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84篇
  免费   3706篇
  国内免费   4655篇
林业   5110篇
农学   4031篇
基础科学   3758篇
  20269篇
综合类   40381篇
农作物   2753篇
水产渔业   529篇
畜牧兽医   5114篇
园艺   5131篇
植物保护   2769篇
  2024年   834篇
  2023年   2617篇
  2022年   2904篇
  2021年   3061篇
  2020年   2650篇
  2019年   3188篇
  2018年   1888篇
  2017年   2718篇
  2016年   3232篇
  2015年   3219篇
  2014年   4519篇
  2013年   4410篇
  2012年   5455篇
  2011年   5290篇
  2010年   4632篇
  2009年   4521篇
  2008年   4471篇
  2007年   3765篇
  2006年   3493篇
  2005年   3313篇
  2004年   2337篇
  2003年   2137篇
  2002年   1672篇
  2001年   1604篇
  2000年   1370篇
  1999年   1182篇
  1998年   954篇
  1997年   945篇
  1996年   862篇
  1995年   908篇
  1994年   876篇
  1993年   901篇
  1992年   822篇
  1991年   968篇
  1990年   773篇
  1989年   757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1篇
  1982年   23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21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106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3篇
  195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71.
藏北高原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筛法对藏北高原退化高寒草甸表层(0~10cm)、亚表层(10~20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冷湿环境中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SAOC的下降幅度随草地退化加剧均趋于显著提高,轻度、严重退化草地表层各粒级SAOC降幅均明显高于亚表层;草地退化缩小了不同土层间SAOC含量的差异,草地退化程度越高则表层、亚表层间SAOC含量的差异越小,退化草地大团聚体(0.25mm)SOC、微团聚体(0.25mm)SOC含量的土层分布亦呈相同趋势。轻度退化草地不同土层大团聚体SOC降幅均较高,严重退化草地不同土层微团聚体SOC降幅则较高;正常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表层大团聚体SOC/微团聚体SOC比值分别为0.95,0.87,1.55,亚表层分别为0.96,0.72,2.33,表明轻度、严重退化草地中大团聚体SOC含量随土层加深分别更趋下降、更趋提高。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SAOC贡献率在总体上亦均按2~0.25 mm,2 mm,0.25~0.053mm,0.053mm的顺序依次大幅降低,表明不同土层大团聚体SOC贡献率均较高。土壤团聚体与SAOC、SOC与SAOC间的关系受草地退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2.
研究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应用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茶园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中各个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相比均未超标;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Hg(51.93)Cd(43.55)As(8.32)Pb(5.15)Ni(1.83)Cr(1.23)Cu(0.04),只有Hg,Cd存在中等水平潜在生态风险,其他重金属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7种重金属综合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12.05,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整体上存在轻微生态风险。表明在今后茶园管理中要做到科学施肥施药,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二次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73.
土壤含水率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82-485
总结了国内外最主流的土壤含水率测定方法,包括称重法、电阻率法、FDR法、灰度反演法、光谱分析法、红外线感测法、中子法、γ射线法、TDR、分布式光纤测量法(DWS法)、遥感测定法、探地雷达法;并且对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74.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86-1790
通过复垦区大田试验,研究了煤基复混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目的是为了探究煤基复混肥培肥复垦土壤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煤基复混肥施用量为中肥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12.83%~48.72%,10.42%~15.80%,13.95%~32.08%;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42.86%~150.00%,58.36%~216.71%,38.43%~100.00%;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7.47%~309.35%,5.19%~225.13%,1.68%~292.21%;土壤速效钾含量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74.84%~239.30%,149.65%~383.09%;在玉米拔节期,土壤脲酶活性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49.20%~398.61%,玉米产量比施用量为高肥和低肥时提高了6.96%~218.90%。施用量为中肥时煤基复混肥对复垦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75.
《农技服务》2017,(12):67-68
通过在黄瓜上进行田间使用不同数量硅钙肥料试验探讨,验证了硅钙肥料不仅能够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延迟生育期,而且能够逐步改善土壤因长期大量连续使用化肥导致酸化问题,同时探索出硅钙肥适宜施用量,每公顷使用硅钙肥900kg产量、效益较优,建议连作菜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6.
<正>去年笔者采用撒播技术种植3300平方米(5亩)旱稻获得大丰收,特别是经过13号强台风侵袭也没有受到影响,而其他田块有的大面积倒伏。经有关部门测产,每667平方米产量达650千克。  相似文献   
977.
通过对孙吴县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土壤中存在的侵蚀问题、板结问题、涝洼地土壤过湿易涝问题、土壤耕层浅犁底层厚等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大力植树造林、建立优良的农田生态环境、改革耕作制度实行抗旱耕法、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等改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78.
通过田间防治试验,明确了毒死蜱、二嗪磷等10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提出了相应的使用方法和适合的使用时期,为防控香蕉假茎象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9.
林莹莹 《现代园艺》2012,(21):82-83
要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好关键的施工环节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在众多施工环节中土壤的排盐、大树移植、反季节栽植及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80.
<正>1物理措施1.1覆盖秸秆、干草或树叶在果树行间或全园覆盖农作物秸秆、干草、树叶等10~15cm厚,既可保墒、提高地温,来年腐烂后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1.2地膜覆盖在果树周围1m内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也可用薄膜等覆盖树盘。1.3培土封冻前,在果树周围培25cm厚的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