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67篇
  免费   1246篇
  国内免费   4504篇
林业   737篇
农学   4861篇
基础科学   99篇
  1767篇
综合类   18550篇
农作物   2899篇
水产渔业   1849篇
畜牧兽医   25246篇
园艺   1558篇
植物保护   1151篇
  2024年   495篇
  2023年   1582篇
  2022年   1960篇
  2021年   2006篇
  2020年   1628篇
  2019年   1950篇
  2018年   904篇
  2017年   1422篇
  2016年   1747篇
  2015年   1825篇
  2014年   2436篇
  2013年   2526篇
  2012年   3699篇
  2011年   3790篇
  2010年   3326篇
  2009年   3627篇
  2008年   3583篇
  2007年   2965篇
  2006年   2582篇
  2005年   2440篇
  2004年   1952篇
  2003年   1809篇
  2002年   1229篇
  2001年   1247篇
  2000年   915篇
  1999年   692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574篇
  1996年   573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461篇
  1993年   390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01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8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脑多头蚴细胞系制备细胞苗,对1.5 ̄2月龄试验犬进行免疫保护试验。试验犬共进行了两次,其间隔为2周。第二次免疫后14 ̄19天进行攻虫。攻虫后80天进行剖检。剖检结果表明,用脑多头蚴细胞苗对犬进行免疫是可行的;经免疫的犬体内仅见少量不成熟的虫体或无虫,而未免疫犬体内见有大量虫体。  相似文献   
42.
用人EBV转化恒河猴的自体B淋巴细胞,再以表达SIV不同抗原成分的重组痘苗病毒VAC-SIVenv,VAC-SIVgag感染,制备^51Cr释放试验的靶细胞。恒河猴于制备B淋巴细胞物四肢内侧静脉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采用^51Cr释放试验检测动物体内的CD8^+Tc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在16.7%~20.2%之间,并可在体内维持3个月之久;在靶细胞数量SIV亚单位疫苗可使部分(16  相似文献   
43.
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本室研制的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ND-OEV)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实验室与田间试验评价,并与美国同类疫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制ND-OEV与La Sota系弱毒疫苗同时接种雏鸡后,可生产高水平的抗体,且抗体维持时间长,能很好地抵抗NDV强毒的攻击;在抗体水平与持续时间和抵御强毒方面均优于美国进口的ND-OEV;接种雏鸡后,可使原有抗体水平相差悬殊的鸡群产生高效价、较为整齐的抗体;免疫成年鸡后6  相似文献   
44.
45.
46.
近年来,随着农村养兔业的迅速发展,一些进行免疫注射的兔群常常暴发兔瘟等传染病,给养兔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影响兔群免疫效果的因素,希望能给广大饲养人员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47.
油乳剂灭活疫苗具有安全、稳定、易于保存等优点,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常用疫苗。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油乳剂灭活疫苗一般适用于肌肉注射,不宜进行皮下注射。畜禽皮下组织非常疏松,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由于油乳剂灭活苗注射后吸收较慢,在注射部位容易形成大面积水肿,并形成油滴结块,压迫和损伤局部神经和血管,引起畜禽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家禽注射油乳剂灭活疫苗的部位最好在胸部肌肉或翅膀肩关节附近的肌肉。灭活苗不能口服,也不能滴鼻或点眼。 (2)油乳剂灭活苗不宜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油乳剂灭活苗释放较慢,一般…  相似文献   
48.
RAPD(B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即随机扩增多态DNA,是1990年由威兰斯(Willams)和韦尔什(Welsh)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遗传标记技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检测DNA多态性的方式及快速、简捷、高效等优点,因而在短短的时间内RAPD技术已渗透到有关基因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简单介绍RAPD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9.
《中国农村科技》2005,(2):43-4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冀玉9号是一种杂交品种,通过选用携带大穗基因的遗传背景材料与携带坚杆密基因的选系材料杂交,再与地方农家种和黄早四白进行组配,选育出了遗传基础丰富的冀玉9号。  冀玉9号叶色深绿,叶片窄长,下部叶片平展,上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50.
卵光刺激素基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候选基因法 ,证明了卵泡刺激素基因与动物产仔性能显著相关 ,其显著效应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本文从FSH基因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合成、基因定位及其在遗传图谱的位置、突变与生殖的关系四个方面作一综述 ,并探讨了FSH基因的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