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363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187篇
  293篇
综合类   96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34篇
畜牧兽医   210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优选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5-羟色胺衍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粉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案。[结果]影响蒸馏水回流法提取河湟红花籽粕中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对5-羟色胺衍生物提取率具有明显影响;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5-羟色胺衍生物含量为0.66%。[结论]优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河湟红花籽粕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徐根生  李高峰  张璞  李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36-10537
采用玛纳斯河流域2003年1月1日EOS/MODIS八日合成的雪盖数据和2003年1月4日TM雪盖图进行对比分析,通过TM数据的验证,MOD10A2的精度为95%,精度较高,MOD10A2对积雪进行监测可有效降低云层对遥感影像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可有效对地面实施监测。  相似文献   
103.
孙炳双  杨肖肖  杨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63-3066,3131
应用模糊评判理论,以2010和2011年双台子河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选择DO、CODCr、NH3-N、TP、TN、BOD5、氯化物7个评价因子,建立模糊评价模型,确定模糊关系矩阵,选择熵权赋权法求各评价因子权重,以最大隶属原理为评价类别,提出一种基于熵权赋权的方法,利用模糊变换对双台子河水质进行评价与分类。评价结果表明,从权重分析,主要污染因子为BOD5、TN、CODCr、TP,次要因子依次为NH3-N、DO、氯化物;由模糊向量大小分析,水质类别为Ⅳ、Ⅴ类;由模糊向量平均值分析,污染状况下游>中游>上游;并将评价结果与综合标识指数法对比,结果显示两种评价结果近乎一致,但模糊评判使评价结果更直观反映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104.
在介绍漫水河百合产业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百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育繁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加强科研攻关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为漫水河百合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对策,为漫水河百合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河南省沙颍河流域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状况,在流域内平顶山、漯河、许昌、郑州、周口5市所辖区域选择猪、鸡、牛的典型养殖场,分季节采集污水和粪尿,进行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 N)含量检测,计算排污系数,结合各市耕地面积,估算畜禽粪便耕地负荷,采用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分级方法评价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内畜禽养殖量占河南省畜禽养殖总量的25·19%,畜禽个体排污系数以牛最大,其次是猪、鸡,流域内年产生畜禽污染物总量为7529·414万 t,各市畜禽污染物产生量大小依次为:周口、平顶山、许昌、郑州、漯河;流域内单位耕地面积平均畜禽粪便负荷为33·07 t/hm2,NH3 N 耕地负荷为43·47 kg/hm2;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值在0·51~1·19,警报值级别为Ⅱ~Ⅳ级,其中以平顶山最为严重。说明河南省沙颍河流域内5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物已经对环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6.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对2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分别记为XGB1、XGB2)用扫描法进行昼夜活动节律的记录观察,包括出、入夜宿地时间,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结果表明:夏冬2季总体上看,所有猴群的昼夜活动节律均与日照时间波动显著相关。其中,XGB1群离开夜宿地时间与日出时间成正相关,进入夜宿地时间与日落时间无明显相关性,XGB2群离开夜宿地时间与日出时间成负相关,进入夜宿地时间与日落时间成正相关。在有限的领地范围内,XGB2群不得不延长白昼活动觅食的时间。冬季调查的所有猴群离开夜宿地时间与日出时间成正相关,冬季猴群的昼夜活动节律大多受到气温的影响。夏季XGB2群进入夜宿地时间显著晚于XGB1群,XGB1群离开夜宿地时间显著早于XGB2群;冬季XGB1群离开夜宿地时间显著早于XGB2群,但是XGB1群进入夜宿地时间与XGB2群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猴群夜宿行为的差异,XGB1群和XGB2群冬季进入夜宿地时间早于夏季,离开夜宿地时间明显晚于夏季。因此,麻阳河黑叶猴夏季与冬季夜宿行为主要受昼长和气候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盐生植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为主要研究区域,运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盐生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梭棱为单优势种的群落Ⅳ具有最高的优势度指数(C)和最低的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群落结构最为简单;以骆驼刺为优势种和梭棱为主要伴生种的群落Ⅱ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但优势度指教较低,结构相对稳定;而以柽柳和梭梭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Ⅰ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和中等水平的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群落中物种数较多,群落结构较为复杂;以芦苇和骆驼剌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Ⅵ,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水平居中;以柽柳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Ⅲ和Ⅴ,其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教和均匀度指数则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群落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08.
为了优化漳卫河平原地区的农田灌溉制度,本研究以SWAT(Soil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为工具,首先运用洗牌复形演化(SCEUA)算法在位于该平原及其比邻地区的2个典型试验站率定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作物参数,再以遥感监测的蒸散数据为目标,应用拉丁超立方一单次单因素(LHOAT)方法对SWAT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选出了对实际蒸散最敏感的参数,并用序贯不确定性(SUFI-2)算法优化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冬小麦一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的长期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这些参数率定和模拟验证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地区水分生产函数和优化灌溉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兴山县香溪河流域农业源氮磷排放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基于典型调查与统计分析,应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兴山县香溪河流域2007-2013年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农村生活源TN、TP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TN、TP年均排放量分别为 1 145.2、56.5 t·a-1,排放强度分别为44.5、2.14 kg·hm-2·a-1.农业源TN和TP的年排放量逐年增加,2013年较2007年增幅分别为38.0%和85.1%,TN:TP为21:1,TN排放占主导,为香溪河流域兴山县段重点防控指标。从各类污染源贡献来看,畜禽养殖业源是TN的主要贡献源,占农业源污染总量的77.9%;种植业源是TP的主要贡献源,占55.4%.从不同源氮磷排放量空间格局来看,各乡镇中水月寺镇、黄粮镇和峡口镇的TN、TP排放量均最高。从氮磷排放强度空间格局来看,峡口镇、高桥乡和黄粮镇对TN排放强度最高;峡口镇、昭君镇和黄粮镇对TP排放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0.
利用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关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单产和面积作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近62年来,研究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和单产均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1949—1985年间增长缓慢,1986—2011年增长迅速。(2) 就棉花总产波动来看, 单产的作用占42.04%,面积作用占50.96%,在1949—1985年间单产增加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在1986—2011年间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3) 1985年前棉花种植面积较稳定,波动不大,主要靠挤占粮食作物面积来扩大,1986年之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迅速,主要途径为开荒造地。(4) 棉花市场价格的波动、生产成本的上升、产量的徘徊、生产环境的恶化和品种等直接影响着研究区棉花生产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