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51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63篇
  61篇
综合类   633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163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西部高寒地区冬季长,春季气温低,农家肥冻层厚、发酵慢,菜农早春育瓜苗、菜苗或在瓜菜地使用基肥,没有腐熟的农家肥可用。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一套农家肥加温发酵快速沤制技术,解决了高寒地区农家肥早春不能自然发酵腐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用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雏鸡进行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试验 ,研究雏鸡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显示 ,在一次免疫试验中 ,各剂量组雏鸡均在免疫后 2天血清抗体出现较高的 OD值 ,之后呈下降趋势 ,11天后逐渐上升 ,到 12~ 13天时出现第 2个峰值 ,各组间的血清抗体 OD值比较 ,3 0 0 0个卵囊 /只剂量组极显著 (P<0 .0 1)高于 10 0 0个 /只、2 0 0 0个 /只和 5 0 0 0个 /只剂量组。在二次免疫试验中 ,8日龄首免、14日龄二免组雏鸡的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 ,峰值 (0 .3 75 )出现在二免后第 10天 ,其后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 (平均 OD值为 0 .3 5 ) ,并且其抗体水平显著地高于 6日龄首免、12日龄二免组 (P<0 .0 5 )。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表明 ,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其免疫方式可选用一次免疫 ,剂量为 3 0 0 0个卵囊 /只 ,也可采用二次免疫 ,即 8日龄首免 (15 0 0个 /只 ) ,14日龄二免 (15 0 0个 /只 ) ,从抗体动态变化的稳定性看 ,二次免疫更佳  相似文献   
13.
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减毒株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
15.
黄翔 《花木盆景》2003,(8):34-37
堆塑隆干法:对于凹陷较深的部位,可用水泥沙浆调制堆塑。先用水泥沙浆填塞凹陷处,待沙浆凝固后。在其四周双线环切树皮,将切下的树皮剔除掉,用乳胶涂抹创口,并封上黑塑料膜.有利于四周切口皮层逐步向堆塑中心愈合。(图1)  相似文献   
16.
《西北园艺》2003,(11):29-29
鲜人粪尿不宜直接施干蔬菜。新鲜的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病菌、毒素和寄生虫卵,如果未经腐熟直接施用会污染蔬菜,易造成病从口入,因此需经高温堆沤发酵或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施用。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菇是一种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真菌 ,该食用菌产品问世后 ,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其他大多数各类食用菌不同的是 ,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 ,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后熟阶段 ,也就是菌丝长满袋后必须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顺利出菇并实现优质高产。现将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确定理想的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 ,以秋季接种 ,冬、春季出菇产量高、质量好 ,具体地说 ,适宜的播种期黄河以北地区可选在8月上旬至 12月底 ,黄河以南地区可选在 8月中旬至 11月上旬 ,长江…  相似文献   
18.
刘明池 《蔬菜》2002,(5):38-39
蔬菜育苗过程中经常出现播后不出苗、出苗不整齐、戴帽出土、沤根、烧根、苗徒长和僵化等问题,影响定植后早熟高产。一、播后长期不出苗原因是种子发芽率很低,或者是催芽时种子大部分已发芽但感染了病原菌,播种床土温长期过低而水分又过多会阻止幼芽伸长甚至引起种子腐烂。床土过干也会使发芽受到影响。为防止不出苗,一定要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种子一定要消毒,不能用带病菌的种子直接播种。如因环境管理不善而不出苗,应扒开床土检查,只要剥开种皮胚仍是白色新鲜的,就说明种子并没有死亡,只要采取相应措施都能出苗。如床土过湿,应…  相似文献   
19.
李权 《吉林蔬菜》2002,(6):26-26
1 莱苗猝倒病 (1)症状:从种子发芽到 幼苗出土前染病,造成烂种、 烂芽。出土不久的幼苗最易发 病,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 病斑,绕茎扩展1周后病部缢 缩成线状,表皮脱落,使幼苗 虽依然青绿却已折倒,故称为 猝倒病。最后,病苗腐烂或干 枯。苗床湿度高时,病苗或临 近土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 菌丝体。 (2)防治方法:①严格选 择营养土,采用新法育苗:要 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  相似文献   
20.
大棚对实现蔬菜均衡生产 ,周年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连作、重茬不可避免。又因受高温、高湿小气候的影响 ,经 1~ 2年生产后 ,各种蔬菜的病残组织及土壤成为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和越冬场所 ,加大了病虫的繁殖速度和侵染循环。而苗期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灰霉病、瓜类枯萎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等 ,因此 ,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培育无病壮苗 ,是获得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1 症状识别1.1 猝倒病  俗称“歪脖子” ,从播种到定植均可发病 ,如茄子、黄瓜、甜椒、莴苣等蔬菜幼苗被害后 ,茎基部出现水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