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1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461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173篇
  487篇
综合类   3099篇
农作物   527篇
水产渔业   308篇
畜牧兽医   1518篇
园艺   804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克伦生葡萄优点1.1卫生一般葡萄汁多,一旦一个果破裂,果汁就会沾染很多果,在存放过程中果汁会招引很多喜食甜食的小虫如果蝇、苍蝇等,特别是放置时间一长,这些小虫会在葡萄内大量繁殖,极大地影响果实品质。不仅如此,这些多汁的葡萄在果园中生长时会招引大量雌果蝇在成熟破裂的葡萄果上产卵,一旦买回家,在适宜条件下,虫卵孵化变成果蝇。  相似文献   
172.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们要快速得到高产高质粮食的要求迫切,大量使用化肥,导致了有害物质残留,土壤或水污染,土壤板结或某些营养元素相对匮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是土壤内常见的共生结构,由AM真菌(AMF)与土壤根系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其可通过分泌代谢物,增大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调节某些土壤元素存在形式等多种途径,影响植物对土壤元素的吸收转运。硫是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可由于植物对S的需要并不如N,P,K大量,现代农业在对土壤进行施肥过程中往往将其忽略,因此土壤缺S正逐渐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主要对AMF影响植物吸收土壤元素的途径及生理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其作用方式特点进一步分析AM共生对植物吸收转运硫素的影响,指出AMF作为生物化肥的可行性,以期为解决现代化肥的替代问题以及土壤缺硫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3.
通过开展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试验,验证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施用对棉花增产增收、改善品质等方面的效果,为该产品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67米~2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30千克与常规施肥相比,667米~2增产籽棉23.8千克,增产率为6.4%,667米~2增收90元;667米~2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30千克与不追肥只滴清水的对照相比,667米~2增产籽棉83.3千克,增产率为26.7%,667米~2增收263.4元。  相似文献   
174.
【目的】研究甘肃小陇山林区65 a锐齿栎林的有效降雨分配及其矿质元素输入特征,为科学评价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水土流失程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固定样地内布设林冠截流观测设施,收集水样进行测定及计算.【结果】观测期林外总降雨量为1 508.22 mm,其中林内穿透雨1 204.40 mm,树干茎流112.09 mm,林冠截留191.73 mm,分别占降雨量的79.86%、7.43%和12.71%.当降雨量<1.8 mm时,林冠截留全部降雨,穿透雨量为0;当降雨量>4 mm时,树干开始产生茎流.通过数学方程拟合,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关系,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通过对水质进行化学测定得出,锐齿栎林中的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穿透雨>树干茎流>大气降雨,矿质元素不同输入方式中,K元素含量都是最大的.【结论】锐齿栎林分林冠截留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的产生,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同时林分可富集K、N、Ca等矿质元素,有效补充林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5.
本文通过设计和制备合金,对比分析添加0.15%Ce元素微合金化后对Al-6Si-4Cu-0.25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后续深入挖掘微合金化Ce对Al-6Si-4Cu-0.25Mg合金性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6.
钙、硼与早酥梨木栓化褐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叶面喷施钙、硼试验,统计分析不同处理早酥梨果实的木栓化病果率、钙硼元素含量数据,以探究叶面喷施钙、硼与早酥梨果实中钙、硼元素含量、木栓化褐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面喷钙对降低早酥梨木栓化病果率效果明显优于叶面喷硼。叶面喷钙显著提高了早酥梨果实中钙元素含量约31.11%,但对果实中硼元素含量影响较小,其木栓化病果率较CK降低了约28.91%(P0.01),而叶面喷硼显著提高果实中硼元素含量约50%,且提高了果实钙元素含量约6.67%,其木栓化病果率较CK仅降低了约9.09%。早酥梨果实中钙元素含量与木栓化病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果实中硼元素含量呈负相关(P0.05),而早酥梨果实中硼元素含量与木栓化病果率呈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钙元素是防治早酥梨果实木栓化的主导元素,叶面喷钙是防治早酥梨木栓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7.
为研究西瓜对硅的生理响应特征,以西瓜品种"8424"为试材,通过营养液沙培的方式,研究5个硅水平(0、0.3、0.9、1.8和3.2 mmol/L)对西瓜幼苗矿质元素积累、光合色素及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1.8 mmol/L硅浓度可使西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而在3.2 mmol/L时上述指标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随硅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变化规律,在1.8 mmol/L时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19.45%、55.29%和29.12%,与对照差异均极显著(P<0.01),蒸腾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0~0.3 mmol/L硅浓度促进叶片对Mg、Ca元素的吸收积累,0.9~3.2 mmol/L硅浓度抑制叶片对Mg、Ca元素的吸收积累;0.3~3.2 mmol/L硅浓度不利于叶片对Fe、Mn元素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178.
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质和施氮量是影响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适宜的光氮组合能有效提升芹菜幼苗质量。为优化芹菜工厂化育苗,本试验设置2种光质(白光,W;蓝光,B)和2种施氮量(8mmol/L KNO_3,高氮,H;4mmol/L KNO_3,低氮,L),以WH为对照,研究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和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H相比,WL和BH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分别显著减少43.18%和55.07%,WL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BH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叶片中可溶性糖、丙氨酸族和丝氨酸族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然而BL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比WH显著增加32.18%,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叶柄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对芹菜幼苗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评价发现,BL处理表现最优。综上所述,蓝光和低氮组合能促进芹菜干物质积累,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而促进芹菜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对甘蓝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栽后的15、25、35 d,用60 g/667m~2中量元素水溶肥对清水60 kg/667m~2喷施整个植株,相比"常规施肥+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使甘蓝产量提高6.2%和7.3%,增加收入296.5和320.4元/667m~2;同时,喷施中量元素水溶肥显著提高了甘蓝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显著降低了其硝态氮含量。该施肥措施简单实用,增产提质增效明显,建议在甘蓝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0.
为验证安徽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田间使用效果,受该公司委托,通过在蚌埠市石榴上组织实施该肥料品种田间效果试验,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增加维生素和糖的含量,产投比达到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