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54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774篇
林业   4327篇
农学   2164篇
基础科学   2666篇
  1527篇
综合类   16856篇
农作物   1014篇
水产渔业   1096篇
畜牧兽医   9102篇
园艺   1629篇
植物保护   482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718篇
  2022年   861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866篇
  2019年   1087篇
  2018年   389篇
  2017年   882篇
  2016年   1153篇
  2015年   1286篇
  2014年   2479篇
  2013年   2455篇
  2012年   3043篇
  2011年   2867篇
  2010年   2428篇
  2009年   2573篇
  2008年   2455篇
  2007年   2051篇
  2006年   1961篇
  2005年   1955篇
  2004年   1558篇
  2003年   1577篇
  2002年   1010篇
  2001年   911篇
  2000年   769篇
  1999年   495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冰草属植物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三个不同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 D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幼穗在培养时,其愈伤组织发生的部位及其增殖速度不同;4种材料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无明显差异,均可有效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的产生主要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  相似文献   
932.
用复合氨基低聚糖抗病增产剂在不同区域对小麦、玉米、水稻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浸种或在不同时期喷施,均可使产量增加,小麦增产20.8℅,玉米10.6℅,水稻15.6℅,随机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田间调查和考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对照,水稻浸种或喷施的叶绿素含量及干物重高于对照,小麦喷施的花后叶面积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933.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沼液浸种的产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颖  王绍旋 《种子》2005,24(8):29-33,66
利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与主作物玉米沼液浸种相结合,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密度、带型配置指数、沼液浸种时间与间作总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带型配置、玉米浸种时间三因子对间作总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沼液浸种时间与玉米密度、沼液浸种时间与带型配置指数;以及玉米密度与带型配置指数间都有一定的互作效应.当玉米密度、带型配置适当,沼液浸种能增加产量,即在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利用沼液浸种能有效地提高间作总产量.其最佳的实验方案为:玉米密度50 040~52 950株/hm2、带型配置2:4~3:3,玉米沼液浸种时间17.5~25 h时,可更好地发挥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934.
 甘草是中国最大宗的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生态及工业价值。利用ISSR技术对甘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甘草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影响甘草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用于甘草ISSR-PCR分析的反应条件为: 20μl反应体系中,1×TaqDNA聚合酶配套缓冲液(10mmol/LTris-HCL,pH9.0,50mmol/LKCL,0.1% TritonX_100,2.0mmol/LMgCL2),0.8UnitTaqDNA聚合酶,0.4  相似文献   
935.
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材,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对苦瓜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用量为1.2—1.6mmol/L,dNTPs浓度为0.2mmol/L,引物的浓度为0.25μmol/L,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u,模板DNA的用量为30~50ng,在46.4—51.7℃的退火温度下35个循环,能得到清晰、多态性高的ISSR带谱。  相似文献   
936.
盐渍和涝渍对棉苗生长和叶片某些生理性状的复合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以陆地棉鲁棉研17和鲁棉研28为材料,以无盐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了在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14 d后棉苗干物质积累、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盐渍、涝渍和盐涝复合胁迫都显著影响两个品种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盐渍对棉苗的影响程度小于涝渍,而涝渍又小于盐涝复合胁迫,盐涝双重胁迫对棉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抑制表现出累加效应。盐渍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是光合作用受抑制的重要原因,而涝渍和盐涝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叶绿体结构和PSⅡ稳定性的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937.
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及其33个衍生品种(系)为材料,利用低分子量(LMW)麦谷蛋白Glu-B3位点的STS-PCR标记、醇溶蛋白Gli-B1位点的SSR标记和黑麦碱SEC-1b位点的STS-PCR标记进行复合PCR,检测1BL/IRS易位.结果表明,矮孟牛Ⅱ、Ⅳ、Ⅴ、Ⅵ和Ⅶ型含有1BL/1RS染色体,矮孟牛Ⅰ和Ⅲ型不含1BL/1RS;在矮孟牛的33个衍生后代中,25个含1BL/1RS,其余8个则不含1BL/1RS.利用A-PAGE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了黑麦碱蛋白的检测,结果与复合PCR一致,两种方法相结合能准确的检测1BL/1RS.  相似文献   
938.
复合磷酸盐对鲜切牛肉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焦磷酸钠(SAP)、三聚磷酸钠(STP)、六偏磷酸钠(HMP)及复合磷酸盐对牛肉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复合磷酸盐中SAP,STP和HMP的质量比为2∶1∶1,添加量为0.2%时,可获得最佳的感官品质和较好的凝胶保水性,影响凝胶保水性因素的主次顺序为SAP>HMP>STP,且SAP和HMP对凝胶保水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9.
通过HACCP管理体系,探讨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在菠萝澄清饮料加工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产品加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及其潜在的危害,确定原料验收、超高温瞬时杀菌、热灌装封口、喷淋杀菌为关键控制点,并建立相应的关键控制临界值,进行控制、纠偏、记录及档案管理、验证审核等,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40.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简要介绍了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特点,系统阐述了药用植物资源领域的现状以及离子束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