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5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宋亭洁  朱建国  孙会峰  刘钢  唐昊冶  曾青 《土壤》2013,45(5):905-909
为了进一步认识稻田土壤中Ca、Mg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本实验利用中国稻麦轮作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试验平台,通过观测稻季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30、60和90 cm)土壤溶液中的Ca2+、Mg2+ 浓度,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Ca、Mg淋移的中长时期(第9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溶液中的Ca2+浓度呈降低趋势,Mg2+浓度呈增加趋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大气CO2浓度升高略微降低30、60 cm处土壤溶液的Ca2+ 浓度,增加90 cm处Ca2+ 浓度(6.7%)。稻田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Mg2+ 浓度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有所不同,且在60 cm处有较强的正响应(12.1%)。研究明确高浓度CO2有加剧Ca2+、Mg2+ 向下淋溶损失的趋势,耕层土壤有机物料输入增多、 浓度增加、pH下降等是主要原因。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a、Mg元素循环的长期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12.
<正>育苗是番茄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下面对番茄育苗期常见的问题及发生原因与对策作一介绍。一、出苗不齐1.同一苗床同一部位出苗不一致原因:种子质量差,如成熟度不一致,新陈种子混合催芽时淘洗、翻动不均匀,温湿度掌握不当;种子消毒不彻底而受病毒侵害,都会使发芽不齐。对策: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选择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种子一定要消毒,不能用带病菌的种子直接播种;  相似文献   
113.
114.
问题解答     
如何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问: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怎样的?有什么办法来克服?(倪泽久问)答: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都能使导管成黑褐色,枯萎病导管颜色较深,植株矮小,枯死较快,叶变小易脱落,有黄斑。黄萎病导管颜色呈淡褐色,植株不矮小,枯死较慢,叶亦有黄斑,不易脱落。这两种病害都是毁灭性的病害,病菌在土壤中繁殖,侵害  相似文献   
115.
保护地黄瓜土壤积盐的生理障碍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特别是日光温室由于施肥量大,又较少受到雨水的淋溶,所以极容易造成盐类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造成对作物的浓度危害。不同的盐类浓度对黄瓜的影响不同:土壤溶液总盐溶液浓度在3000毫克/升~5000毫克/升时,黄瓜几平不为其害;当盐溶液浓度在上升为3000毫克/升~5000毫克/升时,土壤溶液中可以测出极少量的铵,  相似文献   
116.
为探讨黄瓜温室土壤溶液中钾含量的变化特征,以河北永清县黄瓜主产区的黄瓜温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黄瓜温室整个生育期根层(35~40 cm)和非根层(95~100 cm)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钾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土壤中钾的淋失特征。结果表明,根层(35~40 cm)各处理土壤溶液钾含量为47.7~114.0 mg/L,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在非根层(95~100 cm)土壤溶液中,常规施钾处理(施钾量为3 022 kg/hm~2)的钾含量(40.3~105.0 mg/L)动态变化规律与根层相似,而对照处理(不施钾)的钾含量(49.6~66.5 mg/L)和推荐施钾处理(施钾量为600 kg/hm~2)的钾含量(30.6~42.8 mg/L)随时期无明显变化。土壤淋溶液中钾的浓度随施钾量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其浓度为27.9~65.1 mg/L,黄瓜整个生育期土壤钾的总淋失量为154 kg/hm~2。综上所述,该试验区黄瓜温室存在一定程度的钾淋失风险,推荐600 kg/hm~2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可以降低钾素的淋失,可有效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7.
pH值是土壤酸性强度的主要指标,它代表与土壤固相平衡的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土壤盐基状况的综合反映,对土壤的一系列其他性质有深刻地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等都与土壤pH有关。  相似文献   
118.
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溶液渗滤装置,定位抽取不同母质土壤在20、60、100、200 cm处的土壤溶液,并对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化做连续测定,通过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初步探讨不施肥条件下5种不同母质土壤硝态氮垂直向下运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母质土壤上硝态氮垂直运移的距离不同,在花岗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60 cm处的迹象,在片麻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100 cm处的迹象,在浅海沉积物、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运移到200 cm处的迹象。总体上来看,硝态氮在5种土壤20、60、100 cm处可移动的浓度含量存在差异,其多少顺序可基本概括为:砂页岩、片麻岩发育的土壤>浅海沉积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花岗岩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9.
H2CN2(氰胺)在酸性土壤溶液中转化为氢氰酸(HCN),它是一种剧毒物质,能迅速使病原线虫和病原微生物窒息死亡,是杀虫灭菌的关键所在。H2CN2(氰胺)在碱性环境中聚合成双氰胺出H4C2N4,双氰胺又是非常好的消化抑制剂,对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蔬菜、水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致癌物)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0.
肥料是施入土壤或喷洒于作物叶面上,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营养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理化,生物形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对环境无害的物料均为肥料。在生长期间,作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溶液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作物生长发育。除根系外,作物还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养分,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向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