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76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701篇
林业   3379篇
农学   1388篇
基础科学   1737篇
  705篇
综合类   12635篇
农作物   946篇
水产渔业   2365篇
畜牧兽医   5324篇
园艺   2713篇
植物保护   899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731篇
  2019年   877篇
  2018年   320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700篇
  2015年   975篇
  2014年   1708篇
  2013年   1634篇
  2012年   2146篇
  2011年   2168篇
  2010年   1914篇
  2009年   1841篇
  2008年   1892篇
  2007年   1661篇
  2006年   1729篇
  2005年   1702篇
  2004年   1084篇
  2003年   885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886篇
  2000年   767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343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91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1篇
  1975年   14篇
  1965年   1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不同温度下饲养观察,对油松大蚜(Cinara formosana)生活史、种群动态、有效积温、天敌、物候预测和化学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大蚜1年可发生8代,6月中旬分化出有翅孤雌蚜并扩散,10月上旬性蚜交配产卵,以卵越冬;油松大蚜种群数量1年内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9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中旬种群数量最低;油松大蚜不同虫态的发生与山桃(Prunus davidiana)、连翘(Forsythia suspense)、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和火炬树(Rhus typhina)的一些物候相吻合,可通过观察这些植物的物候来预测油松大蚜各虫态发生情况;油松大蚜优势天敌依次为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蚜茧蜂(未鉴定);油松大蚜4个龄期的若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4.5、6.7、5.9、7.7、3.1℃,有效积温分别为48.6、49.3、67.4、62.7、291.7日·度;胶带-药膜法防治油松大蚜效果显著,14 d后处理区校正虫口减退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62.
963.
大鲵赤皮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1-型荧光假单胞菌,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霉,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铒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4.
【目的】研究滇西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特征与饱和导水率的变化,为控制滇西南地区坡地水土流失提供参考。【方法】以滇西南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荒草地、茶地、烤烟地、玉米地、甘蔗地、澳洲坚果地)坡地为研究对象,测定6种坡地不同坡位(坡上、坡下)和土层(0~15,15~30 cm)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水分穿透曲线、大孔隙特征及饱和导水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特征与饱和导水率的关系。【结果】(1)滇西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坡位和土层深度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有明显影响。(2)滇西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的土壤水分出流速率先增加,都在90 s之后基本趋于稳定。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30 cm土层土壤平均出流速率表现为玉米地>荒草地>澳洲坚果地>茶地>甘蔗地>烤烟地。(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半径、面积比与平均体积存在明显差异。荒草地、茶地、玉米地、澳洲坚果地土壤大孔隙平均半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甘蔗地、烤烟地土壤大孔隙平均半径变化则相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面积比与平均体积由大到小均表现为玉米地>荒草地>澳洲坚果地>茶地>甘蔗地>烤烟地。(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饱和导水率差异显著,其中玉米地和荒草地饱和导水率明显高于其他坡地。(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密度、平均体积与饱和导水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平均半径与饱和导水率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大孔隙平均体积与稳定出流速率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表层(0~15 cm)和上坡位土壤大孔隙半径大、联通性好,更有利于土壤的滞水减流。  相似文献   
965.
大眼蝉长蝽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捕食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温22~27℃条件下,研究了大眼蝉长蝽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大眼蝉长蝽种内相互干扰效应和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大眼蝉长蝽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ingII型,日最大捕食量为93.3头,捕食一头棉铃虫初孵幼虫需0.0107天(15.4分钟),功能系数为0.9729;大眼蝉长蝽个体间的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有较大的影响,可以用E=0.8367P-1.0283模拟;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39.93P-0.4029模拟,捕食量有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6.
利用病害严重度调查、病毒含量的ELISA测定及产量损失分析,研究了大麦黄矮病毒与小麦条点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对小麦及其相互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黄矮病毒的侵染对继后侵染的小麦条点花叶病毒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此外,本文还比较了BW155、Milan和Laura品种对BYDV和WSMV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67.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  相似文献   
968.
茶树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制样法分析了18个茶树品种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茶树染色体以 X=15为基数,一般为二倍体,但也有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组型不尽相同,其主要核型为2n=2x=30=18m+6sm+2sm~(sat)+4st~(sat)和2n=2x=30=18m+6sm+4sm~(sat)+2st~(sat)。根据组型分析结果,认为茶树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其品种间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乔木型、大叶品种核型的对称性较高,是进化上较原始的品种。  相似文献   
969.
大曹妃甸区建设的提出,对图书馆的情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调研了大曹妃甸区建设的情报需求情况,分析了唐山市各类图书馆情报供给能力,从而探讨大曹妃甸区建设中高校馆的情报策略.  相似文献   
970.
从皖北武术之乡亳州、阜阳2地各选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皖北武术之乡武术参与人群的特征、武术练习的组织、指导状况、政府对武术的重视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研,针对亳州、阜阳2地武术运动开展的现状,从加强武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与宣传、完善基层武术组织、积极推进武术"六进"工作、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与《全民健身条例》同行、以品牌赛事和节日活动促发展、加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大武术观下武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