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69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38篇
  42篇
综合类   75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975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探索弓形虫病导致不孕的机理,选用性成熟SPF级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人工感染弓形虫,观察临床症状,并于45d和90d采血,用雌二醇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血中雌二醇的变化;在90d采血后处死小鼠,采集卵巢、脑等材料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在弓形虫感染90d后可明显引起脑和卵巢组织炎症反应与功能障碍,致小鼠血中雌二醇显著降低((P〈0.05),可能是导致小鼠不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2.
通过田间调查和试验分析,对林地达乌尔鼠兔主要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观察,并对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治害鼠效果比较理想的化学药剂毒鼠磷、溴敌隆、磷化锌和自制的初试产品克鼠星(KRS)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防效有显著的影响:4种药剂中以克鼠星对达乌尔鼠兔的杀灭效果最好,灭鼠率为87.39%,溴敌隆小麦毒饵和毒鼠磷小麦毒饵次之,磷化锌洋芋毒饵最差,其杀灭效果分别为77.32%、70.41%和65.99%。KRS最佳投饵量为5g:对鲜豆角、洋芋、小麦3种饵料进行筛选表明,不同饵料配成的毒饵,杀灭效果差异不显著;药物对达鸟尔鼠兔的防治效果与投饵季节无关。  相似文献   
183.
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蔬菜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鼠害的发生也随之逐渐上升。据清河城农业站凋查蔬菜大棚,温室的害鼠密度平均为36%(百夹捕鼠数),被害达15%-20%,害鼠经常糟蹋污染蔬菜等产品,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对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4.
许为群  徐冠雄 《水产学报》1981,5(3):229-234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TA100二个突变菌株,加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对五种水产食品是否具有致突变性所进行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五种水产食品中烟熏鱼对TA100菌株有诱变作用,说明这种水产食品含有可引起DNA发生碱基对置换突变的化合物i提示在鱼肉烟熏加工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类(PAH)化学致癌物。  相似文献   
185.
林来金 《福建农业学报》2014,(11):1127-1131
2002-2011年云霄农田鼠情系统监测结果表明,黄毛鼠是云霄县农田优势种,占84.5%,其种群消长动态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月平均捕获率为5.4%~9.2%,年内出现2次高峰,除个别年份外,年度间种群消长动态较为平稳.调查数据显示,黄毛鼠雌雄总性比为1.5∶1,每年的1~12月份均能捕到怀孕鼠,不存在12、1、2月为偶然繁殖期,平均月怀孕率为45.9%,繁殖指数为160.6%,说明黄毛鼠在云霄乃至闽南农区具有较强繁殖能力,成为影响农田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笔者根据黄毛鼠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提出了可持续防控农田鼠害的策略,为农田科学灭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6.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茶叶中提取物EGCG对B16小鼠黑素瘤细胞形态的影响,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EGCG 对B1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L 多巴氧化法测定EGCG 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力的影响,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 EGCG对B16细胞黑色素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作用24h,高浓度组(>60μmol)细胞胞膜融合现象明 显;作用72h,高浓度组大部分细胞死亡.EGCG对B16细胞增殖率、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生成量均有显著抑制, 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且EGCG抑制B16细胞增殖,IC50为33.99μmol.  相似文献   
187.
柯氏鼠兔     
李维东 《森林与人类》2014,(11):112-113
<正>柯氏鼠兔,这个首次发现于东昆仑山的稀有物种,在销声匿迹整整一个世纪后,在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新被发现,其间经历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波折。销声匿迹一百年柯氏鼠兔,又称突颅鼠兔,是1884年首次发现于我国新疆与西藏两省区交界处的一种兔形目动物。当时俄国探险者柯兹洛夫在随从普热瓦斯基到中亚考察时,在东昆仑山一个叫"风谷"的地方采到两只标本(其中一  相似文献   
188.
[目的]考察贝奥雄性不育剂对达鸟尔鼠兔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百夹日法调查。[结果]试验地达鸟尔鼠兔种群密度下降11.34%。[结论]贝奥雄性不育剂适于在玛可河林区对达乌尔鼠兔进行防治,且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9.
【目的】研究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的繁殖特征及其对种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06-2011年每年4、7、10月上旬,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调查期间,在该研究区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性253只,雄性249只,其平均雌雄性比为1.02±0.22、平均怀孕率为(37.63±14.70)%、平均胎仔数为(5.64±1.58)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3.07±34.29)%、平均繁殖指数为0.77±0.17。小毛足鼠捕获数量与平均雌雄性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1),与平均睾丸下降率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5)。【结论】在阿拉善荒漠区小毛足鼠的繁殖特征参数中,雌雄性比和雄性睾丸下降率对其种群调节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0.
《江西饲料》1999,(4):35-36
“全栖息地防治鼠害技术”是将害鼠生态学与化学灭鼠方法相结合形成的防治鼠患技术。其基本点为“选择适宜时机组织区域内所有住户,对需治区(按鼠情确定)各种害鼠的全栖息地,使用低毒高效灭鼠药同靶鼠嗜食物品配制成的药饵,在数天内一同投放到鼠洞口、鼠路及鼠通常觅食的位置上,全面突击围歼害鼠群体”。其技术要领包括查明鼠情、选准时机、制好药饵、组织围歼、正确投放和查漏扫残等六大环节。1查明鼠情组织灭鼠先要查明鼠情,包括:①鼠的种类组成;②害鼠数量(密度);③靶鼠具体栖息地和生活小区的类别与面积;④靶鼠在各栖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