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168篇
基础科学   471篇
  168篇
综合类   1657篇
农作物   15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垄稻沟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稻田养鱼模式。它能克服传统稻田养鱼中稻鱼之间不协调的矛盾,达到了“水稻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增收”的目的,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日前各地正在大力推广这一种养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探索垄稻沟鱼的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2.
<正>大豆是一种生长期短、比效耐阴抗倒的作物,对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影响较小。大豆根瘤又能因氮,种植大豆还能养地,因而短合于与多种作物,果树间作套种;大棵作物间套种大豆还能减轻草害,既省工,又能保土。1.大豆与玉米间作大豆与玉米间作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的间作形式之一。大豆为豆科作物,直根系,株矮叶小,本身寄生有根瘤艻可以因氮,是需磷、钾较多的作物。玉米为禾本科作物,须根系,株高,叶大而长,属喜氮需肥需水  相似文献   
153.
玉米是喀左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75万亩左右,在喀左县农业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结合玉米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建设,我们在喀左县兴隆庄乡七家村安排了六种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郑单958。 1.2试验设计 试验分为5个处理,分别是清种、二比空、大垄双行、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以清种做为对照。本试验按不同处理分别种植20行,40m行长,亩保苗4200株,3次重复,清种和比空种植垄距55cm,大垅双行垄距110cm。小区面积6600m2。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上造蔗不同砍收期以及破垄松蔸期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宿根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顺序排列试验设计,研究上造甘蔗11月~2月4种收获期及上造蔗收获后即时清园破垄松蔸(A处理)、收获后至3月份清园破垄松蔸(B处理)2种清园破垄松蔸期对宿根蔗生长的影响。【结果】A、B处理的活芽率、萌动芽率、发株率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而提高;2月收获期的处理效应最好,发株率高,幼苗素质好、有效茎数多。B处理随着收获期推迟,死芽率、休眠芽率明显降低,有效茎数明显增多,处理效应提高。A处理各种收获期的宿根蔗生长指标值均优于B处理。A处理间以2月收获期处理效应最好,其次为11月收获期,1月收获期的处理效应最差。【结论】上造蔗不同收获期对宿根蔗生长有明显影响,留宿根蔗田迟收获有利于翌年宿根蔗生长,2月份为留宿根蔗田的最适宜收获期。上造蔗收获后即时清园破垄松蔸,有利于降低死芽率、提高发株率、培育壮苗、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单茎重。  相似文献   
155.
追茶谜     
正刚从乡镇调到县茶文化工作站工作不到一个月,就让我摊上第一次单独去一个我不太熟悉的茶叶专业镇执行″任务″,并在清明节前去九连山腹地的桐梓嶂青青草茶叶合作社找茶谜协会副会长″老常章″,向他拿一本最近新搜集整理的″茶乡茶谜″手抄本。并要我″清明节后完成任务。″山区的晚春,那昏昏欲睡的老天爷就像那闹夜的小孩子,淅沥沥的春雨一连下了几天几夜,到第二天还完全没停的意思,天还是虎着个阴雨脸,  相似文献   
156.
横、顺坡垄作对黑土坡面侵蚀-沉积周期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小康  谷举  刘刚  师宏强 《土壤学报》2022,59(2):430-439
我国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正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威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掌握不同垄作方向耕作措施下的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规律,对合理布设水保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37Cs示踪技术并结合小波分析方法,对不同垄作方向坡耕地土壤侵蚀-沉积速率的空间变化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横、顺坡垄作坡面137Cs平均浓度分别为1 802 Bq·m-2和1 770 Bq·m-2,均小于当地背景值2 417 Bq·m-2,说明在两种垄作方向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2)横坡垄作的坡面平均侵蚀速率(1 341 t·km-2·a-1)小于顺坡垄作(1 477 t·km-2·a-1),表明在长期平均条件下前者的水土保持作用优于后者。尽管研究区土壤侵蚀属于轻度侵蚀,但其侵蚀速率远大于黑土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200 t·km-2·a-1  相似文献   
157.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生产效益,实现一年两茬种植。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施肥、土壤处理、机械耕作、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前茬马铃薯和后茬大白菜栽培技术,以实现一年两茬种植。  相似文献   
158.
袁隆平院士接受媒体记者提出:"粉垄技术可在全国推广"。该文介绍了粉垄重构农田耕作层具"4453"效应,即:"四增"—增加耕层松土量、土壤原生养分利用量,增大"土壤水库"、"土壤氧气库";"四减"—减少水土流失、碳排放量,减低耕层土壤含盐量、重金属含量;"五抗"—增强作物抗干旱、高温、低温、病害、倒伏等能力;"三提高"—促进作物光合效率提高10%以上,产量提高10%~30%以上,品质提高5%以上;人力、畜力、拖拉机耕作依次具增产10%规律,粉垄耕作则还具函拖拉机耕作加上再翻倍深松耕层叠加效应可达20甚至更高增产;指出如全国推广10亿亩,可增贮天然降水400亿立方,盘活土壤原生养分后可减少化肥施用量70多亿千克,新增粮食可多养活3亿多人,产生总体效应还可以助力提升国民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9.
为了明确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模式的增产情况,采用大区对比研究方法,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进行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苗期及始花期,原垄卡种模式的大豆株高、干物质和叶面积低于传统耕作种植模式,而在结荚期至成熟期高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原垄卡种模式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而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均低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原垄卡种较常规大豆耕作模式产量增加10%。  相似文献   
160.
花生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垄三行增密种植模式。大垄距50 cm,垄底宽120 cm,垄面宽100 cm,垄高10~12 cm;垄上种植三行,行间距35 cm。结果表明,大垄三行测产实收21 600株/亩,小垄单行测产实收19 300株/亩,增密2 300株/亩,增产荚果40.36 kg/亩,增产11.5%,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