年产畜禽粪尿总量超过7500万吨.排放猪粪尿4570万吨,家禽粪便392万吨.其中有机质8061万吨、总氦42.56万吨.总磷2148万吨。其中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产生量分别为296万吨.207万吨。如按10%排入环境计算.畜禽粪尿产生的COD污染负荷为30万吨.超过重庆市2002年生活和工业排放废水产生的COD污染负荷之和(2504万吨)。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黄鳝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进补的健康食品。国内市场黄鳝年需求量100多万吨,而人工养殖产量只有10多万吨。每年夏季,体重100克的黄鳝市场价高达每千克30~38元。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养殖基地探索出规范化网箱养殖黄鳝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个6~8平方米的网箱,投入10千克鳝苗,到年底可收获30千克以上成品鳝鱼。规模越大,盈利就越多。规范化网箱养殖黄鳝技术如下。一、网箱设置。网箱养殖黄鳝的水域面积宜为1000~10000平方米,水深1~3米,最适水深1.2~1.5米。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位稳定,排灌方 相似文献
50.
水利水电建设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养殖、旅游等功能,为我国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引起河道阻隔、水沙情势变化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在对此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首先应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守自然规律,在开发过程中不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本文将阐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切实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