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66篇
  免费   817篇
  国内免费   1026篇
林业   1500篇
农学   1342篇
基础科学   560篇
  1252篇
综合类   10667篇
农作物   715篇
水产渔业   1093篇
畜牧兽医   14000篇
园艺   822篇
植物保护   1358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882篇
  2022年   1030篇
  2021年   1035篇
  2020年   855篇
  2019年   1124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958篇
  2015年   1024篇
  2014年   1650篇
  2013年   1644篇
  2012年   2277篇
  2011年   2320篇
  2010年   2046篇
  2009年   2056篇
  2008年   1980篇
  2007年   1600篇
  2006年   1485篇
  2005年   1250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644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528篇
  1999年   459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发病情况2018年8月成都市某县养猪场存栏1320头生猪。8月12日发病,部分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病猪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前一两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至8月20日共发病340头,用药治疗后死亡12头,发病率25.7%,病猪死亡率3.5%。  相似文献   
12.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隐性带菌猪的存在导致健康猪群反复感染,反复发病,使得养殖场的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笔者主要结合一起实际病例分析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维生素包衣对维生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根据商品肉鸡肉小鸡的营养需要,用米糠粕作为载体,配制5%预混合饲料,满足肉鸡需要的钙、磷、氯化胆碱和氨基酸(不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如下处理:处理1,添加复合维生素(不包衣);处理2,添加复合维生素(包衣);处理3,在处理1(不包衣)基础上+复合微量元素;处理4,在处理2(包衣)基础上+复合微量元素。试验结果表明:①30 d时,包衣维生素组的VD含量显著高于不包衣组(P0.05),VB_1的含量有提高的趋势(0.05P0.10),可提高2.7%;而VA、VE、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复合微量元素组的VD和VB_1含量显著低于不添加组(P0.05),而VA、VE、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60 d时,与不包衣维生素相比,包衣维生素组的VA和VE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VD、VB_1、VB_2和VB_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②相对值比较分析表明,包衣维生素组的VA、VD、VE、VB_1和VB_2等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添加微量元素后,VA、VD、VE、VB_1和VB_2等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③随着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VA、VD、VE、VB_1、VB_2和VB_6的存留率均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与此同时,包衣维生素30 d和60 d时VA、VD、VE、VB_1、VB_2和VB_6等的存留率均高于不包衣组;添加复合微量元素后,预混料30 d和60 d的VA、VD、VE、VB_1、VB_2和VB_6等的存留率有所降低。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呈降低趋势,而维生素包衣后,其含量和存留率提高,稳定性更好;添加微量元素后,维生素的含量和存留率均呈降低趋势,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引起鸡急性死亡的病原菌,从临床病死鸡体内分离到的一株病原菌,并命名为QHP-1,采用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方法,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过Kmt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临床分离菌株QHP-1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为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的QHP-1株有强的致病性。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QHP-1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强力霉素、恩诺沙星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阿米卡星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等5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6.
以藏羊肉和蕨麻为主要原料进行新型复合型蕨麻佐餐藏羊肉酱的制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感官品评和正交试验分析,对复合酱配比、植物油添加量、藏羊肉添加量、蕨麻添加量以及复合酱添加量5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依据感官评分表进行感官品评,确定蕨麻佐餐藏羊肉酱加工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对蕨麻佐餐藏羊肉酱品质影响的因素依次为复合酱配比>复合酱添加量>植物油添加量>蕨麻添加量>藏羊肉添加量;并确定最终配方为植物油20.7%、羊肉17.2%、蕨麻3.4%、辣椒酱13.8%、甜面酱5.2%、花生酱5.2%、牛肉精膏0.3%、葱沫8.6%、蒜沫8.6%、盐1.0%、鸡精2.0%、味精1.7%、白糖3.1%、生姜粉0.3%、海天酱油3.1%、白芝麻1%、瓜子仁1%、辣椒粉3.4%。  相似文献   
17.
从河南、湖北等7个省份的323份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典型病料中分离获得HPS菌104株。对这些分离菌株进行了16s RNA鉴定,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观察了这些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ERIC-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对痢菌净和沃尼妙林敏感,对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钠、四环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卡那霉素、甲砜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和头孢喹肟的耐药率分别为93.3%、51.9%、51.0%、26.0%、10.6%、13.5%、37.5%、39.4%、5.8%和1.9%;大多数菌株耐2~5种抗生素,所占比例达到69.2%;在104株分离株中有99株可以进行ERIC-PCR分型,按80%的相似性可分为18个ERIC-PCR谱型;包含菌株最多的谱型为型,有25株;其次依次为Ⅵ、Ⅷ、Ⅸ、Ⅶ型,分别有18、13、13、9株;除耐林可霉素的菌株较均匀地分布于12个ERIC-PCR型外,耐其它5种药物的菌株大多集中分布于2~3个ERIC-PCR型中。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5)
猪巴氏杆菌病是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根据发病缓急不同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发病症状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对该病都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质粒提取研究具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已有多个有效的乳酸菌质粒提取方法被报道,其中多数以乳酸球菌为研究对象,而植物乳杆菌质粒提取有效方法报道较少。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并优化已报道的乳酸菌质粒提取方法,得到了高效且适于平台期植物乳杆菌野生质粒的提取方法。通过该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植物乳杆菌野生质粒数和高拷贝质粒,为后续构建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所需供体质粒和受体菌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