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大蒜油的防腐杀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大蒜油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并确定了其本酝酚系数和最低抑菌浓度,同时进行了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2.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鳞茎,《本草纲 目》中述:大蒜有解毒散肿、消毒气、除风去寒、健脾治泻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蒜具有抗老防衰,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功能。大蒜中的琉基化合物能有效地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它还能降血脂、防心动脉硬化、防治高血压。此外,大蒜还能刺激胃分泌,胃肠蠕动,加强和帮助人类消化和吸收食品中的营养物质。本人经多年实验研究,在大蒜脱臭的机理上,研制出大蒜果脯、大蒜粉、大蒜片、蒜素酒、蒜汁保健饮料、蒜油等多种产品,希望能为大蒜资源深加工开辟新的加工途径。 一、大…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磷化氢、敌敌畏、大蒜油和二氧化碳及其联用对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成虫的熏蒸活性。4种药剂对试虫的致死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4种药剂对试虫的熏蒸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磷化氢敌敌畏大蒜油二氧化碳,其LC50分别为0.33mg·L-1、0.54mg·L-1、1.60mg·L-1和259.08mg·L-1。4种药剂联用时,正交试验结果显示4种药剂对试虫死亡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蒜油、敌敌畏、二氧化碳和磷化氢。1.32mg·L-1大蒜油0.52 mg·L-1敌敌畏14%二氧化碳0.20mL·L-1磷化氢联用时具有最佳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联用药剂的效果优于单一药剂,且在嗜卷书虱的防治中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蒜油对体外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大蒜油和脱臭大蒜油对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用压力读取式法(RPT系统)测定产气量,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甲烷产量.培养24 h后,测定挥发性脂肪酸、pH、氨态氮浓度,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大蒜油极显著降低甲烷产量(P<0.01),显著降低乙酸摩尔百分比和氨态氮浓度(P<0.05),显著提高丙酸摩尔百分比(P<0.05),对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也有显著地抑制作用(P<0.05),但抑制程度不如大蒜油对甲烷产量的抑制程度.添加脱臭大蒜油对甲烷产生也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添加大蒜油和脱臭大蒜油后甲烷菌和原虫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且大蒜油的抑制作用强于脱臭大蒜油(P<0.01).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大蒜油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增加丙酸摩尔百分比,显著抑制甲烷生成而不影响消化,这种改变与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密切相关;此外,大蒜油的作用效果明显强于脱臭大蒜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大蒜油加工制备成大蒜油微乳液,以期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并开发新型植物源灭藻剂。【方法】运用相转变法和拟三元图探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质量比(Km)对大蒜油微乳液体系形成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了以最优条件制备的大蒜油微乳液在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5 000和10 000 r·min-1离心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大蒜油微乳液抑藻实验。【结果】最佳制备条件为25℃、以吐温80 (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和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者质量比为1∶1∶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大蒜油质量比为4∶6。所得微乳液为黄色澄清透明状液体并伴有淡蓝色光泽,有效粒径为20.1 nm,多分散系数为0.144。320 mg·L-1大蒜油微乳液的抑藻率为82.54%。【结论】成功制备的水包油型大蒜油微乳液,稳定性良好,粒径大小合适,抑藻效果明显,有望制备成新型的灭藻剂。图9表3参31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汁中大蒜油的相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态相平衡法测定在温度35℃和40℃,压力8.5MPa、10MPa、15MPa、20MPa条件下,大蒜油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用静态相平衡法测定在40℃、15MPa时大蒜油的分配因数。压力在10MPa、15MPa、20MPa时,大蒜油溶解度差异不显著;较合适的萃取条件为温度40℃、压力15MPa。大蒜油在超临界CO2中的分配因数较低,萃取需要较大溶剂和物料比(S/F)。  相似文献   
17.
大蒜油提取及大蒜油与大蒜渣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大蒜油,比较其大蒜素含量差异,并结合大蒜油与大蒜渣中粗蛋白,可溶性糖,脂肪,钙,铁和锌的含量,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大蒜油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评价了日粮添加大蒜(GAR)和刺柏果(JUN)提取物以及添加莫能菌素对奶牛采食量、瘤胃发酵、不同部位日粮消化率、微生物蛋白质合成、产奶量以及奶牛免疫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4头安装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照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进行21 d。4个试验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MO组(莫能菌素按照330 g/d.头添加),GAR组(大蒜提取物按照5 g/d.头添加)和JUN组(刺柏果提取物按照2 g/d.头添加)。试验奶牛日粮组成为精粗比40∶60的全混合日粮,精料以大麦为基础。干物质采食量平均为20.4 kg/d,并且不受添加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日粮干物质、有机物、纤维和淀粉的全肠道消化率差异不显著。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瘤胃消化率却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GAR和JUN组均升高13%)。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日粮粗蛋白质瘤胃消化率升高所致。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GAR和JUN使粗蛋白质瘤胃消化率增加11%。与之相反,添加MO使粗蛋白质瘤胃内消化率降低11%。日粮添加MO使乳脂率显著降低,各处理组分别为3.46%(CAR)、3.40%(JVW)、3.14%(对照组)、2.68%(MO)。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MO、GRA、JUN对产奶量、微生物蛋白合成、瘤胃pH、瘤胃VFA以及氨态氮的浓度均没有显著影响。各处理对血浆白细胞总数、血清淀粉样蛋白A以及结合珠蛋白的数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各种添加剂的添加对奶牛免疫性能没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虽然日粮添加GAR(5 g/d)和JUN(2 g/d)改善日粮瘤胃的消化性,但是可能会降低过瘤胃蛋白质的量。相反,日粮添加MO能够增加过瘤胃蛋白的量,但在本试验中,其对日粮的消化率和产奶量的增加却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玉梅 《饲料广角》2014,(20):43-44
<正>1大蒜素概念及其理化性质大蒜属于百合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大蒜素是以大蒜Allium Sativum L.鳞茎为原料提取的产品,也可化工合成,目前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大蒜素绝大部分是化工合成的产物。大蒜素的有效成分为大蒜油,是大蒜中大蒜辣素、大蒜新素及多种烯丙醛硫醚化合物等主要成分的总称。大蒜素具有强烈的刺激味和蒜特有的辛辣味;不耐热,当温度高于80℃时,易发生分解反应;对碱不稳定,但对酸较稳定,常温下在酸性(尤其是pH值为5~7)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则紫外线  相似文献   
20.
大蒜油萃取工艺条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法提取大蒜油,对影响大蒜油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温度、时间及提取料液比等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95%乙醇作提取剂,每100 g大蒜泥中加入450 ml提取剂,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为2.5 h,pH=7,提取次数为3次,其提取率可达6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