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488篇
基础科学   520篇
  240篇
综合类   3620篇
农作物   35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618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3.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覆盖栽培在马铃薯发芽出苗期间(4月25日至5月25日)0--20cm土层内温度提高3.3~4.0℃,土壤水分增加6.2%~24%,速效氮增加40%~46%,速效磷增加1.3%,提早出苗10--15d。  相似文献   
992.
地膜覆盖对菠萝植株生物量的影响及其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菠萝品种粤引澳卡为材料、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栽培对菠萝植株抽蕾、果实成熟期以及果实成熟时菠萝植株生物量、果实品质和种植成本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促进菠萝植株提早抽蕾和成熟,提高了植株高度、株重、叶长、叶宽、青叶数、青叶重和根重等生物量指标,提高了菠萝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和果眼数等外观指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蔗糖、全糖的含量及糖酸比等品质指标,降低了可滴定酸和Vc含量。地膜覆盖栽培菠萝虽增加了地膜的成本,但大大减少了果园的除草次数和除草用工,因此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菠萝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有利于早出苗、早结薯、早上市,而且投资小,用工少,亩产值可达4000元左右,一般比露地栽培亩增1000多元,是一项适宜大面积推广的先进实用技术。该技术核心是:选择优良脱毒种薯、适时早播、高垄覆膜栽培。  相似文献   
994.
疫病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青椒病害,在温室、大棚、大田均可发生,可为害辣椒的根、茎、叶和果实。目前,青椒、辣椒栽培模式由露地、地膜覆盖发展为四元摸式,即:地膜覆盖、小拱棚、大棚、温室栽培。但因多年重茬、使用非抗病性品种、栽培模式不当、大水漫灌及大雨之后排水不良等因素,造成青椒、辣椒疫病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属川北低山区向川中丘陵区过渡地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单产350kg,总产7万t左右。2010年,在农业部、四川省农业厅安排的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中,以地膜覆盖栽培为核心,集成配套多项技术,单产水平取得了显著提高。2010年7月28日,南充市农业局组织专家组,对阆中市彭城镇圆觉寺村300亩玉米高产核心示范片进行了田间现场测产,  相似文献   
996.
覆盖方式对夏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半湿润偏旱区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夏玉米田土壤蓄水保墒和增产效果,于2014年6-10月在陕西杨凌节水灌溉试验站,通过设置垄覆地膜沟覆秸秆(PSM)、全覆膜平作(PM)、覆秸秆平作(SM)、露地平作(CK)4种栽培模式进行玉米种植试验,对0-200cm土壤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进行全生育期动态监测,分析比较各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土层贮水量以及作物耗水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产量资料计算各种种植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一次30.5mm降水过程结束后,PSM处理的集水作用最明显,降水2d后,垄沟中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最高,达35.8%。与降水2d后相比,降水6d后,CK、PSM处理沟中(PSM-F)、PM和SM处理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下降10.3%、2.9%、1.8%和0.2%,而PSM处理垄下(PSM-B)含水率则提高10.4%。PSM处理在干旱季沟中和垄下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降雨较多时,沟垄土壤含水率基本达到平衡。PSM、PM和SM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生育期0-20cm土层贮水量,其中以PSM处理最为显著;各处理苗期以后20-100cm土层贮水量均低于对照;100-200cm土层贮水量以SM处理最高,PSM处理最低。夏玉米产量与拔节-灌浆期耗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PSM、PM和SM处理的玉米产量较CK分别提高95.3%、83.1%和55.4%,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提高75.7%、71.0%和58.8%。研究结果表明垄覆地膜沟覆秸秆栽培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适宜在半湿润偏旱区夏玉米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997.
静宁县地处甘肃东部,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如何提高有限降水的生产效率一直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谷子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成功的抗旱、增产新型技术,近两年在静宁县得到初步推广应用,平均产量达5250kg/hm2,增温、集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群众温饱、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大豆农田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降水利用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全膜微垄沟播(PMRF)、全膜双垄沟播(PDRF)、全膜覆土穴播(PSH)、全膜平铺穴播(PH)和传统露地条播(CK)对大豆农田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PMRF'、PSH使播前至苗期0~100cm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5.2%、12.2%;分枝期分别高13.6%、21.8%;PMRF'、PH提高开花至结荚期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2.5%、7.7%。4种地膜覆盖处理有效提高大豆农田全生育期的土壤温度,其中,PMRF‘、PDRF处理大豆分枝期之前增温幅度较大、开花期之后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与CK相比,地膜覆盖使籽粒增产36.9%~77.2%,其中PMRF籽粒产量达到2 500kg·hm~(-2),较PDRF、PSH、PH分别高7.2%、23.1%、29.4%。PMRF、PDRF'较CK耗水量分别降低5.2%和12.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6.8%、89.6%。全膜垄作沟播能够调控土壤的水温条件,提高大豆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全膜微垄沟播增产、增效效应较好,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大豆创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为完善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技术,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对不同播种密度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相当,降雨量差异较大且上一年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区域,密度高于45 000株/hm~2,马铃薯的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商品率和产量下降,密度低于30 000株/hm~2,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商品率较佳,但产量较低。同时,在降雨量低于350 mm、种植密度约37 500株/hm~2的区域,或降雨量高于350 mm、种植密度约45 000株/hm~2的区域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00.
《吉林农业科学》2017,(1):38-39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油豆角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总结,详细地阐述从地块、品种、施肥种类、施肥量的选择到地膜覆盖、引苗、封埯、搭架、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为吉林省中部地区地膜覆盖油豆角的高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