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56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23篇
  65篇
综合类   790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通过对聚对氯苯胺膜修饰电极的制作和实验特性的研究,发现聚对氯苯胺膜表面均匀、光滑、牢固,在pH3~11范围内均有响应,测定的重现性好。电极使用长久且稳定性高。该电极和参比电极可直接插入家兔等活体内测定血乳酸的变化情况,对生命科学的活体检测和诊断有其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酞菁锌为基础结构,设计并合成了10个酞菁锌的衍生物,探究了酞菁锌的苯环上不同的侧链修饰对其光物理性质及对人皮肤鳞癌细胞系(A431)光动力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酞菁锌(PcZn)相比,经过侧链修饰的改性酞菁锌,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基本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最大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Δmax可达到0.98),其细胞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43.
为防治玉米大斑病,复配不同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剂筛选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试验,测定不同复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质量比1∶7时,共毒系数极值为495.33,有效成分量为250 g.a.i./hm2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效达84.88%;氟嘧菌酯与氟环唑质量比5∶1时,共毒系数极值为439.19,有效成分量为120 g.a.i./hm2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效达83.95%。氟菌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氟嘧菌酯与氟环唑复配防治玉米大斑病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4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生防细菌及其复配对5种苹果主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将筛选出的最佳复配生防细菌发酵液进行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单一生防细菌发酵液中多粘类芽孢杆菌FS-1206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为78.19%;当多粘类芽孢杆菌FS-1206与解淀粉芽孢杆菌TS-1203复配比例为 2∶1时,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率高达86.64%,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生防细菌发酵液。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复配生防细菌(FS-1206∶TS-1203= 2∶1)发酵液在紫外照射、高温和强酸强碱环境条件下,其抑菌活性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治沟造地”重大工程项目(GLCP)中新增耕地快速改良的方法,达到营造良好土壤、提升新增耕地生产能力的目的,以延安羊圈沟流域的GLCP为背景,利用马兰黄土(ML)和红黏土(RC)对新造耕地0~30 cm土层进行复配试验。结果表明:当RC为20 cm、ML为10 cm(T3处理)时,复配层土壤孔隙度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6.7%,容重下降了11.1%。与对照组相比,T3处理0~10、10~20、20~3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0.25)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1.8、12.3倍和27.9倍;T2(RC为25 cm、ML为5 cm)、T3处理更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较对照组除在0.25~0.5、0.5~1 mm的粒级有较大增加外,在2~5 mm和>5 mm粒径范围也有明显增加。0~20 cm土层中,即使在考虑对照组前期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情况下,T3处理的土壤有机质也与对照组相近甚至更高,且高于其他试验组,表现出更好的有机质赋存能力。T3处理的玉米生长状况较好,其地上生物量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23.9%。研究表明,当复配土壤RC为20 cm、ML为10 cm时,土壤具有最佳的性状和生产力。试验初步证明土层复配是一种可行的快速营造高质量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可为GLCP新造地的改良及类似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生物炭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肥力提升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的生物炭对辣椒生物学性状、产量以及复配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土比例为1∶1时,A2处理使茎叶鲜质量、干质量增加81.4%、80.5%,单果长、单果茎粗增加15.1%、21.0%,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11.08 mg·kg-1,对土壤pH和全盐量影响不大。复配土比例为1∶2时,B2处理下果实鲜质量、干质量增加39.7%、40.2%,茎叶鲜质量、干质量增加28.1%、29.5%、根鲜质量、干质量增加35.0%、22.0%,单果长、单果茎粗分别增加12.1%、13.0%,单株结果数增加119.8%,产量最高且土壤pH和盐分变化不大。复配土为1∶5时,添加生物炭对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积累产生抑制。因此,该试验条件下,建议1∶1和1∶2的复配土生物炭添加量为2%,1∶5的复配土不建议施用生物炭。  相似文献   
47.
采用浸泡幼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及其两元复配组合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毒力, 并将筛选出的增效组合在田间进行防效验证。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噻虫嗪和溴氰虫酰胺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691、4.883、5.350、10.326、13.966和27.942 mg/L。两元复配组合中,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复配组合(8∶1、2∶1、1∶1、1∶2和1∶4)、呋虫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1∶4、1∶2、1∶1、2∶1和4∶1)、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4∶1、1∶1和1∶4)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呋虫胺复配组合(1∶4)具有增效作用。在梨小食心虫暴发为害年份、于梨果不同发育阶段进行田间防效验证,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1∶4(12.5 mg/kg+50 mg/kg)、呋虫胺与氯虫苯甲酰胺2∶1(25 mg/kg+12.5 mg/kg)和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1∶1(12.5 mg/kg+12.5 mg/kg)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分别为75.02%~94.81%、50.04%~89.15%和42.90%~90.57%, 其中,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1∶4)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防除杂草效果及对高粱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对羟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新型除草剂喹草酮应用于高粱田的可行性,于2018-2019年在温室和田间测定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的除草效果及对高粱的安全性。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两者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4~1:7配比对狗尾草的GR50在134.40~168.92 g (a.i.)/hm2之间,明显好于喹草酮和莠去津单独施用时的GR50,分别为150.53g (a.i.)/hm2和589.30g (a.i.)/hm2;两者复配对狗尾草的共毒系数在234.80~311.03之间,远大于120.00,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苘麻的共毒系数在140.16~168.38之间,也表现出增效作用;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喹草酮与莠去津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5复配的制剂在最高用量3 600g (a.i.)/hm2处理下,3个高粱品种生长均正常,且对高粱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远大于6.59,对高粱的安全性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应用于高粱田对高粱安全,且对田间杂草野稷Panicum ruderale、虎尾草Rabdosia eriocaly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藜Chenopodium album等均有极好的防除效果,2018-2019年对高粱田杂草的总株防效分别为94.2%和92.8%,鲜重防效分别为95.6%和94.2%,明显高于药剂对照50%异甲·莠去津悬浮剂土壤处理和37%二氯·莠去津悬浮剂茎叶处理的防除效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应用于高粱田防除杂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9.
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一种主要形式,对基因表达和表型调控具有重要作用.组蛋白修饰的N端尾区可通过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修饰来改变染色质的状态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脊椎动物相比,昆虫种类繁多,且有变态发育、表型复杂等特征,可以成为探索动物社会行为、发育调控和毒理作用等表观遗传基础的模型.本文总结了昆虫组蛋白修饰的...  相似文献   
50.
中草药复配液在脐橙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南脐橙为试材,研究了肉桂、丁香、丹皮、细辛、五倍子五种中草药提取液(浓度为1 g/mL)中的任意三种以1∶1∶1比例形成的10种复配液对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的抑制效果以及效果最佳的复配液对脐橙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复配液CM-7(丁香、细辛、丹皮)对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0.97 mm和39.03 mm,抑菌效果最好。对脐橙保鲜效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贮藏中后期(40~90 d),CM-7处理降低了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延缓了VC和总糖含量的降解,保持了果实良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