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1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875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788篇
基础科学   73篇
  421篇
综合类   5976篇
农作物   522篇
水产渔业   1000篇
畜牧兽医   12574篇
园艺   373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976篇
  2013年   945篇
  2012年   1542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469篇
  2009年   1651篇
  2008年   1628篇
  2007年   1257篇
  2006年   1153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801篇
  2003年   746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流行特点一是发病普遍。几乎每批鸡都有发生。二是有明显的发病高峰期。第一个发病高峰大约在7日龄以前,一般出壳后就有死亡,在3~4日龄就有典型的病理变化;第二个发病高峰在18~25日龄;第三个发病高峰在32~40日龄。三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低不一。一般死亡率在5%左右,有的可达30%~40%,甚至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与大肠杆菌菌株有关,还与饲养环境、有无并发症及是否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等有关。四是易与其它鸡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常见的呼吸道病均会诱发大肠杆菌病,以支原体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最为多见。自2001年冬季以来,以新…  相似文献   
112.
动物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粒体DNA作为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畜育种、系统进化、生物地理、人类学、群体遗传等领域,本文就近几年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3.
藏系绵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最佳反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高原型藏羊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适宜于藏系绵羊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在PE2400型DNA扩增仪的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为60-120ng,引物量为4-8pmol,Mg^2 浓度为2.0mM,Taq DNA聚合酶为1-2.5U,dNTP浓度为150-200μM;94℃预变性3分钟后35次循环的参数设定为:94℃1分钟,36℃1分钟,72℃2.5分钟,最后72℃延伸10分钟,利用这些条件对藏系绵羊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14.
115.
讣告     
2003年12月,台州黄岩某养猪场发生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猪传染病,给猪场带来了严重损失。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6.
本病由大肠杆菌所致。人工感染能成功复制本病。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的日益加剧,本病在各地蛋鸭场的发病率和发病强度也越益严重。本病发生随着产蛋而开始,产蛋停止而告终。有些患病鸭群产蛋率下降可达1/3以上,受精率严重下降,孵化时常出现大批臭蛋。患病鸭的粪便常呈彩色粘性稀粪,输卵管及腹腔内常有浆液性、纤维性带臭味的炎性渗出液,有一定比例的泄殖腔外翻。公鸭偶尔出现阴茎炎。水质净化及鸭舍的清洁是防止本病的关键。分离发病场致病菌株经过纯培繁殖,制成自家场灭活苗可有效地预防本病。抗生素、磺胺类等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对治疗本病有效,但必须注意克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7.
1 发病情况 我县养鸭专业户袁某利用金山农场水库天然资源,于2008年4~6月饲养了2批肉鸭,饲养量分别为4 500余只和6 000余只,该农场水库小而水混浊.肉鸭均于26日龄内开始发病,体重1千克左右,并出现个别死亡,部分肉鸭拉稀,水样带有未消化饲料的粪便.水库四周及鸭棚内均有灰白色稀薄粪便,腥臭味很重,粪便中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笔者应邀就诊,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和绦虫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8.
仔猪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毒血症。其特征是胃壁和其他部位发生水肿。常突然发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常出现内毒素引起休克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9.
肉鸡腹水症与大肠杆菌合并症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