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8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1篇
  17篇
综合类   45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269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萍  陈小娥  方旭波  刘妍  竹琳  余辉  郭健  员立萍 《核农学报》2020,34(5):1002-1011
为改善乌贼墨黑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性能,以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墨囊为原材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乌贼墨黑色素,研究不同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0、40、80、120、160、200 MPa)均质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DHPM处理使乌贼墨黑色素聚集体解聚,浊度增加、平均粒径减小,粒度分布更加集中和细微化,同时改善了其在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中的溶解性;在压力作用下表现为粘度、空间色度值均有所增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表明,乌贼墨黑色素在120 MPa下热变性温度为90.70℃,焓变值为0.45 J·g-1,且该压力下其贮藏稳定性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特定压力处理范围内,DHPM处理使乌贼墨黑色素分子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样品颗粒在120 MPa处理后颗粒尺寸最小。因此,DHPM改性技术改善了乌贼墨黑色素的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天敌莲草直胸跳甲保藏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是目前控制外来入侵种喜旱莲子草最有效的天敌昆虫,但因该天敌适应能力弱,种群自然变幅较大,致使生防效果不佳。在低温条件下,探索适合跳甲保藏的虫态、温度条件及保藏工具。结果表明,成虫和卵为较适保藏的虫态;在5℃下成虫可保持6 d左右,存活率大于85%;卵适宜保藏在10℃下,处理4 d孵化率大于75%;成虫宜在玻璃材质、塑料材质和泡沫材质的容器中保存,且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卵宜在塑料材质与玻璃材质中保存。莲草直胸跳甲对低温敏感,低温保藏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实现该天敌的长期保藏仍需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53.
构建亚非马蜂和额斑黄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BacHT-PhPPM和pBacHT-VmPPM,转化到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DH10Bac中,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再用Lipofectin介导其DNA转染粉纹夜蛾细胞系Tn-5B1-4,最后观察细胞表达时相动态.经ELISA法证实,胞内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证明二种重组病毒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已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54.
广东稻田的主要害鼠有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据调查,1只成年小家鼠1晚取食稻谷3~4克。而1只黄毛鼠或板齿鼠、褐家鼠、黄胸鼠1晚一般取食稻谷15~50克。这4种害鼠都咬断稻株,造成严重损失。1只板齿鼠和1只黄毛鼠1晚分别咬断孕穗期稻株161~185株和62~70株,分别损失干谷402~465克和154~175克,为1只小家鼠危害量的33~154倍,由此可见鼠害对稻田的危害非常大,很有必要制订防治鼠害的有效措施。现将防治稻田鼠害的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主要在第13周龄(上市期)、第24周龄(产蛋期)、第51周龄(成年期)等不同饲养阶段对黑羽番鸭不同部位(胸肌、腿肌)的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有检测的脂肪酸指标中,黑羽番鸭胸、腿肌中均是油酸含量最多(38.47%~44.35%),其余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棕榈酸(20.47%~25.31%)、亚油酸(12.79%~18.33%)、硬脂酸(6.10%~12.36%)、棕榈油酸(1.08%~5.44%)、芥子酸(1.23%~4.06%)等;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含量在不同检测周龄、不同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脂肪酸种类含量分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多(63.43%~69.12%),必需脂肪酸含量最少(18.12%~19.78%),在不同性别间几乎都存在显著差异;而饱和脂肪酸含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且在不同周龄、不同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优化莲草直胸跳甲茎外化蛹条件,为发挥莲草直胸跳甲在防治喜旱莲子草中的控制效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化蛹率和羽化率对莲草直胸跳甲的茎外化蛹基质(湿润砂壤土、花泥、琼脂)进行了筛选。[结果]莲草直胸跳甲在花泥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茎秆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砂壤土和琼脂等基质,表明花泥可作为该虫的适宜的茎外化蛹基质;以花泥作为化蛹基质,密度在30~40头/盒(约2 700 cm3)可保证较高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结论]研究结果为莲草直胸跳甲人工饲养的条件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减少经济损失,全面生物防治喜旱莲子草。[方法]本文在室外非选择条件下研究了莲草直胸跳甲对12种植物的取食和产卵行为。[结果]非选择条件下,莲草直胸跳甲在靶标植物喜旱莲子草上取食和产卵最多;其次,非靶标植物取食量为莲子草甜菜莙荙。除了以上植物,莲草直胸跳甲成虫还会取食极少量黄瓜、苋菜和豇豆。莲草直胸跳甲在非靶标植物莲子草上产卵最多,其次是甜菜,在莙荙、豇豆上无产卵现象,而在其他植物上产卵较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分析认为:莲草直胸跳甲是安全的,这为大面积生物防治喜旱莲子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不同生态类型的微小双胸蚓(Bimastus parvus)和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血液蛋白质进行分离比较。结果表明,威廉环毛蚓血液蛋白质电泳扩增出6条条带,微小双胸蚓血液蛋白质电泳扩增出5条条带,表栖型的微小双胸蚓比内栖型的威廉环毛蚓少了一个组分。形成血液蛋白质组分的差异性可能与蚯蚓生态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1种蛙选择优选种蛙是做好棘胸蛙人工繁殖的关键。种蛙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把握好时机,棘胸蛙种蛙的选择和运输一般在冬季冬眠之后进行最好,保证种蛙有足够时间适应新环境,减少应激反应,如果在春季选种和运输,将会影响当年的产卵率和受精率.  相似文献   
60.
棘胸蛙(Paaspinosa)又名石拐、石鳞、石蛙、石蛤、岩蛙、山鸡等,在湖南多地俗称梆梆,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叉舌蛙亚科,棘胸蛙属,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和越南北部丘陵地区,栖息在草木茂盛,环境静谧,清水长流,饵料丰富的深山密林山涧小溪中,适宜温度为16~26℃(杨伟国等,1990)。棘胸蛙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型蛙类,在中国红色物种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