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5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水稻不同节水灌溉措施对春季土壤墒情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水稻不同节水灌溉措施对春季土壤墒情及养分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对采用浅水、浅湿和覆膜3种水稻节水措施的试区泡田前的0~280cm深的土壤含水率剖面和电导率剖面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覆膜节水灌溉措施与非覆膜措施相比对春季土壤墒情有明显影响,在本研究中覆膜节水处理区的剖面含水率低于非覆膜节水处理的剖面含水率;水稻节水灌溉措施对表层3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有明显影响,电导率最高的是覆膜处理,说明其保肥效果最好,其次是浅水处理,最差的是浅湿处理。  相似文献   
142.
1施肥存在的问题 1.1施肥量不科学大多数果农仅凭经验施肥,常过多施用氮肥,造成树旺、贪长、成花困难;有的施磷肥过多,造成缺锌;有的施钾肥过多,造成缺钙。过量施肥,果树往往超出其正常生理需要而过多地吸收养分,这样只能增加树体内养分的浓度,对产量的增加却没有任何作用。因施人大量肥料,增加了土壤溶液的浓度,使果树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发生困难,甚至因无法吸收水分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3.
144.
在农业生产中,尿素是最常用的氮素化肥之一,用量居所有化肥之首。因此,掌握尿素施用技术,是提高氮素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现将这方面的技术归纳整理,供农民和农技人员参考应用。一、七要(一)要掌握好用量尿素施用量过大时,会出现以下情况:1、土壤溶液中浓度较高,破坏种子  相似文献   
145.
草酸青霉是一种可以分解纤维素的真菌,该菌剂的添加可能会影响砷污染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采用土壤培养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添加外源真菌——草酸青霉对土壤中有效性砷浓度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土壤溶液中砷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淹水30 d的条件下,不灭菌不加菌种时,土壤溶液中的总砷质量浓度最低,为48.7 ng/mL,此时土壤溶液中3价砷和5价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42.5 ng/mL;在灭菌不加菌种时,土壤中的总砷质量浓度最高,为284.4 ng/mL,此时土壤溶液中3价砷和5价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98.1,49.5 ng/mL;灭菌不加菌种时,土壤溶液中的DMA质量浓度最高,为2.875 ng/mL;在不灭菌的2种处理下,均未检测到DMA。由此可见,不灭菌的土壤溶液中总砷浓度最低,毒性较小,并且外源真菌草酸青霉对土壤中的总砷浓度和DMA浓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6.
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上氮和钾素垂直运移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N、K垂直运移特征,本试验设置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渗滤装置,抽取在20、60、100和200 cm土层处的土壤溶液,并对其硝态氮、铵态氮、K+浓度变化做连续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可加剧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K+的垂直运移,但对硝态氮在土层中垂直运移的深度影响不大;(2)施肥后,在砂页岩为母质的土壤上,硝态氮运移可到200 cm处,需时105 d,铵态氮可运移到60 cm处,需时49~76 d,K+可运移到20 cm处,需时12~17 d。  相似文献   
147.
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前后土壤溶液中Fe2+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湿地开垦对土壤溶液中可溶性铁迁移的影响,2006年6~9月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草甸湿地和水田土壤溶液中Fe2 含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溶液中Fe2 的含量在表层和底层较低,且比较稳定;中间某层明显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湿地开垦对土壤中Fe2 向周围水体的迁移过程具有影响,这一过程发生的位置在表层以下20~40 cm深度,而不是在表层.  相似文献   
148.
肥料施入土壤以后,被土壤中的水分溶解,变成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根系通过质流和扩散两种途径吸收。质流是指通过作物的水分蒸腾作用,养分随土壤水分迁移到根的表面,被根系吸收;扩散是指作物根系吸收根附近的土壤养分后,根际附近水溶液中的养分变少,其它地方土壤高浓度水溶液中的养分就扩散到根附近,使根际土壤养分被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149.
一、土壤酸化,肥料过多韭菜适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长。当土壤中施入大量酸性肥料(如尿素、硫酸铵等)后,土壤即表现酸性。在酸性土壤中韭菜生长  相似文献   
150.
1化肥 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铁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